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介杆密封技术

发布时间:2018-4-19 8:37:4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0.22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IPC分类号F16J15/16; F04B5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杆密封装置,设置在挡板与穿过所述挡板的介杆之间,包括密封盒、并排设置在所述密封盒上的三个压盖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压盖内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从一侧向另一侧依次为前封油层、后封油层和封水层,所述密封盒上的一侧设有回油孔,另一侧设有回水孔,各所述压盖均开有回流槽,所述回油孔与所述回水孔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回水槽相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封油层、后封油层和封水层三层密封层,并且设有回油孔和回水孔,能使渗进密封层内的油或水再回流如油箱或喷淋腔中,防止渗漏,且防止了污水中的泥沙进入造成磨损,结构简单轻便,密封性好,实用性强。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介杆密封装置,设置在挡板与穿过所述挡板的介杆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盒、并排设置在所述密封盒上的三个压盖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压盖内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从一侧向另一侧依次为前封油层、后封油层和封水层,所述密封盒上的一侧设有回油孔,另一侧设有回水孔,各所述压盖均开有回流槽,所述回油孔与所述回水孔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回水槽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的内侧面与所述挡板紧密贴合,外侧面一体成型设有固定环,所述压盖的外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内侧面贴合,所述密封盒、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介杆紧密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油层、后封油层和所述封水层为带有环形贮油槽的橡胶圈,所述前封油层、后封油层的贮油槽的开口朝向油箱一侧,所述封水层的贮油槽的开口朝向喷淋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O型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和所述压盖采用铸铝材质。

  说明书

  介杆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浆泵的介杆,具体涉及介杆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泥浆泵是石油钻井设备中重要的一种,作为钻井液循环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主要在钻井时为井下提供高压泥浆,用于清洗井底、带出岩屑、加固井壁等。泥浆泵的介杆,一端与十字头相连,处于润滑机油当中,另一端与活塞杆相连,经常受到漏失泥浆、污水等的冲刷或污染。为防止各类污染液体从喷淋腔窜入动力端的机油箱,同时避免机油外漏,必须采用介杆密封装置将动力端与液力端严格隔离,由于介杆穿过机油箱与喷淋腔的挡板,密封装置就设置在介杆与挡板之间。传统的介杆密封一般采用钢制结构,整个密封装置重量较重,不利于对中;采用两层密封结构,常常密封不严,出现油或水的渗漏,渗漏一旦发生就会严重后果;由于密封的要求,两层密封结构与介杆的压紧量过大,容易出现密封圈过早磨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介杆密封存在重量较重不利对中、密封不严易泄露、密封圈易磨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设置在挡板与穿过所述挡板的介杆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盒、并排设置在所述密封盒上的三个压盖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压盖内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从一侧向另一侧依次为前封油层、后封油层和封水层,所述密封盒上的一侧设有回油孔,另一侧设有回水孔,各所述压盖均开有回流槽, 所述回油孔与所述回水孔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回水槽相通。

  在上述介杆密封装置中,所述密封盒的内侧面与所述挡板紧密贴合,外侧面一体成型设有固定环,所述压盖的外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内侧面贴合,所述密封盒、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介杆紧密配合。

  在上述介杆密封装置中,所述前封油层、后封油层和所述封水层为带有环形贮油槽的橡胶圈,所述前封油层、后封油层的贮油槽的开口朝向油箱一侧,所述封水层的贮油槽的开口朝向喷淋腔。

  在上述介杆密封装置中,所述密封盒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O型圈。

  在上述介杆密封装置中,所述密封盒和所述压盖采用铸铝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封油层、后封油层和封水层三层密封层,并且设有回油孔和回水孔,能使渗进密封层内的油或水再回流入油箱或喷淋腔中,防止渗漏,且防止了污水中的泥沙进入造成磨损,结构简单轻便,密封性好,实用性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