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0.16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IPC分类号C12M1/36; C12M1/04; C12M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生发装置,包括盐水配制罐、盐水泵、微生物生发器、微生物加热棒、微生物泵,盐水配制罐和微生物生发器通过管道接通,盐水泵、微生物加热棒、微生物泵通过控制系统相连,曝气装置通过软管与气泵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投资少、耗能低、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管理、能效高等特点,利用最短的时间将微生物生发达到最高活性及浓度,从而提高微生物菌种的成活率,达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盐水配置罐(1),所述盐水配置罐(1)通过盐水泵(3)分别连接有微生物发生器一(4)和微生物发生器二(8),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一(4)内设有曝气器一(5)和微生物加热棒一(6),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二(8)内设有曝气器二(9)和微生物加热棒二(10),所述曝气器一(5)、微生物加热棒一(6)、曝气器二(9)和微生物加热棒二(10)均与控制系统(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配置罐(1)设有搅拌器(2),且所述搅拌器(2)通过控制管三(18)与控制系统(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配置罐(1)连接有进水管一(12)和出水管一(24),所述出水管一(24)与盐水泵(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泵(3)通过出水管二(19)和出水管三(20)分别与微生物发生器一(4)和微生物发生器二(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二(8)连接有进料管二(25),所述控制系统(11)通过进气管二(16)和控制管二(17)分别与曝气器二(9)和微生物加热棒二(10)相连;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一(4)连接有进料管一(13),所述控制系统(11)通过进气管一(14)和控制管一(15)分别与曝气器一(5)和微生物加热棒一(6)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一(4)和微生物发生器二(8)分别通过出料管一(21)和出料管二(22)与微生物泵(7)相连,所述微生物泵(7)通过出料管三(23)与河道相连。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生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生发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生发装置。
背景技术
严重缺乏的淡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海水的直接利用成为沿海城市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重要途径。但海水利用所产生的大量高盐度废水势必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废水的高盐度和高矿化度造成的高渗透压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造成抑制,从而对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以往的运用过程中,用于处理高盐度污水的微生物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耐盐驯化,淘汰抗渗透压能力弱的菌群,培育耐渗透压的耐盐菌群,使系统能够适用高盐度环境,最终得到稳定的去除污染物质的效果。
传统的驯化常采用自来水混合一定比例的待处理污水制成混合污水,通入反应器进行污泥驯化。驯化开始时,生活污水的比例大,工业污水的比例小,因此混合污水中的渗透压小;随着驯化的进行,不断增加待处理污水的比例,直至池中完全通入工业污水,至处理效果稳定后驯化结束。传统的驯化方法在实际配水的过程中污水的加入比例和驯化时间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由使用者凭经验确定,往往不能充分的考虑到污泥中微生物的承受能力,容易导致驯化失败。
因此,从少量培养到大规模培养,从浅层液体培养到深层液体培养,从静止式培养到通气搅拌式培养,从单批培养到连续培养,从人工控制的发酵罐发展到具有多种传感器、利用计算机进行在线控制的自动发酵培养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生发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生发装置,包括盐水配置罐,所述盐水配置罐通过盐水泵分别连接有微生物发生器一和微生物发生器二,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一内设有曝气器一和微生物加热棒一,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二内设有曝气器二和微生物加热棒二,所述曝气器一、微生物加热棒一、曝气器二和微生物加热棒二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盐水配置罐设有搅拌器,且所述搅拌器通过控制管三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盐水配置罐连接有进水管一和出水管一,所述出水管一与盐水泵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盐水泵通过出水管二和出水管三分别与微生物发生器一和微生物发生器二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二连接有进料管二,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进气管二和控制管二分别与曝气器二和微生物加热棒二相连;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一连接有进料管一,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进气管一和控制管一分别与曝气器一和微生物加热棒一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发生器一和微生物发生器二分别通过出料管一和出料管二与微生物泵相连,所述微生物泵通过出料管三与河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投资少、耗能低,达到从少量的实验室级菌粉培养到大规模工业级菌液培养;2)能效高,达到从浅层液体培养到深层液体培养,利用最短的时间将微生物生发达到最高活性及浓度;3)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管理,达到菌液从静止式培养到通气搅拌式培养,从单批培养到连续培养,从人工控制的发酵罐发展到具有多种传感器、利用计算机进行在线控制的自动发酵培养。从而提高微生物菌种的成活率,达到较低污水处理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