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25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IPC分类号C02F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生化小管反应器,适用于污水处理,能够解决生物法水处理装置中有效微生物浓度低、微生物与污水接触效率低、生化反应可控性差的问题。包括池体,池体与进水管相连,池体内设有生化小管反应单元,生化小管反应单元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相连的工作管,工作管内设有污水处理单元,工作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池体内部,工作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伸到池体外。本发明实现了反应器工艺条件可控,提高了流速与布水均匀性,促使菌种的利用率增高,使污水和菌种得到充分混合、接触,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染物质的作用明显增强,提高生物量及其活性,保障了工艺运行的物理条件和生化条件,实现系统提效降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生化小管反应器,包括池体(1),池体(1)与进水管(2) 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有若干生化小管反应单元,生化小管反 应单元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5)相连的工作管(6),工作管(6)内设有污水 处理单元,工作管(6)的进水口(4)设置在池体(1)内部,工作管(6)的 出水口通过出水管(3)伸到池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生化小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池体(1) 内设有至少两组生化小管反应单元,生化小管反应单元串联或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生化小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组生化 小管反应单元包括工作管(6),相邻工作管(6)之间首尾相连,或者相邻工作 管(6)通过连接管(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水处理生化小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污水处理单元是污水生化处理单元。
说明书
一种水处理生化小管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正在成为制约我国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瓶颈之一。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和众多的主、客观原因, 纵观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当前仍然面临比较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水环 境的总体状况没有好转,尤其是河流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从全国来看,污染正 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 散,全国大部分流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近几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 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 域,已造成我国30%以上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突出,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水污染的不断加重,引起了普遍缺水和严重的生态后果。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的短缺资源,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因此,对我国的 水污染防治需给予高度的重视,解决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 会平稳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城市污水由于其相对稳定的水质和水量可作为城市可靠的第二水源,污水 的再生利用既开辟了一个稳定的新水源,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可以用作 工企业生产冷却用水、生活杂用水、市政绿化用水、农田灌溉等多种用途,可 替代等量的新鲜水量,又可减少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负荷,对缓解水资源紧缺 和改善水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
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我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建设市政污水管网和集中污水 处理厂,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国家及地方的新的城镇污水处理 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新标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要求有所 提高。较高的污水厂出水水质要求及较大的升级改造、深度处理规模、力度亟 需开展以下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主体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关键技术 研究;同时,探索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科学配置方法,研发以优质再生水利用 为目标的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由此看来,综合利用生态、生物、工程措施,寻求和应用高效低耗、管理 简单的水处理技术成了解决以上问题的一大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生化小管反应 器,适用于污水处理,能够解决生物法水处理装置中有效微生物浓度低、微生 物与污水接触效率低、生化反应可控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处理生化小管反应器,包括池体, 池体与进水管相连,所述池体内设有若干生化小管反应单元,生化小管反应单 元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相连的工作管,工作管内设有污水处理单元,工作管的 进水口设置在池体内部,工作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伸到池体外。
池体内设有至少两组生化小管反应单元,生化小管反应单元串联或并联。
每组生化小管反应单元包括工作管,相邻工作管之间首尾相连,或者相邻 工作管通过连接管相连。
所述污水处理单元是污水生化处理单元。
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生物法水处理装置中有效微生物浓度低、微生物与污 水接触效率低、生化反应可控性差的问题。根据水力动力学,在容积保持不变 的情况下,通过装置内部采用多个精确可控的生化小管反应单元,实现反应器 工艺条件可控,提高了流速与布水均匀性,促使菌种的利用率增高,使污水和 菌种得到充分混合、接触,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染物质的作用明显增强,提高生 物量及其活性,保障了工艺运行的物理条件和生化条件,实现系统提效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