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19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IPC分类号E03F7/04; E03F7/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污水倒灌下水道,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管体,所述纵向管体与横向管体相连通,所述纵向管左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纵向管右侧壁内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防倒灌板,所述纵向管右侧壁上开设有纵向管通孔,所述纵向管通孔安装有L型架杆,所述横向管上侧壁上开设有横向管通孔和横向管通槽,所述横向管通孔和横向管通槽安装有L型架杆,所述L型架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圆形流向片。当下水道污水倒灌时,污水带动圆形流向片向右移动,带动L型架杆向右移动,带动防倒灌板顺时针方向转动。污水流经当防倒灌板时继续带动防倒灌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防倒灌板转至90度关闭纵向管体。防止污水倒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污水倒灌下水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管体(1),所述纵向管体(1)与横向管体(2)相连通,所述纵向管体(1)包括纵向管左侧壁(3)和纵向管右侧壁(4),所述纵向管左侧壁(3)上开设有凹槽(5),所述纵向管右侧壁(4)内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上安装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上安装有防倒灌板(8),所述纵向管右侧壁(4)上开设有纵向管通孔(10),所述纵向管通孔(10)安装有L型架杆(11),所述L型架杆(11)的一端与防倒灌板(8)相接触,所述横向管体(2)包括横向管上侧壁(12),所述横向管上侧壁(12)上开设有横向管通孔(13)和横向管通槽(14),所述横向管通孔(13)与纵向管通孔(10)相连通,所述横向管通孔(13)与横向管通槽(14)相连通,所述横向管通孔(13)安装有L型架杆(11),所述横向管通槽(14)内安装有L型架杆(11),所述L型架杆(11)的另一端安装有圆形流向片(15)。
说明书
一种防污水倒灌下水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水倒灌下水道。
背景技术
南方夏季经常遇到暴风雨或台风,这种枪降雨天气。而此时由于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出降水,使下水道外接水位高于室内,导致污水倒灌,对家庭财产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污水倒灌下水道,具有有效防止污水倒灌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污水倒灌下水道,包括纵向管体,所述纵向管体与横向管体相连通,所述纵向管体包括纵向管左侧壁和纵向管右侧壁,所述纵向管左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纵向管右侧壁内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防倒灌板,所述纵向管右侧壁上开设有纵向管通孔,所述纵向管通孔安装有L型架杆,所述L型架杆的一端与防倒灌板相接触,所述横向管体包括横向管上侧壁,所述横向管上侧壁上开设有横向管通孔和横向管通槽,所述横向管通孔与纵向管通孔相连通,所述横向管通孔与横向管通槽相连通,所述横向管通孔安装有L型架杆,所述横向管通槽内安装有L型架杆,所述L型架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圆形流向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管体,所述纵向管体与横向管体相连通,所述纵向管体包括纵向管左侧壁和纵向管右侧壁,所述纵向管左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纵向管右侧壁内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防倒灌板,所述纵向管右侧壁上开设有纵向管通孔,所述纵向管通孔安装有L型架杆,所述横向管体包括横向管上侧壁,所述横向管上侧壁上开设有横向管通孔和横向管通槽,所述横向管通孔和横向管通槽安装有L型架杆,所述L型架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圆形流向片。当下水道污水倒灌时,污水带动圆形流向片向右移动,带动L型架杆向右移动,带动防倒灌板顺时针方向转动。污水流经当防倒灌板时继续带动防倒灌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防倒灌板转至90度关闭纵向管体。防止污水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