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技术

发布时间:2018-5-4 10:01: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9.24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IPC分类号C02F11/14

  摘要

  一种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包括底盘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横向卧置于支架上的U型槽状壳体,所述壳体内上端设置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反应电机,反应电机通过减速器、链轮链条组和传动主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主轴水平置于壳体内,传动主轴两端伸出壳体两端并用轴承座固定,传动主轴上焊接有竖直方向的至少一根连接板,连接板末端连接推流桨板,壳体侧面设有倾斜式絮凝物排出槽,排出槽与壳体焊接,槽内设有挡泥闸板,所述壳体端面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污水进口以及冲洗水进口,其结构新颖,维护简便,能够使污泥絮凝后不会沉底堆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横向卧置于支架上的U型槽状壳体,所述壳体内上端设置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反应电机,反应电机通过减速器、链轮链条组和传动主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主轴水平置于壳体内,传动主轴两端伸出壳体两端并用轴承座固定,传动主轴上焊接有竖直方向的至少一根连接板,连接板末端连接推流桨板,壳体侧面设有倾斜式絮凝物排出槽,排出槽与壳体焊接,所述壳体端面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污水进口以及冲洗水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置为两根,并且相互并列错开设置,连接板末端均连接有对置式推流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物排出槽内设有可调节式挡泥闸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电机为变频电机。

  说明书

  一种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特别是一种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愈加严格,污泥脱水方式的不断发展,现在处理的污泥种类越来越繁多,越来越复杂。

  如今的污水脱水装置虽各式各样,但大部分处理的污水比重都相对较小。一旦碰到比重较大的污泥,污水絮凝物就会快速沉积在反应容器底部。由于不能及时提升絮凝物,轻则脱水装置出泥产量不够,重则堵塞整个脱水装置,损坏污泥输送泵,堵塞阀门、管道,对污泥脱水装置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现有技术为方形或圆形立式装置,装置内安装顶装式聚凝反应机,反应机采用齿轮减速器带动运行,将装置内污泥和聚凝剂药液进行混合、聚凝反应,以利后级脱水机运行;但在石油催化裂化装置脱硫处理单元、石材加工业、陶瓷制造业、油田钻探业、特种化工催化业,等大比重、重质污泥的污泥脱水系统中使用时,其污泥具有沉积极快、聚凝反应速度较慢的特性,在常规的采用立式聚凝反应装置时,极易出现污泥的前期聚凝不易形成,但当一旦形成聚凝后,污泥絮团迅速沉底、无法顺利进入后级脱水设备的情况,导致污泥大量沉积,增加反应机负荷甚至使反应机过载,无法有效处理污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污水絮凝物沉积,有效防止阻塞,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

  本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横向卧置于支架上的U型槽状壳体,所述壳体内上端设置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反应电机,反应电机通过减速器、链轮链条组和传动主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主轴水平置于壳体内,传动主轴两端伸出壳体两端并用轴承座固定,传动主轴上焊接有竖直方向的至少一根连接板,连接板末端连接推流桨板,壳体侧面设有倾斜式絮凝物排出槽,排出槽与壳体焊接,所述壳体端面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污水进口以及冲洗水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设置为两根,并且相互并列错开设置,连接板末端均连接有对置式推流桨板。

  作为优选,所述絮凝物排出槽内设有可调节式挡泥闸板。

  作为优选,反应电机为变频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一些特殊污水泥性较重,絮凝物比重较大等问题,本公司设计的重质污泥絮凝反应装置作为核心设备,克服了传统污泥反应装置对高比重污泥絮团无法出泥的情况。其主要特点:

  降低占地面积:能直接处理曝气池内污泥或者二沉池污泥,无需污泥浓缩池和储存池,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

  减少磷的释放:装置敞口运行,所以污泥可以在好氧条件下絮凝,避免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的污泥磷释放。

  运行管理简单:由于解决了絮团无法排出的问题,运行安全可靠,若结合全自动加药系统,可实现全天无人值守。

  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工经常查看反应装置是否淤塞的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