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1.30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IPC分类号B65G53/16; B65G53/3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储料系统,其能解决污泥储存环保、稳定和输送方便的技术问题。一种污泥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低位接收仓、双螺旋喂料机、柱塞泵、污泥高位储存仓和输送管道,污泥低位接收仓上部设有液压舱盖、底部设有液压滑架,污泥低位接收仓的出料口连接双螺旋喂料机的进料口,双螺旋喂料机的出料口与柱塞泵的进料口连接,柱塞泵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污泥高位储存仓的进料口连接,污泥高位储存仓采用双锥底结构并且竖向位置高于污泥低位接收仓,输送管道的出料口位于双锥底结构的两锥底相交处的正上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低位接收仓、双螺旋喂料机、柱塞泵、污泥高位储存仓和输送管道,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上部设有液压舱盖、底部设有液压滑架,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的出料口连接双螺旋喂料机的进料口,所述双螺旋喂料机的出料口与柱塞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柱塞泵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污泥高位储存仓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污泥高位储存仓采用双锥底结构并且竖向位置高于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料口位于双锥底结构的两锥底相交处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采用平底结构,所述液压滑架在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底部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舱盖与液压滑架连接综合液压站,所述柱塞泵连接泵体液压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滑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内的滑架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外并用于驱动所述滑架本体的液压缸,所述滑架本体包括矩形框体和设置于矩形框体内的支撑梁,所述矩形框体和所述支撑梁位于滑架本体移动方向的两侧壁均为斜面。
说明书
一种污泥储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储料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或废水处理厂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污水厂污泥经压滤后,其含水率通常在80%左右,含水率依然较高。现提倡污泥处理处置要有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稳定可靠”为目标,需将80%污泥直接接收、储存再进行后续处理,但80%污泥粘度高、流动性差、稳定性差,为此,提供了一种环保、稳定、输送方便的污泥储料系统,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储料系统,其能解决污泥储存环保、稳定和输送方便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污泥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低位接收仓、双螺旋喂料机、柱塞泵、污泥高位储存仓和输送管道,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上部设有液压舱盖、底部设有液压滑架,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的出料口连接双螺旋喂料机的进料口,所述双螺旋喂料机的出料口与柱塞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柱塞泵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污泥高位储存仓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污泥高位储存仓采用双锥底结构并且竖向位置高于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料口位于双锥底结构的两锥底相交处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采用平底结构,所述液压滑架在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底部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舱盖与液压滑架连接综合液压站,所述柱塞泵连接泵体液压站。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滑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内的滑架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污泥低位接收仓外并用于驱动所述滑架本体的液压缸,所述滑架本体包括矩形框体和设置于矩形框体内的支撑梁,所述矩形框体和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滑架本体移动方向的两侧壁均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污泥低位接收仓上部增设液压舱盖,并且污泥低位接收仓通过依次连接的双螺旋喂料机、柱塞泵和输送管道连接污泥高位储存仓,系统整体密闭性好,具有较高的环保性;污泥低位接收仓底部增设液压滑架,通过液压滑架的往复运动可使污泥下料均匀,有效防止污泥产生架桥现象,污泥高位储存仓采用双锥底结构,锥底结构便于污泥汇聚后进行输送,输送管道的出料口位于双锥底结构的两锥底相交处的正上方,可使污泥下料均匀,有效防止污泥产生架桥现象,确保污泥储存、输送的稳定性;污泥高位储存仓要高于污泥低位接收仓,采用双螺旋喂料机结合柱塞泵输送污泥至高位仓,能够有效解决污泥因粘度高、流动性差而输送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