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925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IPC分类号 B01F7/18; C02F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用于储存并洗涤废水的废水池,所述废水池下侧连接有用于排放废水的初步排水管,所述初步排水管内壁上固设有用于检测排放废水指数的废水传感器,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初步排水管下侧的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一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搅拌箱,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废水洗涤搅拌,首先,本发明能解决部分位置的废水检测指数不达标的问题,通过排放时检测到废水指数不达标即可把不达标的废水通向搅拌箱内重新进行洗涤与搅拌,此外,当搅拌箱内的废水达到一定量时即可排放废水,为下一次的废水洗涤做准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设有用于储存并洗涤废水的废水池,所述废水池下侧连接有用于排放废水的初步排水管,所述初步排水管内壁上固设有用于检测排放废水指数的废水传感器,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初步排水管下侧的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一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搅拌箱,所述第一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搅拌箱下侧与所述第一弹簧腔底壁之间的第一顶压弹簧,所述初步排水管下侧连接有伸入所述搅拌箱内的下管道,所述机箱内设有能通过所述废水传感器检测从而封闭或打开所述初步排水管与所述下管道开口的开合装置,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弹簧腔下侧的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底壁内固设有单向转动电机,所述单向转动电机上侧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伸入所述搅拌箱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呈环形分布设有用于搅拌的搅拌支杆,所述单向转动电机启动即可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支杆转动来进行搅拌,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废水池下侧的用于储存洗涤粉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下侧设有伸入所述搅拌箱内的洗涤腔,所述储存腔与所述洗涤腔之间连接有用于输送洗涤粉的输送管,所述机箱内设有能在所述单向转动电机启动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同时使储存腔内的洗涤粉放入所述搅拌箱内的放入装置,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腔右侧且连接于外界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搅拌箱右壁外的最终排水管,所述最终排水管内设有通向所述搅拌箱内的第一开口,所述机箱内设有能在所述搅拌箱向下移动至下极限位置时开启所述第一开口且在搅拌箱向上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排水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箱内连接于所述初步排水管的第一气缸腔,所述第一气缸腔顶壁内固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下侧连接有能封闭所述初步排水管的第一封闭板,所述第一封闭板内设有能使废水通过的第二开口,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下管道的第二气缸腔,所述第二气缸腔右壁内固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左侧连接有气缸杆,所述第二气缸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封闭板,所述第二封闭板上设有能使废水通过的第三开口,所述气缸杆上滑动连接有接触于所述第二封闭板右侧的第三封闭板,所述第三封闭板内设有第二弹簧腔,所述第二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封闭板右侧与所述气缸杆左侧的第一拉伸弹簧,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腔左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腔上侧的中间腔,所述中间腔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第一封闭板左侧齿面与第三封闭板上侧齿面的中间齿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入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腔底壁内且位于所述搅拌轴左侧的左带轮轴,所述左带轮轴上固设有左带轮,所述搅拌轴上固设有右带轮,所述右带轮与所述左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洗涤腔内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洗涤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洗涤腔左壁内与所述推杆左侧之间的第二拉伸弹簧,所述洗涤腔下侧连接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后壁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所述推杆下侧齿面的齿轮,所述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左带轮轴伸入所述啮合腔内且所述左带轮轴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移动腔上下两侧的第三弹簧腔,所述第三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封闭所述最终排水管的第四封闭板,所述第四封闭板内设有能使废水通过所述最终排水管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三弹簧腔底壁与所述第四封闭板下侧之间的第二顶压弹簧,所述最终排水管与所述搅拌箱内设有以所述第四封闭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卡板腔,所述卡板腔内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能伸入所述第四封闭板内,所述卡板内设有开口分别向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腔,所述第四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第四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四弹簧腔顶壁与所述卡块侧之间的第三顶压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腔接触连接有能滑动的接触杆。
说明书
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信息读取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生活普遍提高,工业化也不断提高,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和工厂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造成生态破坏,因此,需要对这些废水进行检测以及洗涤,从而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对生态造成的破坏。
目前,废水排放经过与洗涤剂的搅拌后便会直接进行排放,但由于搅拌不均等原因会造成部分位置的废水检测指数达标,而部分位置的废水检测指数未达标,重复进行洗涤和搅拌虽然能减小此类问题,但是,耗费了相应较高的成本,需要设计一种能降低成本来洗涤部分检测指数未达标的废水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废水的洗涤与搅拌存在不均匀现象,重复进行洗涤与搅拌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需要设计一种能降低成本来洗涤部分检测指数未达标的废水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本例的一种废水检测洗涤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用于储存并洗涤废水的废水池,所述废水池下侧连接有用于排放废水的初步排水管,所述初步排水管内壁上固设有用于检测排放废水指数的废水传感器,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初步排水管下侧的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一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搅拌箱,所述第一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搅拌箱下侧与所述第一弹簧腔底壁之间的第一顶压弹簧,所述初步排水管下侧连接有伸入所述搅拌箱内的下管道,所述机箱内设有能通过所述废水传感器检测从而封闭或打开所述初步排水管与所述下管道开口的开合装置,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弹簧腔下侧的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底壁内固设有单向转动电机,所述单向转动电机上侧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伸入所述搅拌箱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呈环形分布设有用于搅拌的搅拌支杆,所述单向转动电机启动即可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支杆转动来进行搅拌,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废水池下侧的用于储存洗涤粉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下侧设有伸入所述搅拌箱内的洗涤腔,所述储存腔与所述洗涤腔之间连接有用于输送洗涤粉的输送管,所述机箱内设有能在所述单向转动电机启动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同时使储存腔内的洗涤粉放入所述搅拌箱内的放入装置,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腔右侧且连接于外界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搅拌箱右壁外的最终排水管,所述最终排水管内设有通向所述搅拌箱内的第一开口,所述机箱内设有能在所述搅拌箱向下移动至下极限位置时开启所述第一开口且在搅拌箱向上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排水装置。
其中,所述开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箱内连接于所述初步排水管的第一气缸腔,所述第一气缸腔顶壁内固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下侧连接有能封闭所述初步排水管的第一封闭板,所述第一封闭板内设有能使废水通过的第二开口,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下管道的第二气缸腔,所述第二气缸腔右壁内固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左侧连接有气缸杆,所述第二气缸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封闭板,所述第二封闭板上设有能使废水通过的第三开口,所述气缸杆上滑动连接有接触于所述第二封闭板右侧的第三封闭板,所述第三封闭板内设有第二弹簧腔,所述第二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封闭板右侧与所述气缸杆左侧的第一拉伸弹簧,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腔左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腔上侧的中间腔,所述中间腔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第一封闭板左侧齿面与第三封闭板上侧齿面的中间齿轮。
其中,所述放入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腔底壁内且位于所述搅拌轴左侧的左带轮轴,所述左带轮轴上固设有左带轮,所述搅拌轴上固设有右带轮,所述右带轮与所述左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洗涤腔内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洗涤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洗涤腔左壁内与所述推杆左侧之间的第二拉伸弹簧,所述洗涤腔下侧连接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后壁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所述推杆下侧齿面的齿轮,所述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左带轮轴伸入所述啮合腔内且所述左带轮轴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
其中,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移动腔上下两侧的第三弹簧腔,所述第三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封闭所述最终排水管的第四封闭板,所述第四封闭板内设有能使废水通过所述最终排水管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三弹簧腔底壁与所述第四封闭板下侧之间的第二顶压弹簧,所述最终排水管与所述搅拌箱内设有以所述第四封闭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卡板腔,所述卡板腔内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能伸入所述第四封闭板内,所述卡板内设有开口分别向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腔,所述第四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第四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四弹簧腔顶壁与所述卡块侧之间的第三顶压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腔接触连接有能滑动的接触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废水洗涤搅拌,首先,本发明能解决部分位置的废水检测指数不达标的问题,通过排放时检测到废水指数不达标即可把不达标的废水通向搅拌箱内重新进行洗涤与搅拌,此外,当搅拌箱内的废水达到一定量时即可排放废水,为下一次的废水洗涤做准备。
发明人 (刘红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