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21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IPC分类号E21D11/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以及止水处理方法,装置包括第一,第二两块直角形板,排水管和撑杆;第一直角形板横向部分和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通过密封连接结构密封连接;所述排水管设置在第一,第二两块直角形板横向部分的上方;所述撑杆设置在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的内侧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的内侧。该止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止水效果好。应用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进行止水处理的方法,通过对止水装置施加预加力,使两块直角形板与切槽侧壁混凝土防水结构紧密接触,能够有效防止衬砌接缝处渗漏水问题,提高防水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两块直角形板(10,20),排水管(30)和撑杆(40);
所述第一直角形板横向部分(11)和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21)通过密封连接结构密封连接;
所述排水管(30)设置在第一,第二两块直角形板横向部分(11,21)的上方;
所述撑杆(40)设置在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12)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2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12)的内侧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22)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22)上的连接板(51),设置在第一直角形板横向部分(11)边缘的第一,第二连接沿(54,70),延性橡胶(53)和止水垫圈;
所述连接板(51)位于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21)的下方,且与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21)的下表面有间距(55);
所述第一连接沿(54)位于连接板(51)与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21)之间的间距(55)中,第一连接沿(54)和连接板(51)通过固定件(52)固定连接一起;
所述延性橡胶(53)设置在第一直角形板横向部分(11)和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21)之间,所述止水垫圈设置在第一连接沿(54)和连接板(5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12)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凹槽(14),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22)对应地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二凹槽(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12)的外侧面上粘贴有第一止水条带,该第一止水条带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止水条带上段(15a)和第一止水条带下段(15b),所述第一止水条带上段(15a)粘贴在第一凹槽(14)内;
所述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22)外侧面上粘贴有第二止水条带,该第二止水条带自上而下包括第二止水条带上段(25a)和第二止水条带下段(25b),所述第二止水条带上段(25a)粘贴在第二凹槽(24)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40)包括第一支撑段(41)、第二支撑段(42)和调节杆(43);
所述第一支撑段(41)和第二支撑段(42)相邻的端部可转动连接;
所述调节杆(43)设置在第一支撑段(41)和第二支撑段(42)之间,其中调节杆(43)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第一支撑段(41)上,调节杆(43)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第二支撑段(42)上;
所述第一支撑段(41)上具有限定调节杆(43)一端滑动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45),第二支撑段(42)上具有限定调节杆(43)另一端滑动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段(41)沿其长
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47),调节杆(43)的一端设置第一滑槽(47)内,且能沿第一滑槽(47)来回滑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5)设置在第一滑槽(47)上;
所述第二支撑段(4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滑槽(48),调节杆(43)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滑槽(48)内,且能沿第二滑槽(48)来回滑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6)设置在第二滑槽(48)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5)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段(41)上的第一L型槽(45)和第一定位帽;
所述第一L型槽(45)的一段的端部与第一滑槽(47)连通,另一段与第一滑槽(47)有夹角,所述第一定位帽与调节杆(43)靠近第一L型槽(45)的端部紧配合;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6)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段(42)上的第二L型槽(46)和第二定位帽;
所述第二L型槽(46)的一段的端部与第二滑槽(48)连通,另一段与第二滑槽(48)有夹角,所述第二定位帽与调节杆(43)靠近第二L型槽(46)的端部紧配合。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止水装置对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进行止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隧道衬砌接缝处(80)设置切槽(81),切槽(81)的两个内侧壁对应位置处切有衬砌凹槽(82);
2)对所述切槽(82)内侧壁进行平整化处理,使切槽表面平整光滑,并用水清理干净;
3)待切槽(81)内表面干燥之后,用粘接剂在切槽(81)两个内侧壁上粘贴衬砌止水条带,所述衬砌止水条带自上而下包括多孔型三元乙丙弹性橡胶止水条带(83a)、普通止水条带(83b)和膨胀止水条带(83c),其中多孔型三元乙丙弹性橡胶止水条带(83a)位于衬砌凹槽(82)内;
4)将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止水装置设置在切槽(81)内,所述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24)分别与切槽(81)两个内侧壁上的衬砌凹槽(82)相对应,且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24)与对应的衬砌凹槽(82)密封配合;
5)将所述排水管(30)安装在第一,第二两块直角形板横向部分(11,21)的上方,且位于隧道衬砌接缝处(80)的下方;
6)通过推动撑杆中的调节杆(43),使第一支撑段(41)和第二支撑段(42)之间的夹角增大,并支撑于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12)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22)之间,逐渐移动调节杆(43),使第一支撑段(41)和第二支撑段(42)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第一支撑段(41)和第二支撑段(42)的端部分别对应地压紧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12)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22),使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12)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22)分别对应地紧贴切槽(81)的内侧壁。
说明书
一种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以及止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防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以及止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渗漏水是隧道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由于受限于经济技术水平,以及防排水观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隧道渗漏水现象严重。随着大量隧道的修建,隧道防排水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就目前来说,隧道渗漏水仍然是一技术难题。隧道渗漏水部位中,又以衬砌中变形缝,施工缝和伸缩缝处为渗漏水最经常发生部位。一般情况下,衬砌混凝土和施工质量达到要求,渗水一般不会难以穿透,因此接缝部位就成为防水最为薄弱的部位,通常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目前隧道衬砌接缝处最常见的处理措施是在施工缝处设置膨胀橡胶或止水带,在变形缝处设置止水带,通常是安装在衬砌厚度中间。但是由于隧道衬砌的接缝大多方向为竖直方向,止水带和膨胀橡胶的安装固定困难,安装时存在缺陷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加上膨胀橡胶在现浇混凝土中填充微小空隙能力较差,容易与混凝土形成界面缝隙,从而影响防水效果,特别是当地下水压升高时,地下水总能通过这些缺陷位置渗出。与此同时,止水带和膨胀橡胶安装在衬砌厚度中间,如果发生渗漏水,后续治理措施也相对复杂。鉴于此,需要新的渗漏水处理方法,在隧道施工时能对接缝处接缝渗漏水进行防治,在运营时对渗漏水部位防水装置进行更换和修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对对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进行止水处理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包括第一,第二两块直角形板,排水管和撑杆;所述第一直角形板横向部分和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通过密封连接结构密封连接;所述排水管设置在第一,第二两块直角形板横向部分的上方;所述撑杆设置在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的内侧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的内侧。
作为优化,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上的连接板,设置在第一直角形板横向部分边缘的第一,第二连接沿,延性橡胶和止水垫圈;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的下方,且与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的下表面有间距;所述第一连接沿位于连接板与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之间的间距中,第一连接沿和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一起;所述延性橡胶设置在第一直角形板横向部分和第二直角形板横向部分之间,所述止水垫圈设置在第一连接沿和连接板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凹槽,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对应地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二凹槽。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的外侧面上粘贴有第一止水条带,该第一止水条带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止水条带上段和第一止水条带下段,所述第一止水条带上段粘贴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外侧面上粘贴有第二止水条带,该第二止水条带自上而下包括第二止水条带上段和第二止水条带下段,所述第二止水条带上段粘贴在第二凹槽内。
作为优化,所述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和调节杆;所述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相邻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之间,其中调节杆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第一支撑段上,调节杆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第二支撑段上;所述第一支撑段上具有限定调节杆一端滑动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二支撑段上具有限定调节杆另一端滑动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支撑段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调节杆的一端设置第一滑槽内,且能沿第一滑槽来回滑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一滑槽上;所述第二支撑段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滑槽,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滑槽内,且能沿第二滑槽来回滑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二滑槽上。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段上的第一L型槽和第一定位帽;所述第一L型槽的一段的端部与第一滑槽连通,另一段与第一滑槽有夹角,所述第一定位帽与调节杆靠近第一L型槽的端部紧配合;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段上的第二L型槽和第二定位帽;所述第二L型槽的一段的端部与第二滑槽连通,另一段与第二滑槽有夹角,所述第二定位帽与调节杆靠近第二L型槽的端部紧配合。
一种使用上述止水装置对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进行止水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隧道衬砌接缝处设置切槽,切槽的两个内侧壁对应位置处切有衬砌凹槽;
2)对所述切槽内侧壁进行平整化处理,使切槽表面平整光滑,并用水清理干净;
3)待切槽内表面干燥之后,用粘接剂在切槽两个内侧壁上粘贴衬砌止水条带,所述衬砌止水条带自上而下包括多孔型三元乙丙弹性橡胶止水条带、普通止水条带和膨胀止水条带,其中多孔型三元乙丙弹性橡胶止水条带位于衬砌凹槽内;
4)将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止水装置设置在切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与切槽两个内侧壁上的衬砌凹槽相对应,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与对应的衬砌凹槽密封配合;
5)将所述排水管安装在第一,第二两块直角形板横向部分的上方,且位于隧道衬砌接缝处的下方;
6)通过推动撑杆中的调节杆,使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之间的夹角增大,并支撑于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之间,逐渐移动调节杆,使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的端部分别对应地压紧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使第一直角形板竖向部分和第二直角形板竖向部分分别对应地紧贴切槽的内侧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止水效果好。
2、本发明提供隧道衬砌接缝处渗漏水止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止水装置施加预加力,使两块直角形板与切槽侧壁混凝土防水结构紧密接触,能够有效防止衬砌接缝处渗漏水问题,提高防水的可靠性。在隧道运营阶段,如果接缝位置处发生渗漏水现象,可以对止水装置进行更换和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