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5.01.21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IPC分类号C02F3/02; 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反应池。城市综合污水的处理通常采用SBR技术,而实践中,有的城市综合污水NH4 +-N含量较高,需要先进行厌氧反应;而有的城市综合污水NH4 +-N含量较低,并且经过输送过程,已无需按传统的SBR污水处理工艺先进行厌氧反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反应池,它包括多功能区,该多功能区与好氧区相同设置有供气管和曝气头,可根据进水水质指标选择性地用作好氧区、兼氧区或厌氧区。当根据城市综合污水水质不必先进行厌氧反应时,多功能区就可用作好氧区,因而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降低了污水处理的综合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反应池,包括好氧区(5),A隔墙(2)、B隔墙 (4)、过渡区(3)、进水管(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功能区(1)、回流 吸泥口(7)和外排泥吸口(8);所述多功能区(1)可选择性地用作好氧区、 兼氧区或厌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多功能区(1)的近底部与好氧区相同设置有曝气装置,包括供气管(13)和 曝气头(14);在所述过渡区(3)亦设置有供气管(13)和曝气头(14);所 述A隔墙(2)和B隔墙(4)的中上部分别开设若干小孔(9),小孔(9)的 个数、大小及分布以保持水流畅通,同时防止上清液流速过快而造成污泥扰 动为原则,在其底部分别开设一排方孔(11),以保证每批次的进水量能在短 时间内顺利通过,并形成较好的活性污泥及水混合液,在其下部各开设两个 大孔(10),并用连通管(17)连通,使之能确保整个反应池内的泥水混合液 充分混合、均匀;所述进水管(6)的底部直泻口被封闭,而在其侧壁上设置 多个出水口(12)。
说明书
多功能污水处理反应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的多 功能的反应池。
背景技术
水是一种珍贵但十分紧缺的资源,城市污水如果不加予处理而随意排放 势必造成水源的污染,恶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城市综合污水一般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和经过工厂一次处理排放的工业污水, 对城市综合污水的处理通常采用生化技术。SBR是其中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反应 器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间歇式操作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原理与传统活性污 泥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应过程中废水浓度梯度大。使微生物始终处于饱和与 饥饿的交替状态,有利于微生物处在对数生长期,更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 另一方面使微生物处于缺氧与好氧交替过程,有效地去除氨氮和磷。在城市 综合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大多通过较长的输送管道,污水在管道中输送以 及在各泵站的停留实际上即是一个厌氧反应过程,同时水泵输送过程也起到 了搅拌作用。SBR工艺是从时间顺序上实现推流过程,而反应器的设计通常包 括厌氧区,但反应器的大小直接影响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实践告诉我们, 在一些情况下城市综合污水中的NH4 +-N含量较高,需要先进行厌氧反应;而 另一些情况下城市综合污水NH4 +-N含量较低,并且经过输送过程,因而已无 需按照传统的SBR污水处理工艺先进行厌氧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反应池, 可以更适合不同进水水质的处理的实际需要,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降低污水处理的综合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反应池,包括多功能区、好 氧区、A隔墙、B隔墙、过渡区、进水管、回流吸泥口和外排泥吸口;所述多 功能区可选择性地用作好氧区、兼氧区或厌氧区。
在所述多功能区的近底部与好氧区相同设置有曝气装置,包括供气管和 曝气头;在所述过渡区亦设置有供气管和曝气头;所述A隔墙和B隔墙的中 上部分别开设若干小孔,小孔的个数、大小及分布以保持水流畅通,同时防 止上清液流速过快而造成污泥扰动为原则,在其底部分别开设一排方孔,以 保证每批次的进水量能在短时间内顺利通过,并形成较好的活性污泥及水混 合液,在其下部各开设两个大孔,并用连通管连通,使之能确保整个反应池 内的泥水混合液充分混合、均匀;所述进水管的底部直泻口被封闭,而在其 侧壁上设置多个出水口。
本发明设置多功能区,合理设计反应池,多功能区可以根据进水水质的 指标来选择用作好氧区、兼氧区或厌氧区,使之更适合不同进水水质的处理 的实际需要。比较传统的SBR反应池,不论是新置设备,还是老设备改造, 仅增加少量投入,反应池就能适应因进水水质变化的不同要求,达到提高污 水处理量的目的,相应地降低了污水处理的综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