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8.12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2; E03F1/00; C02F101/30
摘要
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涉及地表水环境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钢管组成的框架,框架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雨污水口周边,框架内自上而下设有植物层、滤料层、微生物层、生态吸附网膜,植物层、滤料层通过不锈钢铁丝网固定,生态吸附网膜的上方设有浮球。钢管之间用十字管卡固定。滤料层包括活性炭、陶粒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层包括硝化菌、除磷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简单,可有效去除城市各分散排水口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及城市中由于错误接入雨水管道的污水中污染物,减少其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同时有效控制地表水安全余量预留,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影响河道正常排洪,植物可美化河道,工作可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钢管组成的框架,框架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雨污水口周边,框架内自上而下设有植物层、滤料层、微生物层、生态吸附网膜,所述的植物层、滤料层通过不锈钢铁丝网固定,所述的生态吸附网膜的上方设有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管之间用十字管卡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滤料层包括活性炭、陶粒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生物层包括硝化菌、除磷菌,微生物层中的微生物主要吸附在植物根系、滤料层中的滤料上。
说明书
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水环境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大部分建设项目排污口仅按污染物排放标准、受纳水体按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在这种考核体系下,一旦污染源、水文条件等发生变化,有可能引起环境水体的超标。目前城市雨水均通过市政管道接入河道或受纳水体,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物含量较高,所以初期雨水往往是城市水体一个较为重要的污染源。同时市政管网建设中由于人为失误或其他因素造成部分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部分污水往往不经任何处理经雨水管道排入水体,对水体造成较大污染。
目前基本采用在城市雨水总出口处建设调蓄池,收集初期雨水及旱季错接、漏接污水。该方法占地面积大、投资较大,在城市建成区实施较为困难。从源头控制与治理雨污水向自然水体排放,为地表水环境安全余量预留就变得相当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简单,可有效去除城市各分散排水口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及城市中由于错误接入雨水管道的污水中污染物,减少其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同时有效控制地表水安全余量预留,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影响河道正常排洪,植物可美化河道,工作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雨污水口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钢管组成的框架,框架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雨污水口周边,框架内自上而下设有植物层、滤料层、微生物层、生态吸附网膜,所述的植物层、滤料层通过不锈钢铁丝网固定,所述的生态吸附网膜的上方设有浮球。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管之间用十字管卡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料层包括活性炭、陶粒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层包括硝化菌、除磷菌,微生物层中的微生物主要吸附在植物根系、滤料层中的滤料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简单,可有效去除城市各分散排水口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及城市中由于错误接入雨水管道的污水中污染物,减少其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同时有效控制地表水安全余量预留,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影响河道正常排洪,植物可美化河道,工作可靠。
2、通过植物层、滤料层、微生物层和生态吸附网膜对雨污水进行处理,去除雨污水中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及悬浮物,有效减少了其对河道水体的污染。
3、钢管之间用十字管卡固定,安装方便,可根据地形及雨污水口大小调整的钢管框架。
4、所述的植物层位于最上层,起到美观及吸收氮磷的作用。
5、生态吸附网膜,对雨污水口固体悬浮物进行吸附处理和控制大块垃圾外流,减少清理河道成本。
(发明人:王江楠;李宗显;陈岩;董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