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印染废水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0 13:32:0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9.10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103/30; C02F3/30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三相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所述三相厌氧池由依次贯通连接的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和三级反应池组成;所述一级反应池内设置有用于废水流入的进水口;所述三级反应池内安装有用于废水曝气处理的动力装置;所述三级反应池、好氧池及沉淀池内安装有用于回流的回流装置。本发明使工业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或难降解物质能够分步骤降解,最大程度提高了难降解物质的去除率和可生化性,提高了抗冲击能力,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处理效果,使得本工艺出水水样的COD去除率达到91%以上,色度去除率超过95%。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三相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及沉淀池(4);所述三相厌氧池(1)由依次贯通连接的一级反应池(11)、二级反应池(12)和三级反应池(13)组成;所述一级反应池(11)内设置有用于废水流入的进水口;所述三级反应池(13)内安装有用于废水曝气处理的动力装置;所述三级反应池(13)、好氧池(3)及沉淀池(4)内安装有用于回流的回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池(11)、二级反应池(12)和三级反应池(13)的容积比为3: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池(11)、二级反应池(12)和三级反应池(13)内均盛放有富含厌氧微生物的厌氧污泥,所述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性菌、水解酸化菌和产甲烷菌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开设于所述一级反应池(1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池(11)、二级反应池(12)与三级反应池(13)内部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应池内水位高程、有助于反应池内污水均布的出水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三级反应池(13)内的泵机及与所述泵机相连接的微孔曝气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三级反应池(13)及所述好氧池内的污水泵,以及设置有所述沉淀池(4)内的污泥螺杆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三级厌氧降解步骤,包括:

  (1)预水解酸化步骤:废水经一级反应池(11)底部进水口进入一级反应池(11)内,与池内泥水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废水在所述一级反应池(11)内发生水解酸化作用,并动态静置停留8~10h;

  (2)消化及深度化步骤:污水以较为稳定的水质进入到二级反应池内(12),并静置停留5.33~6.66h,二级反应池内(12)内的产甲烷菌会对废水进行充分消化及深度化处理;

  (3)曝气步骤: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三级反应池(13)后,启动所述三级反应池(13)内的动力装置,进行废水曝气处理;

  S2、污水回流步骤,包括:

  一级回流步骤:曝气后的废水一部分将回流至二级反应池(12)中,剩余部分则流入缺氧池(2),由所述三级反应池(13)回流至二级反应池(12)内的废水流量与所述二级反应池(12)的废水进水流量比为1:1;

  S3、沉淀回流步骤:废水进入沉淀池(4)并完全沉淀后,沉淀池(4)内50%的污泥会回流至三级反应池(13)中,随后进行污泥的厌氧消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其特征在于,当使用本处理方法在处理含氨氮的废水时,所述S2的生物脱氮步骤还包括,二级回流步骤:废水进入好氧池(3)内,经好氧消化后的废水部分回流至缺氧池(2)中,剩余部分流入沉淀池(4),由所述好氧池(3)回流至缺氧池(2)内的废水流量与缺氧池(2)的废水进水流量比为3:1。

  说明书

  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尤其适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以及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由于印染加工过程中的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四个工序都需要排放废水,并且不同阶段的产品和加工方式不同,因此各阶段所排放出的废水成分也不尽相同。

  混合后的印染废水水量很大,传统废水处理工艺很难经受住大水量的冲击。此外,印染废水的成分十分复杂,其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化学助剂等。印染废水中还包含了不少有毒化学成分,包括汞及其无机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六价铬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等。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中,增加了处理难度。

  由于不同染料、不同助剂、不同织物的染整要求,所以废水中的pH值、CODCr、BOD5、颜色等复杂多变。特殊情况下,排出的印染废水的COD(ChemicalOxygenDemand,即化学需氧量)值可达10万mg/L以上,pH值≥12,对于此类印染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把碱回收,并投加酸降低pH值,经预处理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与其他印染废水一起进行处理。

  此外,印染废水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度高,甚至可达到标准色度的4000倍以上,因此印染废水处理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废水进行脱色处理。

  正是由于印染废水具有上述特点,从而导致传统的物化法、生化法、化学法等废水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较差,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且传统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中的产甲烷菌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抗冲击能力很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般厌氧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极不稳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三相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所述三相厌氧池由依次贯通连接的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和三级反应池组成;所述一级反应池内设置有用于废水流入的进水口;所述三级反应池内安装有用于废水曝气处理的动力装置;所述三级反应池、好氧池及沉淀池内安装有用于回流的回流装置。

  优选地,所述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和三级反应池的容积比为3:2:4。

  优选地,所述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和三级反应池内均盛放有富含厌氧微生物的厌氧污泥,所述厌氧微生物为产甲烷菌。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开设于所述一级反应池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与三级反应池内部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应池内水位高程、有助于反应池内污水均布的出水堰。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三级反应池内的泵机及与所述泵机相连接的微孔曝气器。

  优选地,所述回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三级反应池及所述好氧池内的污水泵,以及设置有所述沉淀池内的污泥螺杆泵。

  一种印染废水的三相厌氧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三级厌氧降解步骤,包括:

  1)预水解酸化步骤:废水经一级反应池底部进水口进入一级反应池内,与池内泥水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废水在所述一级反应池内发生水解酸化作用,并动态静置停留8~10h;

  2)消化及深度化步骤:污水以较为稳定的水质进入到二级反应池内,并静置停留5.33~6.66h,二级反应池内的产甲烷菌会对废水进行充分消化及深度化处理;

  3)曝气步骤: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三级反应池后,启动所述三级反应池(13)内的动力装置,进行废水曝气处理;

  S2、污水回流步骤,包括:

  一级回流步骤:曝气后的废水一部分将回流至二级反应池中,剩余部分则流入缺氧池,由所述三级反应池回流至二级反应池内的废水流量与所述二级反应池的废水进水流量比为1:1;

  S3、沉淀回流步骤:废水进入沉淀池并完全沉淀后,沉淀池内50%的污泥会回流至三级反应池中,随后进行污泥的厌氧消化。

  优选地,当使用本处理方法在处理含氨氮的废水时,所述S2的生物脱氮步骤还包括,二级回流步骤:废水进入好氧池内,经好氧消化后的废水部分回流至缺氧池中,剩余部分流入沉淀池,由所述好氧池回流至缺氧池内的废水流量与缺氧池的废水进水流量比为3:1。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其突出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工艺采用三相分离的方法,将不同的优势菌群分散于三个不同的反应器中,使其在各自最佳的生长条件均能够充分发挥其功效,使工业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或难降解物质能够分步骤降解,最大程度提高了难降解物质的去除率和可生化性,提高了抗冲击能力,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处理效果,使得本工艺出水水样的COD去除率达到91%以上,色度去除率超过95%。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