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锅炉出灰口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8-11-16 14:33:5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2.03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IPC分类号B09B3/00; C02F1/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出灰口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它包括吸附池和带废水进水管的废水收集池,特征是:在导流渠内的锅炉谷壳灰漏斗的出口处安装有喷射水管,横隔离层将吸附池内分隔为上层的混合物吸附池和下层的底清水池,在隔离层上方设有石沙滤层,清水渠与回用清水池相通。上竖隔离层将混合物吸附池分隔为左、右混合物吸附池,在导流渠内的分流渠入口处设有可以转动并可将混合物分流的导流折板;下竖隔离层将底清水池分隔为左、右底清水池。本实用新型具有既对锅炉谷壳灰和废水进行了充分合理利用、又将废水转化成清水、避免了谷壳灰的堆积扬尘以及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优化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程序和净化操作工作环境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锅炉出灰口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包括吸附池(8)和带废水进水管(6)的废水收集池(5),其特征在于:在竖直状的导流渠(7)的顶端安装有内装锅炉谷壳灰(1)的漏斗(2),导流渠(7)的底端固定在吸附池(8)的左侧顶端并与吸附池(8)内相通,在导流渠(7)内的漏斗(2)的出口处安装有喷射水管(3),喷射水管(3)的进水口通过废水泵(4)伸入废水收集池(5)内;在吸附池(8)内的下部设有带有漏孔的横隔离层(10),横隔离层(10)将吸附池(8)内分隔为上层的混合物吸附池(17)和下层的底清水池(11),在混合物吸附池(17)内的隔离层(10)上方设有石沙滤层(9),在吸附池(8)内右侧的清水渠(12)的下端与底清水池(11)相通,清水渠(12)的上端向上穿出吸附池(8)与回用清水池(15)相通,在回用清水池(15)上分别设有排水管(16)和排水泵(18);在清水渠(12)内设有清水排水阀(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混合物吸附池(17)内设有上竖隔离层(24),上竖隔离层(24)将混合物吸附池(17)分隔为左混合物吸附池(27)和右混合物吸附池(26),导流渠(7)的底端固定在吸附池(8)的左侧顶端并与左混合物吸附池(27)相通,在右混合物吸附池(26)的顶端设有将导流渠(7)与右混合物吸附池(26)连通的分流渠(25),在导流渠(7)内的分流渠(25)入口处设有可以转动并可将混合物分流的导流折板(19);在底清水池(11)内设有下竖隔离层(21),下竖隔离层(21)将底清水池(11)分隔为左底清水池(20)和右底清水池(23),在下竖隔离层(21)上设有底清水池排水阀(2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附池(8)外设有便于挖机将混合物吸附池(17)内的锅炉谷壳灰挖出的挖机操作平台(14)。

  说明书

  锅炉出灰口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出灰口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谷壳作为锅炉产热新型燃料,燃烧后有30%左右的谷壳灰,因其达不到制造活性炭的原料的要求,一般的用途是作为道路修路的铺路底物和送往砖瓦厂制作砖瓦,同时因谷壳灰较轻,灰份比较高,在堆放时会出现占有体积大、污染环境等难题,有些企业在防止环境污染上多数采用水雾喷射来防止扬尘,但是谷壳灰的吸附水能力达到1∶8之高,这就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在烧谷壳的锅炉出灰口因谷壳灰比较轻,遇风就会扬起,空中粉尘较大,因而在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环境就会在保持工作环境和操作程序上带来很多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对锅炉出灰口的锅炉谷壳灰和废水进行了充分合理利用、又将废水转化成清水、避免了谷壳灰的堆积扬尘以及废水 对环境的污染、优化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程序和净化操作工作环境的目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吸附池和带废水进水管的废水收集池,特征是:在竖直状的导流渠的顶端安装有内装锅炉谷壳灰的漏斗,导流渠的底端固定在吸附池的左侧顶端并与吸附池内相通,在导流渠内的锅炉谷壳灰漏斗的出口处安装有喷射水管,喷射水管的进水口通过废水泵伸入废水收集池内;在吸附池内的下部设有带有漏孔的横隔离层,横隔离层将吸附池内分隔为上层的混合物吸附池和下层的底清水池,在混合物吸附池内的隔离层上方设有石沙滤层,在吸附池内右侧的清水渠的下端与底清水池相通,清水渠的上端向上穿出吸附池与回用清水池相通,在回用清水池上分别设有排水管和排水泵;在清水渠内设有清水排水阀。

  在混合物吸附池内设有上竖隔离层,上竖隔离层将混合物吸附池分隔为左混合物吸附池和右混合物吸附池,导流渠的底端固定在吸附池的左侧顶端并与左混合物吸附池相通,在右混合物吸附池的顶端设有将导流渠与右混合物吸附池连通的分流渠,在导流渠内的分流渠入口处设有可以转动并可将混合物分流的导流折板;在底清水池内设有下竖隔离层,下竖隔离层将底清水池分隔为左底清水池和右底清水池,在下竖隔离层上设有底清水池排水阀。

  在吸附池外设有便于挖机将废物吸附池内的锅炉谷壳灰挖出的挖机操作平台。

  由于谷壳灰的外表具有活性炭孔,因而谷壳灰也就具备了部分的吸附能力。本实用新型就是合理利用谷壳灰的吸附能力,将谷壳灰应用于污水处理上,以扩大拓宽谷壳灰的利用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对污水处理的成本;另外,由于是另用污水对谷壳灰进行喷射,同时也就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同时本实用新型充分合理地利用了锅炉谷壳灰的活性吸附能力,在锅炉出灰口将需要处理的废水喷射到锅炉谷壳灰上,即将两者共同应用到锅炉的出灰口,避免了谷壳灰的堆积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并达到了对废水进行处理、优化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程序和净化操作工作环境的目的,一举多得。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既对锅炉出灰口的锅炉谷壳灰和废水进行了充分合理利用、又将废水转化成清水、循环利用、避免了谷壳灰的堆积扬尘以及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优化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程序和净化操作工作环境、结构简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是含锅炉企业进行合理建设规划的参照样本,具有很好的设计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