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污水技术运行方法

发布时间:2019-5-7 9:07: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06.28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3/34; C02F3/32

  摘要

  一种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污水装置的运行方法:该装置的一端上部设有进水管,该装置的另一端底部设有出水管;该装置自上而下地填充有不同粒径的土壤填料,上层和下层的土壤填料的粒径为0.10-0.30mm,中层土壤填料的粒径为0.08-0.1mm;上层和下层土壤填料分别占装置总深度的1/4,中层占装置总深度的1/2,其运行方法为: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装置中,在重力作用下,净化过的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出,进水为间歇性进水,两次进水间隔不小于1小时。本发明具有脱氮效率高,运行效果稳定、不影响地面景观,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等特点,可应用于市政污水、农村集中式及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污水装置的运行方法:该装置的一端上部设有进水管,该装置的另一端底部设有出水管;该装置自上而下地填充有不同粒径的土壤填料,上层和下层的土壤填料的粒径为0.10-0.30mm,中层土壤填料的粒径为0.08-0.1mm;上层和下层土壤填料分别占装置总深度的1/4,中层占装置总深度的1/2;

  其运行方法为: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装置中,在重力作用下,净化过的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出;进水为间歇性进水,两次进水间隔不小于1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中,所述的装置深度为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中,进水管设置的深度为上层土壤填料的25-35c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运行方法,其中,进水管连接一储水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中,出水管设置的深度为下层土壤填料的深度200cm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中,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PVC材质的穿孔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中,该装置的表层种植景观型或经济型植物。

  说明书

  一种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污水 装置的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污水装置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美国环保署(US EPA)及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土地处理系统的指南,污水处理渗滤系统的深度一般为1.0~2.0m,目前尚未见超过2.0m的渗滤系统的装置的研究报道。传统观点认为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装置的上层的30-50cm的范围内,氨氮或总氮的去除在50-120cm的范围内。在土壤渗滤系统的后段(90cm-120cm范围内),COD<30mg/L,可生化性低,反硝化受碳源限制,系统的总氮的去除能力下降。为了提高总氮的去除效率,一般的土壤渗滤系统在土壤下层合适深度分流原污水为反硝化反应提供碳源或在系统后段投放甲醇;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总氮的去除率,但是却导致了运行成本高,管理维护麻烦等问题。针对传统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的脱氮效率低,补充碳源运行成本高,管理维护麻烦等问题;提出一种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在该系统中难降解有机物可以作为碳源被反硝化细菌利用,这种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脱氮效率高,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污水装置的运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运行方法:该装置的一端上部设有进水管,该装置的另一端底部设有出水管;该装置自上而下地填充有不同粒径的土壤填料,上层和下层的土壤填料的粒径为0.10-0.30mm,中层土壤填料的粒径为0.08-0.1mm;上层和下层土壤填料分别占装置总深度的1/4,中层占装置总深度的1/2;其运行方法为: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装置中,在重力作用下,净化过的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出。进水为间歇性进水,两次进水间隔不小于1小时;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的装置深度为2-5m。所述的装置,其中,进水管设置的深度为上层土壤填料的25~35cm处。所述的装置,其中,进水管连接一储水池。所述的装置,其中,出水管设置的深度为下层土壤填料的深度200cm处。所述的装置,其中,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PVC材质的穿孔管。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的表层种植景观型或经济型植物。本发明的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其深度在2-5m的范围内,装置的上、中层主要为有机物降解,脱氮的过程为:厌氧氨氧化反应与硝化过程,装置下层,通常有机物含量极低,传统观点认为需要补充碳源才能提高氮的去除效率,但本装置在COD<30mg/L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有机物的二次分解,难降解性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易降解有机物,进一步可作为碳源被反硝化细菌利用,有效提高脱氮效率,同时由于耗能低,运行管理简单,可应用于市政污水、农村集中式及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等。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