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沉淀物料的倾斜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沉淀池和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6-30 11:02:3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08.16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IPC分类号B01J19/30; B01D36/04; C02F3/00; C02F3/10; B01D53/8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沉淀物料的倾斜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沉淀池、洗涤塔和废水处理装置,该倾斜装置的主体为曲面,曲面的中央开有中心孔,中心孔四周开有流体通孔,流体通孔的外侧设有第一倾斜板,第一倾斜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倾斜板,第一倾斜板及第二倾斜板平行设置,倾斜装置的曲面、第一倾斜板及第二倾斜板可附着物体,中心孔及流体通孔可导出流体。本实用新型的曲面及倾斜板都能附着物体,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堆砌密度小,气流阻力系数低,单位体积附着的生物量大,支撑强度高且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结构紧凑,体积小,净化效果高,单位体积附着的生物量大,且附着力大,微生物附着在其上时不会随水流而流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沉淀物料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装置的主体为曲面(1),曲面(1)的中央开有中心孔(2),中心孔(2)四周开有流体通孔(3),流体通孔(3)的外侧设有第一倾斜板(4),第一倾斜板(4)的内侧设有第二倾斜板(5),第一倾斜板(4)及第二倾斜板(5)平行设置,倾斜装置的曲面(1)、第一倾斜板(4)及第二倾斜板(5)可附着物体,中心孔(2)及流体通孔(3)可导出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沉淀物料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1)的上、下面皆为马鞍型曲面,且两马鞍型曲面的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沉淀物料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倾斜板(5)的高度高于第一倾斜板(4)。

  4.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装置作为倾斜球的沉淀池,该沉淀池的沉淀池体(6)内部为空腔,其特征在于:沉淀池体(6)的空腔上部设有至少二个沉淀箱(7),两沉淀箱(7)之间为流体通道,沉淀箱(7)内填充至少二个倾斜装置,其底部设有滤板(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箱(7) 底部为池体出口,该出口上塞有池体塞(8),沉淀箱(7)的顶部开放,顶部外壁呈波浪型,该波浪型外壁的周围设有水槽(10),水槽(10)的一侧设有出水口(11),污水经流体通道进入沉淀池内,经滤板(9)往上进入沉淀箱(7)内,经沉淀箱(7)的波浪型外壁流入水槽(10),经出水口(11)流出。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装置作为拉西环的洗涤塔,该洗涤塔内部为空腔,洗涤塔的底部一侧开有气体入口(13),顶部设有气体出口14,其特征在于:洗涤塔空腔内间隔设置至少二个过滤箱(12),过滤箱(12)的底部设有附物层(16),附物层(16)内填充至少二个倾斜装置,附物层(16)的底部设有过滤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箱(12)的顶部设有至少二个喷头(15),废气经气体入口(13)进入洗涤塔内,往上经过滤板(17)进入附物层(16),喷头(15)喷洒生物液在倾斜装置上,形成挂膜,废气在倾斜装置内反应后,经气体出口(14)排出。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装置作为生物接触材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8)、池体(18)内设有至少二个微生物附着罐(19),其中:

  微生物附着罐(19)内填充至少二个倾斜装置,倾斜装置上附着有微生物,微生物附着罐(19)的外壁为滤网结构,以便废水进入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微生物附着罐(19)之间设有隔板(24),隔板(24)上开有流体孔(23)。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8)一侧面的下部开有废水进孔(20),池体(18)另一侧面的上部开有废水出孔(22)。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沉淀物料的倾斜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沉淀池、洗涤塔和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废气处理及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指一种用于沉淀物料的倾斜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沉淀池、洗涤塔和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即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目前市场上的沉淀池包括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上述的沉淀池一般采用倾斜板或倾斜管以积累沉淀杂质,由于需保证沉淀的效果,倾斜板或倾斜管的长度往往很长,占地面积大,拆卸不方便,且倾斜板或倾斜管为直线型,沉淀率低,特别是对于采用倾斜管式的沉淀池,清洗难度很大,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减少。

  废气中含有氨气、硫化氢、甲硫醇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如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大气,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其排放正受到日益严格的限制。生物法净化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因其经济、高效和环保,正在取代物理化学法成为一种主流的净化治理技术。

  生物滴滤器是一种介于生物过滤器和生物洗涤器之间的处理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在生物滴滤池内填充惰性填料,微生物在填料表面附着生长并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以有机废气为碳源和能源,以在循环液中的营业物质为氮源,进行生命活动,一部分有机废气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代谢被转化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并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另一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合成代谢被转化为微生物自身的生命物质,生物滴滤器中填充的惰性填料是整个生物滴滤器中重要的构件。

  公开号为CN10271666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滴滤脱硝塔,该装置采用陶粒填料作为生物滴滤器的惰性填料,其空隙率及流体的流通量低,流体分散不均匀。

  公开号为CN10267161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拉西环与多孔介质的组合式生物填料,该设备采用一种管状的拉西环,在其内壁设置锯齿固定条用以固定多孔介质,拉西环管内填充多孔介质,两者结合作为生物滴滤器的惰性填料,此种组合方式结构复杂,制造困难,管状的拉西环及直径较小的多孔介质,使用完成后清洗难度大,不利于再回收利用。

  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代谢有机物为无机物来处理废水,通过人为的创造适于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使之大量繁殖,以提高其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效率,微生物附着在生物接触材上。

  公开号为CN103043870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的以“斜管填料层14”作为生物接触材,该种斜管填料层存在的缺陷是占地面积大,比表面积小,对微生物的吸附力差,微生物容易被水流冲走,从而影响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淀效果好、易拆卸清洗的用于沉淀物料的倾斜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沉淀池、洗涤塔和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为曲面,曲面的中央开有中心孔,中心孔四周开有流体通孔,流体通孔的外侧设有第一倾斜板,第一倾斜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倾斜板,第一倾斜板及第二倾斜板平行设置,倾斜装置的曲面、第一倾斜板及第二倾斜板可附着物体,中心孔及流体通孔可导出流体。

  所述的曲面的上、下面皆为马鞍型曲面,且两马鞍型曲面的方向垂直。

  所述的第二倾斜板的高度高于第一倾斜板。

  一种利用上述倾斜装置作为倾斜球的沉淀池,该沉淀池的沉淀池体内部为空腔,其特征在于:沉淀池体的空腔上部设有至少二个沉淀箱,两沉淀箱之间为流体通道,沉淀箱内填充至少二个倾斜装置,其底部设有滤板。

  所述的沉淀箱底部为池体出口,该出口上塞有池体塞,沉淀箱的顶部开放,顶部外壁呈波浪型,该波浪型外壁的周围设有水槽,水槽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污水经流体通道进入沉淀池内,经滤板往上进入沉淀箱内,经沉淀箱的波浪型外壁流入水槽,经出水口流出。

  一种利用上述倾斜装置作为拉西环的洗涤塔,该洗涤塔内部为空腔,洗涤塔的底部一侧开有气体入口,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其特征在于:洗涤塔空腔内间隔设置至少二个过滤箱,过滤箱的底部设有附物层,附物层内填充至少二个倾斜装置,附物层的底部设有过滤板。

  所述的过滤箱的顶部设有至少二个喷头,废气经气体入口进入洗涤塔内,往上经过滤板进入附物层,喷头喷洒生物液在倾斜装置上,形成挂膜,废气在倾斜装置内反应后,经气体出口排出。

  一种利用上述倾斜装置作为生物接触材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至少二个微生物附着罐,其中:微生物附着罐内填充至少二个倾斜装置,倾斜装置上附着有微生物,微生物附着罐的外壁为滤网结构,以便废水进入其内。

  所述的各微生物附着罐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开有流体孔。

  所述的池体一侧面的下部开有废水进孔,池体另一侧面的上部开有废水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倾斜装置的曲面及倾斜板都能附着物体,比表面积大,倾斜装置一种作为倾斜球填充在沉淀池内可大大提高沉淀效率,且倾斜装置相对于传统的倾斜板及倾斜管体积较小,设备占地面积小,沉淀完成后,取出方便,清洗难度低,节省人工,延长寿命。

  倾斜装置作为一种拉西环填充在洗涤塔内,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堆砌密度小,气流阻力系数低,单位体积附着的生物量大,支撑强度高且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

  倾斜装置作为一种生物接触环填充在废水处理装置内,结构紧凑,体积小,净化效果高,单位体积附着的生物量大,且附着力大,微生物附着在其上时不会随水流而流失。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