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0.11
申请日:2022.07.29
分类号:C02F3/30(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好氧和厌氧处理的一级处理池、用于厌氧处理的二级处理池和用于厌氧处理的三级处理池,所述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和三级处理池分别与污水进水管连接,所述一级处理池和二级处理池之间相互连通有分配进水装置,所述二级处理池和三级处理池之间相互连通有溢流进水装置,所述三级处理池连通有溢流出水装置,所述一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曝气管路,所述分配进水装置和溢流进水装置均连通有外排管,使用时,通过多个处理池分别对污水同步处理,不同处理池对污水不同指标进行处理形成多种处理模式,满足不同污水处理的要求,提高了适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好氧和厌氧处理的一级处理池(1)、用于厌氧处理的二级处理池(2)和用于厌氧处理的三级处理池(3),所述一级处理池(1)、二级处理池(2)和三级处理池(3)分别与污水进水管(4)连接,所述一级处理池(1)和二级处理池(2)之间相互连通有分配进水装置(5),所述二级处理池(2)和三级处理池(3)之间相互连通有溢流进水装置(6),所述三级处理池(3)连通有溢流出水装置(7),所述一级处理池(1)内设置有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曝气管路(8),所述分配进水装置(5)和溢流进水装置(6)均连通有外排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处理池(1)内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一级布水管,所述一级布水管的一端与污水进水管(4)连通,所述一级布水管的另一端与分配进水装置(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布水管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上层水管(10)和下层水管(11),所述上层水管(10)位于下层水管(11)的上方,所述上层水管(10)和下层水管(11)上均设置有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为与管路连的三通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水管(10)包括多根并联设置的管路,多根所述并联的管路均匀布置在一级处理池内。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水管(10)的出水口朝上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处理池(2)内设置有二级起始布水装置(12),所述分配进水装置(5)与二级起始布水装置(12)之间连通,所述污水进水管(4)与二级起始布水装置(12)之间连通,所述三级处理池(3)内设置有三级起始布水装置(13),所述溢流进水装置(6)与三级起始布水装置(13)之间连通,所述污水进水管(4)与三级起始布水装置(13)之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4)与一级处理池(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一号阀门(14),所述污水进水管(4)与二级处理池(2)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二号阀门(15),所述污水进水管(4)与三级处理池(3)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三号阀门(16);所述下层水管(11)与污水进水管(4)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四号阀门(17),所述上层水管(10)与污水进水管(4)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五号阀门(18),所述上层水管(10)与分配进水装置(5)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六号阀门(19),所述下层水管(11)与分配进水装置(5)连接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七号阀门(20);所述二级起始布水装置(12)与分配进水装置(5)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八号阀门(21);所述外排管(9)与分配进水装置(5)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号阀门(23),所述外排管(9)与溢流进水装置(6)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二号阀门(24);所述三级起始布水装置(13)与溢流进水装置(6)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四号阀门(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处理池(2)中设置有二级出水装置(27)和回流管路一(28),所述溢流进水装置(6)与二级出水装置(27)之间连通,所述二级出水装置(27)内设置有水泵二(29),所述水泵二(29)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一(28)连通,所述水泵二(29)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流管路五(30),所述回流管路五(30)远离水泵二(29)的一端与二级处理池(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处理池(3)中设置有三级出水装置(31)和回流管路二(32),所述溢流出水装置(7)与三级出水装置(31)之间连通,所述三级出水装置(31)内设置有水泵一(33),所述水泵一(33)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二(32)连通,所述水泵一(33)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流管路三(34),所述回流管路三(34)远离水泵一(33)的一端分别与二级处理池(2)和一级处理池(1)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二(29)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一(28)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一号阀门(35),所述水泵二(29)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五(30)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七号阀门(36);所述水泵一(33)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二(32)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五号阀门(37),所述水泵一(33)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三(34)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六号阀门(3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路三(34)与二级处理池(2)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八号阀门(39),所述回流管路三(34)与一级处理池(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九号阀门(4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占用大,并且处理功能单一,只能适用于一种污水处理,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间距增加了处理成本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好氧和厌氧处理的一级处理池、用于厌氧处理的二级处理池和用于厌氧处理的三级处理池,所述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和三级处理池分别与污水进水管连接,所述一级处理池和二级处理池之间相互连通有分配进水装置,所述二级处理池和三级处理池之间相互连通有溢流进水装置,所述三级处理池连通有溢流出水装置,所述一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曝气管路,所述分配进水装置和溢流进水装置均连通有外排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多个处理池分别对污水同步处理,并且多个处理池之间串联,不同处理池对污水不同指标进行处理形成多种处理模式,满足了不同污水处理的使用要求,提高了污水处理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一级布水管,所述一级布水管的一端与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一级布水管的另一端与分配进水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布水管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上层水管和下层水管,所述上层水管位于下层水管的上方,所述上层水管和下层水管上均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为与管路连的三通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水管包括多根并联设置的管路,多根所述并联的管路均匀布置在一级处理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水管的出水口朝上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二级起始布水装置,所述分配进水装置与二级起始布水装置之间连通,所述污水进水管与二级起始布水装置之间连通,所述三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三级起始布水装置,所述溢流进水装置与三级起始布水装置之间连通,所述污水进水管与三级起始布水装置之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进水管与一级处理池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一号阀门,所述污水进水管与二级处理池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二号阀门,所述污水进水管与三级处理池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三号阀门;
所述下层水管与污水进水管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四号阀门,所述上层水管与污水进水管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五号阀门,所述上层水管与分配进水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六号阀门,所述下层水管与分配进水装置连接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七号阀门;
所述二级起始布水装置与分配进水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八号阀门;
所述外排管与分配进水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号阀门,所述外排管与溢流进水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二号阀门;
所述三级起始布水装置与溢流进水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四号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处理池中设置有二级出水装置和回流管路一,所述溢流进水装置与二级出水装置之间连通,所述二级出水装置内设置有水泵二,所述水泵二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一连通,所述水泵二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流管路五,所述回流管路五远离水泵二的一端与二级处理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三级处理池中设置有三级出水装置和回流管路二,所述溢流出水装置与三级出水装置之间连通,三级出水装置内设置有水泵一,水泵一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二连通,所述水泵一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流管路三,所述回流管路三远离水泵一的一端分别与二级处理池和一级处理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二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一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一号阀门,所述水泵二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五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七号阀门;
所述水泵一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二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五号阀门,所述水泵一的输出端与回流管路三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六号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路三与二级处理池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八号阀门,所述回流管路三与一级处理池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十九号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多级好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时,通过多个处理池之间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组合多种模式,进水量大,不同处理池对污水不同指标进行处理形成多种处理模式,根据不同温度变化,处理效能不一样,满足了不同污水处理的使用要求,同时根据水质不同使用对应模式,提高了污水处理的适用性,避免了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占用大,并且处理功能单一,只能适用于一种污水处理,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间距增加了处理成本的问题。
(发明人:周敏伟;周敏宏;周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