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新型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21 16:26: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0.15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16

  摘要

  本新型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废水储存槽、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硫酸储存槽及硫酸铵收集槽,其主要是通过控制第一加碱系统输入废水储存槽的碱性药剂的剂量,使氨氮废水的酸碱值保持10.0,防止氨气大量生成,避免过多的氨气自废水储存槽散逸至大气造成污染,更甚者,在氨氮废水输送至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的过程中,由第二加碱系统再次加入碱性药剂,使酸碱值提升至11.0,生成大量的氨气,与另一侧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废水储存槽内的氨气输送至硫酸储存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既减少氨气外泄量,又妥善收集氨氮废水生成的氨气,并再次利用,由此达成提供一种能妥善收集并重复利用氨气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储存槽,供以存放氨氮废水;

  第一加碱系统,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该第一加碱系统供以输入水及碱性药剂至该废水储存槽;

  废水输入系统,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该废水输入系统供以输入氨氮废水至该废水储存槽;

  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具有过滤入口及过滤出口,该过滤入口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

  第二加碱系统,设置于该废水储存槽及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之间,该第二加碱系统与该废水储存槽及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的过滤入口连通,该第二加碱系统供以输入水及碱性药剂至氨氮废水中;

  废水处理系统,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的过滤出口连通;

  硫酸储存槽,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连通;

  加酸系统,与该硫酸储存槽连通,该加酸系统用以输送水及硫酸至该硫酸储存槽;

  吸入器,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该吸入器与该硫酸储存槽连通,该吸入器供以将废水储存槽内之氨气输送至该硫酸储存槽;以及

  硫酸铵收集槽,与该硫酸储存槽连通,该硫酸铵收集槽用以容置硫酸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泵、第二泵及第三泵,该第一泵设置于该废水储存槽及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之间,该第一泵与该废水储存槽及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的过滤入口连通,该第二泵设置于该吸入器及该硫酸储存槽之间,该第二泵与该吸入器及该硫酸储存槽连通,该第三泵设置于该硫酸储存槽及该硫酸铵收集槽之间,该第三泵与该硫酸储存槽、该硫酸铵收集槽及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储存槽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的过滤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药剂为氢氧化钠或熟石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器具有依序连接的入口段、入气段及出口段,该入口段及该出口段的直径大于该入气段的直径,该入口段具有入液口,该入液口与该硫酸储存槽连通,该入气段具有入气口,该入气口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该出口段具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与该硫酸储存槽连通。

  说明书

  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公知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废水储存槽90,供以存放氨氮废水,该废水储存槽90为一开放空间;

  加碱系统91,与该废水储存槽90连通,该加碱系统91用以输入水及碱性药剂至该废水储存槽90;

  废水输入系统92,与该废水储存槽90连通,该废水输入系统92用以输入氨氮废水至该废水储存槽90内;

  抽气系统93,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90,该抽气系统93用以将该废水储存槽90内的氨气抽至溶解水塔或对外排放;

  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与该废水储存槽90连通,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用以将氨氮废水中的杂质分离、过滤;

  废水处理系统95,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连通,该废水处理系统95用以处理经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分离、过滤后的氨氮废水;

  硫酸储存槽96,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连通,用以储存硫酸及氨气;

  加酸系统97,与该硫酸储存槽96连通,该加酸系统97用以输送水及硫酸至该硫酸储存槽96;以及

  硫酸铵收集槽98,与该硫酸储存槽96连通,该硫酸铵收集槽98用以储存硫酸铵。

  公知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氨氮废水的过程详述如下,首先由该废水输入系统92输入氨氮废水至该废水储存槽90,再由该加碱系统91加入碱性药剂及水至该废水储存槽内,将该废水储存槽90内的氨氮废水的酸碱值(PH值)提高到11.0,如图4所示,氨氮废水的酸碱值(PH值)为11.0时,其氨氮废水中的氨气的产生率趋近于100%,因此氨氮废水便散逸大量氨气至该废水储存槽90内,再由该抽气系统93将该废水储存槽90内的氨气抽送至该溶解水塔内,以降低该废水储存槽90内氨气的浓度;

  而后,该废水储存槽90内的氨氮废水便传输至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通过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分离该氨氮废水的杂质,由于此时氨氮废水的酸碱值(PH值)仍保持于 11.0,因此,依旧会有氨气持续自氨氮废水中散逸至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内,此时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内的氨气便传输至该硫酸储存槽96,再由该加酸系统97将水及硫酸输送至该硫酸储存槽96内与氨气产生化学反应,进而生成硫酸铵溶液,再将该硫酸铵溶液传输至该硫酸铵收集槽98内储存并再利用;

  最后,氨气散逸后的氨氮废水再通过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94分离其中的杂质,并将过滤后的氨氮废水传输至该废水处理系统95进行最后的处理。

  然而,公知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于该废水储存槽90内便使氨氮废水的酸碱值(PH值)提高到11.0,使氨氮废水散逸大量的氨气至该废水储存槽90内,但该废水储存槽90为一开放的空间,大量的氨气将散逸至空气中,即使通过该抽气系统93将氨气抽至该溶解水塔,其效果也相当有限,且排出至溶解水塔的氨气也无法妥善的重复利用,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妥善收集并重复利用氨气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妥善收集并重复有效的利用氨气,进而减少环境污染。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废水储存槽,供以存放氨氮废水;

  第一加碱系统,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该第一加碱系统供以输入水及碱性药剂至该废水储存槽;

  废水输入系统,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该废水输入系统供以输入氨氮废水至该废水储存槽;

  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具有过滤入口及过滤出口,该过滤入口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

  第二加碱系统,设置于该废水储存槽及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之间,该第二加碱系统与该废水储存槽及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的过滤入口连通,该第二加碱系统供以输入水及碱性药剂至氨氮废水中;

  废水处理系统,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的过滤出口连通;

  硫酸储存槽,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连通;

  加酸系统,与该硫酸储存槽连通,该加酸系统用以输送水及硫酸至该硫酸储存槽;

  吸入器,与该废水储存槽连通,该吸入器与该硫酸储存槽连通,该吸入器供以将废水储存槽内的氨气输送至该硫酸储存槽;以及

  硫酸铵收集槽,与该硫酸储存槽连通,该硫酸铵收集槽用以储存硫酸铵。

  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主要是通过控制该第一加碱系统输入碱性药剂的剂量,使该废水储存槽内的氨氮废水的酸碱值(PH值)保持于10.0,防止氨气在该废水储存槽内大量生成,藉此避免过多的氨气自该废水储存槽散逸至大气造成污染,更甚者,在氨氮废水输送至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的过程中,通过该第二加碱系统再次加入碱性药剂,使氨氮废水的酸碱值(PH值)提升至11.0,如此一来大量的氨气便能够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内生成,之后使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内的氨气再与该中空纤维膜过滤系统另一侧反复循环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当浓度达目标值时,硫酸铵便输送至该硫酸铵收集槽;该废水储存槽的氨气透过该吸入器输送至该硫酸储存槽,再由该硫酸储存槽内的硫酸与氨气产生反应生成硫酸铵,将硫酸铵输送至该硫酸铵收集槽重复利用,既能够减少氨气外泄量,又能妥善收集氨氮废水生成的氨气,并再次利用,由此达成提供一种能够妥善收集并重复利用氨气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目的。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