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1.08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混凝沉淀池、厌氧接触池、活性污泥池、二次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MBR)、监测水箱,混凝沉淀池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监测水箱一侧设有出水口。本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分别设置混凝沉淀池、厌氧接触池、活性污泥池、二次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可有效出去多种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全方位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效果,其处理能力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混凝沉淀池、 厌氧接触池、活性污泥池、二次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MBR)、监测水箱,所 述的混凝沉淀池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监测水箱一侧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沉淀 池的进水口处还设有加药单元,所述的加药单元包括溶药箱、溶药罐、计量 泵,所述的计量泵的出料口进入混凝沉淀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沉淀 池包括药剂搅拌部和沉淀部,所述的沉淀部设有若干个沉降折板,所述的药 剂搅拌部设有电机和搅拌轴,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与搅拌轴连接,所述的搅拌 轴上设有搅拌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混凝沉淀池与厌氧接触池之间还设有中间水箱和提升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厌氧接触池内还设有循环泵,所述的循环泵的两端分别连接厌氧接触池的底 部和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活性污泥池上还设有空压机,所述的空压机连续向活性污泥池内泵送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二次沉淀池和膜生物反应池之间还设有中间水箱和提升泵。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主要包括受污染的景观水体、河道水体、分散式的生活 污水、洗浴废水等,其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物化处理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 处理方法、生态处理方法、土地处理方法等。
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混凝法、过滤法、沉淀法等处理方法,其主 要机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污染物通过沉淀/截留的原理去除,使得污水 得到净化。这种方法效果快,运行稳定,但是运行成本比较高,且处理后的出 水往往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达标。
活性污泥/生物膜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细菌)在厌氧或好氧的条 件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污染物降解去除。这种方法应用普通,产 生各种各样的工艺与技术。其优点是运行控制技术成熟,主要缺点是应用于分 散式污水处理时,其运行过程中的曝气、搅拌等环节耗能较多,处理成本仍较 高。
通过细菌进行污水处理时对污水中的氮、磷等降解能力差,因此无法对 于工业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无法达到最优的污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处理能力 强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 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混凝沉淀池、厌氧接触池、活性污泥池、二次沉 淀池、膜生物反应池(MBR)、监测水箱,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一侧设有进水口,所 述的监测水箱一侧设有出水口。
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处还设有加药单元, 所述的加药单元包括溶药箱、溶药罐、计量泵,所述的计量泵的出料口进入混 凝沉淀池。溶药箱的药剂加入溶药罐内进行溶解后通过计量泵控制加药量后进 入混凝沉淀池。
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混凝沉淀池包括药剂搅拌部和沉淀部, 所述的沉淀部设有若干个沉降折板,所述的药剂搅拌部设有电机和搅拌轴,所 述的电机输出轴与搅拌轴连接,所述的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
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与厌氧接触池之间还设有中 间水箱和提升泵。中间水箱用于搜集经过混凝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并通过提 升泵为中间水箱内的污水提供动力,使之顺利输送至厌氧接触池内。
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厌氧接触池内还设有循环泵,所述的循 环泵的两端分别连接厌氧接触池的底部和顶部。通过循环泵对厌氧接触池内的 污水进行反复泵送,增加污水在厌氧接触池内的反应时间,使得反应更加充分。
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活性污泥池上还设有空压机,所述的空 压机连续向活性污泥池内泵送空气。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在废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 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 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二次沉淀池和膜生物反应池之间还设有 中间水箱和提升泵。与混凝沉淀池和厌氧接触池之间设置的中间水箱和提升泵 的原理一样,在二次沉淀池和膜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中间水箱的目的是储存二 次沉淀后的污水,并对该污水施加一定的动力,使之泵送至膜生物反应池内进 行反应,使之充分反应,提升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分别设置混凝沉淀池、厌氧接触池、 活性污泥池、二次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可有效出去多种污水中的有机物, 达到全方位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效果,其处理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