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3-2-5 8:11:2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1.11

申请日:2021.06.30

分类号:C02F1/20(2006.01)I;C01B21/02(2006.01)I;C01B3/04(2006.01)I;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上述处理方法包括:提供氨氮废水;对氨氮废水进行脱氨处理,以将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气态氨;将气态氨转化为离子铵;以氯化钠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而进行电解反应,而产生含有次氯酸的溶液;以及混合离子铵与含有次氯酸的溶液,以将离子铵降解为氮气。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氨氮废水;对所述氨氮废水进行脱氨处理,以将所述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气态氨;将所述气态氨转化为离子铵;以氯化钠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而进行电解反应,以产生含有次氯酸的溶液;以及混合所述离子铵与所述含有次氯酸的溶液,以将所述离子铵降解为氮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藉由超重力吹脱设备进行所述脱氨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脱氨处理前还包括将碱液加入所述氨氮废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气态氨转化为所述离子铵的方法包括使所述气态氨在吸收塔内水解于所述电解液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的pH值高于或等于预设pH值时启动所述电解反应,且所述电解液的所述pH值低于所述预设pH值时中断所述电解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反应产生氢气,且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氢气输入至燃料电池。

7.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氨设备,经配置以接收氨氮废水,并将所述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气态氨;吸收塔,经配置以接收所述气态氨,且将所述气态氨转化为离子铵;电解槽,经配置以电解作为电解液的氯化钠水溶液,以形成含有次氯酸的溶液;以及反应槽,连通于所述电解槽与所述吸收塔,且经配置以使所述离子铵与所述含有次氯酸的溶液反应,而使所述离子铵降解为氮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器,经配置以将碱液加入至所述氨氮废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设备为超重力吹脱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连通于所述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中的所述电解液部分地回流至所述吸收塔,且所述气态氨在所述吸收塔内水解于所述电解液中,以转化为所述离子铵。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筒,连通于所述电解槽与所述反应槽之间,且经配置以对于所述电解反应的生成物进行气液分离,其中所述反应槽接收所述曝气筒所分离出的液体。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料电池,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电解反应所生成的氢气,且以所述氢气作为燃料而产生电能。

发明内容

本揭露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可有效地将氨氮转化为对环境与人体无害的氮气。

本揭露的其中一态样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提供氨氮废水;对所述氨氮废水进行脱氨处理,以将所述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气态氨;将所述气态氨转化为离子铵;以氯化钠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而进行电解反应,以产生含有次氯酸的溶液;以及混合所述离子铵与所述含有次氯酸的溶液,以将所述离子铵降解为氮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藉由超重力吹脱设备进行所述脱氨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所述脱氨处理前还包括将碱液加入所述氨氮废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气态氨转化为所述离子铵的方法包括使所述气态氨在吸收塔内水解于所述电解液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的pH值高于或等于预设pH值时启动所述电解反应,且所述电解液的所述pH值低于所述预设pH值时中断所述电解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反应产生氢气,且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氢气输入至燃料电池。

本揭露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脱氨设备,经配置以接收氨氮废水,并将所述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气态氨;吸收塔,经配置以接收所述气态氨,且将所述气态氨转化为离子铵;电解槽,经配置以电解作为电解液的氯化钠水溶液,以形成含有次氯酸的溶液;以及反应槽,连通于所述电解槽与所述吸收塔,且经配置以使所述离子铵与所述含有次氯酸的溶液反应,而使所述离子铵降解为氮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加药器,经配置以将碱液加入至所述氨氮废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氨设备为超重力吹脱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塔连通于所述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中的所述电解液部分地回流至所述吸收塔,且所述气态氨在所述吸收塔内水解于所述电解液中,以转化为所述离子铵。

在一些实施例中,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曝气筒,连通于所述电解槽与所述反应槽之间,且经配置以对于所述电解反应的生成物进行气液分离,其中所述反应槽接收所述曝气筒所分离出的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燃料电池,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电解反应所生成的氢气,且以所述氢气作为燃料而产生电能。

基于上述,本揭露所提供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藉由脱氨处理、电解反应与离子铵的降解反应而将危害环境与人体的氨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相较于将氨氮转化为硫酸铵的其他处理方法,本揭露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所得到的主要产物(亦即氮气)可不必再进行其他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更可利用电解反应所产生的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而产生电能。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超重力吹脱设备进行脱氨处理。相较于以气提塔进行脱氨处理,超重力吹脱设备的脱氨效率更佳,且占地面积更小。

(发明人:曾尧宣;郭维庭;黄文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