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高镍低钴萃余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3-6-30 9:28:0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9.09

申请日:2022.07.05

分类号:C02F9/04(2006.01)I;C02F9/10(2006.01)I;B01F31/44(2022.01)I;C02F101/20(2006.01)N;C02F103/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镍低钴萃余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用硫酸调节钴萃余液的pH在2‑3,然后将钴萃余液加入到处理箱体内的第一处理仓内,同时,将解吸液加入到处理箱体内的第二处理仓;将微球本体装载到微球放置板内,控制两个微球放置板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和第二处理仓内进行不断的摆动工作,实现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工作,本发明可以使得微球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和第二处理仓内进行不断的摆动工作,实现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工作;使得可以完成无间断的吸附和解吸工作,实现对微球本体循环处理,提高对钴萃余液净化处理能力。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镍低钴萃余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硫酸调节钴萃余液的pH在2-3,然后将钴萃余液加入到处理箱体(1)内的第一处理仓(3)内,同时,将解吸液加入到处理箱体(1)内的第二处理仓(4);步骤2:将微球本体(22)装载到微球放置板(7)内,控制两个微球放置板(7)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3)和第二处理仓(4)内进行不断的摆动工作,实现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工作;振动机构通过控制两个移动板(14)往返移动,再利用连接杆(10)带动两个微球放置板(7)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3)和第二处理仓(4)进行不断的摆动;移动板(14)驱动的方式为:控制气缸(13)反复伸缩工作,带动一个移动板(14)工作,使得该移动板(14)沿着导轨(12)进行水平反复移动,而该移动板(14)将通过连接杆(10)带动微球放置板(7)沿着连接架(5)转动;同时,移动板(14)通过连接板(16)和活动轴(17)组成的连杆结构,将使得另一个移动板(14)也将沿着导轨(12)水平反复移动;在振动机构作用下,使得微球放置板(7)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3)和第二处理仓(4)内进行不断的摆动工作,实现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工作;当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结束后,通过振动机构工作,带动微球放置板(7)旋转至连接架(5)接近水平状态位置,然后,控制驱动电机(8)工作,带动中心座(6)和微球放置板(7)转动,使得动态吸附后的微球放置板(7)处于第二处理仓(4)内,动态解吸后的微球放置板(7)处于第一处理仓(3)内,并通过振动机构处于竖直状态,微球放置板(7)内的微球本体(22)浸泡在溶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镍低钴萃余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后,对第二处理仓(4)内的解吸液进行蒸馏回收乙醇,并回收浓缩有机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镍低钴萃余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第一处理仓(3)内装有钴萃余液,并通过大孔吸附微球对钴萃余液进行动态吸附;第二处理仓(4)装有解吸剂,并通过解吸剂对大孔吸附微球进行解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镍低钴萃余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微球本体(22)以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在微球放置板(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镍低钴萃余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微球放置板(7)包括第一板体(20)和第二板体(21);第一板体(20)和第二板体(2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24),第一板体(20)和第二板体(21)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板体(20)和第二板体(21)的底部通过卡扣相互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高镍低钴萃余废水的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镍低钴萃余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硫酸调节钴萃余液的pH在2-3,然后将钴萃余液加入到处理箱体内的第一处理仓内,同时,将解吸液加入到处理箱体内的第二处理仓;

步骤2:将微球本体装载到微球放置板内,控制两个微球放置板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和第二处理仓内进行不断的摆动工作,实现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工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2后,对第二处理仓内的解吸液进行蒸馏回收乙醇,并回收浓缩有机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1中,第一处理仓内装有钴萃余液,并通过大孔吸附微球对钴萃余液进行动态吸附的;第二处理仓是装有解吸剂,并通过解吸剂对大孔吸附微球进行解吸。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微球本体以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在微球放置板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微球放置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底部通过卡扣相互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振动机构通过控制两个移动板往返移动,再利用连接杆带动两个微球放置板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和第二处理仓进行不断的摆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移动板驱动的方式为:控制气缸反复伸缩工作,带动一个移动板工作,使得该移动板沿着导轨进行水平反复移动,而该移动板将通过连接杆带动微球放置板沿着连接架转动;同时,移动板通过连接板和活动轴组成的连杆结构,将使得另一个移动板也将沿着导轨水平反复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微球放置板将微球本体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到第二板体的限位套内,然后,通过卡扣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固定,使得微球本体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内腔中,并可以使得微球本体内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和第二处理仓内进行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工作,该微球放置板的结构,方便对多个微球本体进行回收,以及微球放置板内安装微球本体,然后在振动机构作用下,使得微球放置板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处理仓和第二处理仓内进行不断的摆动工作,实现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工作;使得可以完成无间断的吸附和解吸工作,实现对微球本体循环处理,提高对钴萃余液净化处理能力;

(2)本发明的振动机构可以使得微球放置板不停地在处理仓内进行摆动,实现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的作用,其中,微球放置板在振动机构作用下,还将起到搅拌的效果,加快处理仓内溶液的流动速度,使得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效果更好。

(发明人:林庆绪)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