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效环保污水沉淀池

发布时间:2018-12-24 16:40: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3.31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IPC分类号B01D21/02

  摘要

  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属于污水的沉淀处理领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一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一缓冲结构与所述沉淀池进行连通,所述沉淀池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污水排出的第二缓冲结构,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有多组用于减缓污水流速的缓冲部,各组缓冲部均由一矩形结构的长板和两个矩形结构的短板组成,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通道和第二缓冲通道形成,所述进水口分别经过所述第一缓冲通道、第二缓冲通道与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三缓冲通道和第四缓冲通道,用于对污水含有的悬浮物进行沉淀处理,在沉淀处理中通过降低污水的流速增加污水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加强污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效果。

 
  权利要求书

  1.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形成长方体结构的腔体,所述沉淀池(1)一端连接有进水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通过减缓污水流速的第一缓冲结构与所述沉淀池(1)进行连通,所述沉淀池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污水排出的第二缓冲结构,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设有多组用于减缓污水流速的缓冲部,各组缓冲部均由一矩形结构的长板(4)和两个矩形结构的短板(5)组成,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通道(6)和第二缓冲通道(7)形成,所述第二缓冲通道(7)竖直设置在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且其宽度与所述沉淀池(1)的宽度相同,所述进水口(2)分别经过所述第一缓冲通道(6)、第二缓冲通道(7)与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连通实现对通过所述进水口(2)的污水进行逐层缓冲实现降低污水流速的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三缓冲通道(8)和第四缓冲通道(9),所述第三缓冲通道(8)与所述第四缓冲通道(9)均为倾斜设置的长方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4)的两端与所述沉淀池(1)的内壁形成等距的间隙,两个所述短板(5)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1)的内壁进行连接,两个所述短板(5)之间留有间隙,各所述缓冲部在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均匀分布使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形成迷宫式结构,各所述长板(4)和各所述短板(5)的自由端均形成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通道(8)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程度小于所述第四缓冲通道(9)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程度,所述第三缓冲通道(8)与所述第四缓冲通道(9)之间通过一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结构的过渡管道(3)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通道(8)与所述过渡管道(3)以及所述过渡管道(3)和所述第四缓冲通道(9)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通道(7)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沉淀池(1)深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缓冲通道(6)与所述第二缓冲通道(7)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弧形结构。

  说明书

  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的沉淀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

  背景技术

  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污水中含有的悬浮物进行沉淀处理,对于污水的沉淀处理主要借助沉淀池完成,沉淀池分别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现有的污水沉淀方式多为污水经过进水口直接沉淀池然后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直接由出水口排出,在处理过程中,当污水量较多时经进水口进入沉淀池会将污水池底部的沉淀物卷起同时使沉淀池内污水的波动较大,降低沉淀效果,同时大量的污水经出水口快速排出沉淀池时仍会使沉淀池内污水出现较大的波动,影响对污水的沉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用于对污水含有的悬浮物进行沉淀处理,在沉淀处理中通过降低污水的流速增加污水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加强污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效果。

  其技术方案是,高效环保的污水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形成长方体结构的腔体,所述沉淀池一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减缓污水流速的第一缓冲结构与所述沉淀池进行连通,所述沉淀池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污水排出的第二缓冲结构,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有多组用于减缓污水流速的缓冲部,各组缓冲部均由一矩形结构的长板和两个矩形结构的短板组成,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通道和第二缓冲通道形成,所述第二缓冲通道竖直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内部且其宽度与所述沉淀池的宽度相同,所述进水口分别经过所述第一缓冲通道、第二缓冲通道与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连通实现对通过所述进水口的污水进行逐层缓冲实现降低污水流速的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三缓冲通道和第四缓冲通道,所述第三缓冲通道与所述第四缓冲通道均为倾斜设置的长方体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长板的两端与所述沉淀池的内壁形成等距的间隙,两个所述短板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内壁进行连接,两个所述短板之间留有间隙,各所述缓冲部在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均匀分布使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形成迷宫式结构,各所述长板和各所述短板的自由端均形成弧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缓冲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程度小于所述第四缓冲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程度,所述第三缓冲通道与所述第四缓冲通道之间通过一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结构的过渡管道进行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缓冲通道与所述过渡管道以及所述过渡管道和所述第四缓冲通道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弧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通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沉淀池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一缓冲通道与所述第二缓冲通道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各组缓冲部在所述沉淀池内部形成迷宫式结构,有效延长了污水在所述沉淀池的流通路径,增加了污水在沉淀池内的停留时间,加强了污水的沉淀效果,污水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沉淀池的过程中经过所述第一缓冲结构,有效拓宽了污水进入所述沉淀池的水道,使污水可以平稳的进入所述沉淀池内部,进一步加强了污水的沉淀效果,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经由所述第二缓冲结构进入下一处理工序,所述第二缓冲结构保证了污水的平稳流出,减少沉淀池内污水的波动,有效防止沉淀池内的沉淀物被卷起。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