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5.28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IPC分类号B01D53/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包括设置在人孔井底部的废气阻隔坑,所述废气阻隔坑底部设置有通向废水池的废水入口,所述废水入口设置有挡水沿,所述挡水沿上设置有废气阻隔盖,所述废气阻隔坑壁、废气阻隔盖侧壁与挡水沿之间形成一个S形废水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人孔井底部设置废气阻隔坑,在废气阻隔坑中利用废气阻隔坑壁、废气阻隔盖侧壁与挡水沿之间形成一个S形废水通道,废水可以通过S形通道进入废水池,平时无废水进入时,S形通道内会保持一定的水位,因此废水池中的废气则无法通过S形通道而溢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人孔井底部的废气阻隔坑, 所述废气阻隔坑底部设置有通向废水池的废水入口,所述废水入口设置有挡水沿,所述挡水 沿上设置有废气阻隔盖,所述废气阻隔坑壁、废气阻隔盖侧壁与挡水沿之间形成一个S形废 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阻隔坑 与废气阻隔盖之间设置有固渣过滤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废气阻隔盖 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小于挡水沿的高度。
说明书
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池废气阻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用于生产、生活的废水通过废水入口流入人孔井,在经人孔井底部 的废水通道流入废水池中,现有的人孔井底部的废水通道入口仅仅安装了固渣过滤网板, 废水池中产生的各种废气包括泄漏的有机物挥发气体、沼气等,会从废水进入口逆流排 除,污染排出口附近环境空气,气味难闻。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废水池中的废气泄 露,同时不影响废水顺畅的流入废水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解决了地下废水池 废气的溢出,避免其污染空气,同时也不影响废水顺畅地流入废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包括设置在人孔井底部的废气阻隔坑,所述废气阻隔坑 底部设置有通向废水池的废水入口,所述废水入口设置有挡水沿,所述挡水沿上设置有废气 阻隔盖,所述废气阻隔坑壁、废气阻隔盖侧壁与挡水沿之间形成一个S形废水通道;
进一步,所述废气阻隔坑与废气阻隔盖之间设置有固渣过滤网板;
进一步,废气阻隔盖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小于挡水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人孔井底部设置废气阻隔坑,在废气阻隔 坑中利用废气阻隔坑壁、废气阻隔盖侧壁与挡水沿之间形成一个S形废水通道,废水可以通 过S形通道进入废水池,平时无废水进入时,S形通道内会保持一定的水位,因此废水池中 的废气则无法通过S形通道而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 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 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地下废水池废气阻隔结构,包括设置在人孔井1底部的废气阻隔坑2, 所述废气阻隔坑底部设置有通向废水池的废水入口,所述废水 入口设置有挡水沿3,所述挡 水沿上设置有废气阻隔盖4,所述废气阻隔坑壁、废气阻隔盖侧壁与挡水沿之间形成一个S 形废水通道5。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人孔井1底部设置废气阻隔坑2,在废气阻隔坑中利用废气阻隔坑 壁、废气阻隔盖侧壁与挡水沿之间形成一个S形废水通道5,废水可以通过S形通道进入废 水池,平时无废水进入时,S形通道内会保持一定的水位,因此废水池中的废气则无法通过S 形通道而溢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气阻隔坑与废气阻隔盖之间设置有固渣过滤网板6;设置固渣过滤 网板可以防止直径较大的固体颗粒与浮渣进入废水通道,阻塞通道。
本实施例中,废气阻隔盖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小于挡水沿的高度;废气阻 隔盖设置支撑脚便于安装废气阻隔盖,只要支撑脚高度小于挡水沿的高度便能达到本发明的 目的,实现废水可以流入废水池,而废水池中的废气无法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