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5.01.21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方法。本发明主要是利用锅炉烟气余热,通过两段式或三段式干化过程,使污水处理厂污泥在低温条件下得到干化,并形成粒径为1-6毫米的坚硬污泥团粒。该污泥团粒可以作为锅炉的辅助燃料,也可以烧制轻质节能砖和生产水泥压制品。本发明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化污泥,可以在不用消耗新能源的情况下,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降低,使污泥干化过程在较低的经济成本下运行,实际上开辟了一条废物循环利用,以废治废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且也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已在江苏江阴投入实际运用,实践表明,采用该项技术不仅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泥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而且使烟气完全达标排放,获得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三重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为:
1)将温度为150-200℃的锅炉烟气,通过静电除尘器除尘后,用引风机将 该烟气,通过烟道分别送到第一回转烘干窑和第二回转烘干窑中,进行两段式 干化污泥;
2)将含水率为70-80%的污水处理厂污泥通过均匀机,使污泥均匀化,然 后通过挤条机,被制成条柱状,用回流干燥细粒污泥,使条柱状污泥裹粉;
3)上述裹粉的条柱状污泥,被送入第一个烘干窑,进行第一阶段干化,使 提供污泥干化的热风量保持在130000-160000m3/小时,经过第一阶段的干化, 去除污泥25-35%的水份;
4)上述污泥出窑后,通过冷风输送带,经过回转筛,将粒径大于6毫米和 粒径小于1毫米的污泥颗粒回流,与原始污泥混合;
5)粒径为1-6毫米的污泥颗粒被送入第二个回转烘干窑,进行第二阶段干 化,使提供污泥干化的热风量保持在50000-70000m3/小时,经过第二阶段的干 化,去除污泥30-40%的水份;
6)上述经过两段式干化过程的污泥出窑后,通过振动筛,粒径小于1毫米 的污泥颗粒回流,作为条柱状污泥的裹粉,粒径为1-6毫米的污泥团粒,作为 锅炉的辅助燃料,作为烧制轻质节能砖和生产水泥压制品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两段式污泥干化,第一个回转烘干窑直径为2.0-2.4m,长为20- 26m,第二个回转烘干窑直径为1.8-2.2m,长为18-24m。
3.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为:
1)将温度为150-200℃的锅炉烟气,通过静电除尘器除尘后,用引风机将 该锅炉烟气,通过烟道分别送到第一回转烘干窑、第二回转烘干窑和第三回转 烘干窑中,进行三段式干化污泥;
2)将含水率为70-80%的污水处理厂污泥通过均匀机,使污泥均匀化,然 后通过挤条机,被制成条柱状,用回流干燥细粒污泥,使条柱状污泥裹粉;
3)上述裹粉的条柱状污泥,被送入第一个烘干窑,进行第一阶段干化,使 提供污泥干化的热风量保持在60000-80000m3/小时,经过第一阶段的干化,去 除污泥20-25%的水份;
4)上述污泥出窑后,通过冷风输送带,被送入第二个回转烘干窑,进行第 二阶段干化,使提供污泥干化的热风量保持在50000-70000m3/小时,经过第二 阶段的干化,去除污泥20-25%的水份;
5)上述污泥出窑后,通过冷风输送带,经过回转筛,将粒径大于6毫米的 污泥颗粒送锅炉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粒径小于1毫米的污泥颗粒回流,作为 条柱状污泥的裹粉;
6)粒径为1-6毫米的污泥颗粒被送入第三个回转烘干窑,进行第三阶段干 化,使提供污泥干化的热风量保持在30000-50000m3/小时,经过第三阶段的干 化,去除污泥15~20%的水份;
7)上述经过三段式干化过程的污泥出窑后,通过振动筛,粒径小于1毫米 的污泥颗粒回流,作为条柱状污泥的裹粉,粒径为1-6毫米的污泥团粒,作为 锅炉的辅助燃料,作为烧制轻质节能砖和生产水泥压制品的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三段式污泥干化,第一个回转烘干窑直径为1.6-2.0m,长为20- 24.0m,第二个回转烘干窑直径为1.5-1.8m,长为18.0-22.0,第三个回转烘干窑 直径为1.2-1.5m,长为15.0-18.0m。
说明书
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后才能排放,这是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进行的一项环境工程措施。城市生活污水 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管网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在得到净化处理的过程中,将 污水中绝大部分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这使得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具有数量 大,且富集高浓度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特点,因此,如果这些污泥得不到妥善处 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我国对城市生活污水和 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国外的引进技术,但是,由于国际上至今还没 有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理技术可以借鉴,因此,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 主要采取临时堆埋的处置方法,而事实上城市周围不可能有适合堆放这类污泥 的空间和地点,污泥临时堆埋而产生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日趋尖锐。有些地方 试图通过焚烧的方法,使污泥减量化,但污泥焚烧设备投资额高,能源消耗量 大,运行费用昂贵,加上污泥在焚烧时,可能给大气环境带来污染和焚烧后的 残渣仍需处置等原因,根据我国的现状,污泥焚烧处理在经济上难以承受,在 技术上还不完善。更多的地方希望能将污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或绿化,但是, 污泥中所含的各种重金属限制了土壤对污泥利用的适应性(表1),根据研究表 明,从废水中去除1mg/L的重金属,就会在污泥中积累10000mg/L的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