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雨天溢流污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15 14:17:3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6.06.08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天溢流污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污水依次经过作为混合单元的静态混合器、设有导流筒和搅拌浆的反应池、带有斜管的沉淀池,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采用静态混合器,使混合过程在封闭状态下完成,避免了污染环境,且有效解决了反应池和沉淀池中形成浮渣的问题。所述沉淀单元处理水量大,水量波动大;且絮凝性强,处理水力负荷大为普通沉淀池的10倍以上。使用本发明占地面积少,工艺步骤简单,降低能耗、降低投资和运行管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雨天溢流污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采用混合、反应、沉淀三个单元处理雨天 溢流污水,其特征在于混合单元采用静态混合器,反应单元采用反应池,反应池的中部设 有导流筒,导流筒内设有搅拌浆,反应池底部中心设有进水口,反应池上部一侧设有溢流 堰槽;沉淀单元采用沉淀池,沉淀池的中上部设有斜管,将沉淀池分成上部水力澄清空间 和下部絮凝空间;静态混合器通过管道连接反应池进水口,反应池的一侧连接沉淀池,反 应池的溢流堰槽连接沉淀池进水口;具体步骤如下:

  (1)混合:采用泵前加药方式,原水泵入静态混合器,与同时泵入的混凝剂充分混 合,或者采用计量泵在静态混合器入口处加药,混合时间为4-10秒;

  (2)经混合的污水经转子流量计进入反应池,与反应池内的助凝剂通过搅拌发生反 应,反应时间为3-10分钟;反应池内通过搅拌浆的搅拌,使得导流筒内外形成上下流动, 为絮体的生长创造水力条件,以达到凝聚的目的,搅拌浆的转速为60-200转/分钟;

  (3)步骤(2)中经过反应的水流越过反应池溢流堰槽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固 液分离时间为8-30分钟,处理水在沉淀池下部絮凝空间进一步絮凝,并开始初沉淀,较大 颗粒的物质下沉;絮体颗粒随水流自下而上流经斜管,进一步去除水流中的悬浮物质;斜 管上方水力澄清空间为水质进一步澄清提供空间和时间,出水经沉淀池顶部的溢流堰集水 槽排放,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沉淀池内的部分污泥经泵回流至反应池,回流量为3-8m3/h, 剩余污泥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天溢流污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混凝剂为硫酸铝、氯化铝盐、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铁中任一种,混凝剂的加入量 为6-1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天溢流污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所述助凝剂为丙烯酰胺,助凝剂加入量为0.5-2.0mg/l。

  说明书

  一种雨天溢流污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天溢流污水混凝沉淀处理方 法。

  背景技术

  为保护城市水环境,控制水体污染,人们采取了许多方法和工程措施,主要有:完善 城市废水排水管网收集系统,提高废水处理水平和排放标准。尽管如此,城市水体环境质 量依然不够理想,研究发现,城市雨天径流造成的污水管网溢流,以及雨水管网泵站启动 废水排放水体,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初期径流雨水、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水和雨 水泵站启动初期废水中含有微生物病原菌、有机耗氧物质、氮磷营养物质等大量污染物质, 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水体,将严重破坏水环境并危及人体健康。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对城市污水溢流的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得 到广泛重视,近年来已经完善了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控制措施。

  雨天溢流污水主要为径流雨水或混合了城市污水,污染物种类多,尤其是悬浮物的比 例大。溢流污水水质与降水强度、降水历时、径流形成时间、次降水间隔时间、城市产业 空间布局等相关;溢流水量变化幅度大,短时间产生的水力冲击负荷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所 不能承受的。因此,开发一种对溢流污水进行快速、高效处理的方法,是控制溢流污染的 关键。

  溢流污水的净化处理,截至目前我国研究甚少,控制污染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内基本 上为空白。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种溢流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已成功商业化,主要有Kruger公 司的ACTIFLO工艺,法国Infilco,Degremont公司的DENSADEG工艺和Parkson公司的 Lemalla Plate工艺等。这些工艺均采用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溢流污水,分“混合一反应一 沉淀”三个操作单元,这些工艺的特点为:处理水量大,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启动速 度快,出水水质较好。其中,混合常用的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等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