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31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78; C02F1/5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混合泵、沉降罐、催化氧化反应罐,安装在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底部的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以及与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连接的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吸入口与污水进水管连接,并且排出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沉降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降罐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沉降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污水进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臭氧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了净化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混合泵、沉降罐、催化氧化反应罐,安装在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底部的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以及与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连接的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吸入口与污水进水管连接,并且排出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沉降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降罐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沉降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污水进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体催化剂填料,所述固体催化剂填料设置在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内,并且铺设在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处安装有破沫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破坏装置,所述臭氧破坏装置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通过不锈钢环形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说明书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与杀菌能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水处理试剂。目前主要应用于水消毒、循环冷却水和废水的处理。在采用臭氧对污水进行处理时,由于污水中存在着较高的污染物如悬浮物等,这些物质都会消耗臭氧,从而会降低臭氧的杀菌能力。因此只有当污水在臭氧消毒之前经过必要的预处理,才能使臭氧处理更经济更有效。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较佳的利用臭氧氧化处理污水的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混合泵、沉降罐、催化氧化反应罐,安装在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底部的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以及与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连接的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吸入口与污水进水管连接,并且排出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沉降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降罐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沉降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污水进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还包括固体催化剂填料,所述固体催化剂填料设置在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内,并且铺设在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口处安装有破沫网。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还包括臭氧破坏装置,所述臭氧破坏装置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通过不锈钢环形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罐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通过沉降罐的设置,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避免悬浮物降低臭氧的杀菌能力。
2、本实用新型所述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能够对未被吸收的臭氧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所述臭氧催化反应发生器通过气液混合泵的应用,使得污水与臭氧接触更充分,提高了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