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2.10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32
摘要
一种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一组以上的依次串联连接的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组合组成,每个串联连接组合中的所述缺氧/好氧反应单元为两个以上;所述缺氧/好氧处理单元由间隔连接的缺氧池和设有曝气装置的好氧池组成,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的体积比为1∶4;所述缺氧池内还种植有浮游水生植物;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设有用于富集微生物的填料,所述缺氧池内的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所述好氧池内的填料为组合型填料;所述弹性立体填料由聚丙烯丝和聚乙烯中心绳组成;所用组合型填料由聚乙烯塑料圆环和软性合成纤维组成;所述缺氧/好氧处理单元中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与好氧池的入水口连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一组以上的依次串联连接的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组合组成,每个串联连接组合中的所述缺氧/好氧反应单元为两个以上;所述缺氧/好氧处理单元由间隔连接的缺氧池和设有曝气装置的好氧池组成,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的体积比为1∶4;所述缺氧池内还种植有浮游水生植物;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设有用于富集微生物的填料,所述缺氧池内的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所述好氧池内的填料为组合型填料;所述弹性立体填料由聚丙烯丝和聚乙烯中心绳组成;所用组合型填料由聚乙烯塑料圆环和软性合成纤维组成; 所述缺氧/好氧处理单元中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与好氧池的入水口连接。
2.一种河道污水的净化方法,是将河道中的污水泵入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进行净化。
说明书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专用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专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江河水系有步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后尘的趋势。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由于接纳了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废水,水质状况比江流干流更差。
目前我国河流受有机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一些城市河流甚至完全沦为纳污河,丧失了自净能力。
综观国内外此类污染河流治理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工艺技术大多是采用一些处理效果稳定、经济性能好的污水处理法,从空间分布来看,可分为:将河水引出河道水系,引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异地处理法;在河道内建设处理系统,沿程进行河水净化的原位处理法;在河岸带上建设处理系统,将河水分流其中进行处理的旁路处理法。从处理工艺来看,传统的河道污水旁路处理系统又包括自然生态型的土地处理系统(特别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和氧化塘,以及人工强化型的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床等。由于河道污水存在水温、流量和水质随季节变化性较大的特点,已有的处理方法普遍存在处理效果差,运行费用高,抗冲击能力低、不能同步实现脱氮除磷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专用净化系统。
本发明所提供的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组成,所述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由间隔串联连接的缺氧池和设有曝气装置的好氧池组成,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设有用于富集微生物的填料。
所述缺氧/好氧反应单元依次串联连接,每个串联连接组合中的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的个数可根据实际处理量的需求调整;根据处理量的大小需求,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还可由一组或一组以上的所述串联连接的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组合组成;缺氧池内的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好氧池内的填料为组合型填料;所述缺氧/好氧反应单元中缺氧池的出水端直接与其串联的好氧池入水端连接。
所述缺氧/好氧反应单元中缺氧池与好氧池的体积比为1∶4;缺氧池内还种植有浮游水生植物,装填弹性立体填料;好氧池装填组合填料。
所述净化系统中,还包括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前连接的沉砂池,所述沉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每级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的缺氧池的入水口连接。
所述净化系统中,还包括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后连接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入水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净化系统中,还包括在沉淀池后连接的水生植物净化池;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的入水口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为由一个或一个以上串联的分别种植水生植物的池塘组成。
所述净化系统中,还包括可将污水泵入所述净化系统的污水泵房,所述污水泵房的出口与所述沉砂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池内的浮游水生植物为浮萍、狐尾藻等植物;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中的水生植物为水葱、再力花、纸莎草等植物;所述河道污水的旁路净化系统设于河道的一侧。
本发明所提供的河道污水的净化方法,是将河道中的污水泵入上述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进行净化。
所述污水自所述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的沉砂区以多端进水的方式分别进入每个所述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的缺氧池的入水口;所述污水在所述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停留时间为2-5.4小时。
所述缺氧/好氧处理单元的好氧池的溶解氧>2mg/L,缺氧池溶解氧<0.5mg/L。
于冬季运行时,所述依次串联的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的进水流量顺流向减少;于夏季运行时,所述依次串联的缺氧/好氧反应单元的缺氧区的进水流量相同。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对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构筑物形式和工艺运行方式的改造,以适应河水水质及气候条件的大幅度波动,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好,耐冲击负荷好,能有效削除河水的黑臭现象,且不产生大量的有机淤泥。实验表明,本发明的方法对有机碳和氮、磷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COD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TN的去除率20%以上,TP的去除率在40%以上,处理出水水质稳定。
本发明的方法处理水量大,工程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因地制宜,管理方便,是一种适用于各种污染的河道的污水旁路处理方法。
本发明用辅助性水生植物净化单元进一步保证出水水质,使得系统总体的投资及运行成本都有效降低,还兼顾河岸带景观效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本发明将生物接触氧化法与A/O工艺相结合,并采用多段进水的方式运行,在处理效率、抗冲击性、脱氮除磷等方面比传统的河水旁路处理法有明显改善。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河道周围的闲置土地,实现河道污水的人工强化净化处理,把污水处理的主体工艺融合于河岸带环境之中,改进传统工艺条件和运行方式,使复杂的人工形式与现场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