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纯水设备

发布时间:2021-1-6 10:22: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191021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IPC分类号 B01D29/03; B01D29/92; C02F1/00; C02F10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纯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的正面设有采水槽,采水槽的侧壁设有取水管,取水管的表面通过孔道粘贴固定有硅胶块,采水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该高纯水设备,通过设置第二滑槽、连接板、滑块、第一滑槽、硅胶块和密封盒,可在不取水时将取水管进行隔离,有效降低了环境中的灰尘或病原菌对实验用水的影响,确保了实验精准顺利的开展;通过设置漏液孔、过滤板、限位管、警示球、支撑杆和浮力筒,可在集水盒内废水储存较多时通过上浮的警示球来提示操作人员及时倾倒集水盒内的废水,避免了废水的溢出,保障了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3.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纯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正面设有采水槽(9),所述采水槽(9)的侧壁设有取水管(6),所述取水管(6)的表面通过孔道粘贴固定有硅胶块(7),所述采水槽(9)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2),所述第二滑槽(2)内滑动卡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下端粘贴固定有密封盒(8),所述采水槽(9)的底部内壁通过凹槽卡接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的上端焊接有集水盒(17),所述集水盒(17)的侧壁焊接有过滤板(11),所述过滤板(11)的表面开设有漏液孔(10),所述过滤板(11)的表面通过孔道焊接有限位管(12),所述集水盒(17)内设有浮力筒(15),所述浮力筒(15)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上端焊接有警示球(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8)紧密卡接于硅胶块(7)的表面,所述密封盒(8)为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球(13)的水平截面尺寸不大于限位管(12)的水平截面内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12)的材质为聚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球(13)的顶部距集水盒(17)底部内壁的高度大于限位管(12)下端距集水盒(17)底部内壁的高度1.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1)的上表面高度低于集水盒(17)上端高度1厘米。

说明书

一种高纯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纯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纯水设备。

背景技术

高纯水设备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设备之一,通过高纯水设备可以有效保障实验室的用水指标要求,从而有利于保障实验的精确性。但是,常见的高纯水设备取水后取水管口呈开放式,容易附着环境中的灰尘或病原菌,不有利于实验的精确开展;另外,设备取水管的下端通常设置有集水盒用来收集取水时漏滴以及清洗容器时产生的废水,当废水过多时容易因观察不便而溢出集水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纯水设备,以解决常见的高纯水设备取水后取水管口呈开放式,容易附着环境中的灰尘或病原菌,不有利于实验的精确开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纯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正面设有采水槽,所述采水槽的侧壁设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的表面通过孔道粘贴固定有硅胶块,所述采水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粘贴固定有密封盒,所述采水槽的底部内壁通过凹槽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端焊接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的侧壁焊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表面开设有漏液孔,所述过滤板的表面通过孔道焊接有限位管,所述集水盒内设有浮力筒,所述浮力筒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有警示球。

优选的,所述密封盒紧密卡接于硅胶块的表面,所述密封盒为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警示球的水平截面尺寸不大于限位管的水平截面内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限位管的材质为聚乙烯。

优选的,所述警示球的顶部距集水盒底部内壁的高度大于限位管下端距集水盒底部内壁的高度1.5厘米。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上表面高度低于集水盒上端高度1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纯水设备,通过设置第二滑槽、连接板、滑块、第一滑槽、硅胶块和密封盒,可在不取水时将取水管进行隔离,有效降低了环境中的灰尘或病原菌对实验用水的影响,确保了实验精准顺利的开展;通过设置漏液孔、过滤板、限位管、警示球、支撑杆和浮力筒,可在集水盒内废水储存较多时通过上浮的警示球来提示操作人员及时倾倒集水盒内的废水,避免了废水的溢出,保障了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发明人 (方泽光)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