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3-9-20 10:38:2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6.21

申请日:2021.04.21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1/30(2006.01)N;C02F101/16(2006.01)N;C02F101/1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沿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通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壳体内部沿进水管至出水管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二级沉淀室和清水室,壳体外侧设有污泥浓缩箱,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和二级沉淀室分别通过污泥输送管路与污泥浓缩箱相连通。其通过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适用于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的污水,有效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而且设备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均较低。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通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壳体内部沿进水管至出水管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二级沉淀室和清水室,所述壳体外侧设有污泥浓缩箱,所述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和二级沉淀室分别通过污泥输送管路与所述污泥浓缩箱相连通;所述综合调节室内沿污水流动方向安装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将所述综合调节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过滤腔和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且所述调节腔内部通过提升装置与所述絮凝沉淀室相连通;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部沿污水流动设有竖向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底部与所述絮凝沉淀室内底部之间预留有空隙,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混合腔和沉淀腔,所述混合腔内侧壁上相对两侧交错设置有折流板,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顶部设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通过加药管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沉淀腔内部设有斜管沉淀组件,所述沉淀腔内上部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好氧室内下部相连通;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分隔为相连通的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所述兼氧室、所述缺氧室、所述厌氧室和所述好氧室内均安装有微生物填料,所述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顶部与集气装置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顶部与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顶部预留间隙,用于供污水流通,所述缺氧室和所述厌氧室内顶部靠近于所述挡板处设有竖向设置的溢流板,所述溢流板底部高度低于与其位于同一腔室内的微生物填料顶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室内下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所述兼氧厌氧室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污泥泵、第二污泥泵与所述好氧室相连通,在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作用下将所述好氧室与所述兼氧厌氧室中沉降的污泥进行循环交换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室与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的所述微生物填料表面吸附有微生物并形成生物膜,所述微生物填料的体积为对应腔室区域内体积的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节室、所述絮凝沉淀室、所述好氧室、所述兼氧厌氧室、所述二级沉淀室和所述清水室内均安装有液位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节室内部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格栅板端部设有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格栅板与所述综合调节室内污水流动方向相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室内混合腔和沉淀腔底部、所述兼氧厌氧室内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底部、所述二级沉淀室底部均设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泥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内底部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管路和提升泵,所述提升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腔内部和所述混合腔上部相连通,所述提升泵安装在所述提升管路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通过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适用于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的污水,有效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而且设备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均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通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壳体内部沿进水管至出水管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二级沉淀室和清水室,所述壳体外侧设有污泥浓缩箱,所述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和二级沉淀室分别通过污泥输送管路与所述污泥浓缩箱相连通;

所述综合调节室内沿污水流动方向安装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将所述综合调节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过滤腔和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且所述调节腔内部通过提升装置与所述絮凝沉淀室相连通;

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部沿污水流动设有竖向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底部与所述絮凝沉淀室内底部之间预留有空隙,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混合腔和沉淀腔,所述混合腔内侧壁上相对两侧交错设置有折流板,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顶部设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通过加药管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沉淀腔内部设有斜管沉淀组件,所述沉淀腔内上部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好氧室内下部相连通;

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分隔为相连通的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所述兼氧室、所述缺氧室、所述厌氧室和所述好氧室内均安装有微生物填料,所述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顶部与集气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挡板顶部与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顶部预留间隙,用于供污水流通,所述缺氧室和所述厌氧室内顶部靠近于所述挡板处设有竖向设置的溢流板,所述溢流板底部高度低于与其位于同一腔室内的微生物填料顶部的高度。通过设置,污水通过溢流的方式在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内进行流动,不需要外部动力输送,节省设备运行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污水在相应腔室内停留的时间,使得兼氧室内微生物填料上的兼性菌、缺氧室和厌氧室内微生物填料上的厌氧菌将污水中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充分降解处理。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好氧室内下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所述兼氧厌氧室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污泥泵、第二污泥泵与所述好氧室相连通,在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作用下将所述好氧室与所述兼氧厌氧室中沉降的污泥进行循环交换流动。通过第二曝气装置可对好氧室内溶氧量进行调节,好氧室内微生物填料上的好氧菌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将水中的氨氮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同时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供给吸磷微生物以能量,微生物从水中吸收磷,磷进入细胞组织,富集在微生物内,经沉淀分离后以富磷污泥的形式从系统中排出,可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通过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定期将好氧室与兼氧厌氧室中的污泥进行交换,可有效减少污泥产生量,降低污泥处理费用,并对污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充分的分解处理,减少污泥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好氧室与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的所述微生物填料表面吸附有微生物并形成生物膜,所述微生物填料的体积为对应腔室区域内体积的20-40%。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综合调节室、所述絮凝沉淀室、所述好氧室、所述兼氧厌氧室、所述二级沉淀室和所述清水室内均安装有液位器。通过安装液位器能够更清楚的观察各腔室内液位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综合调节室内部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格栅板端部设有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格栅板与所述综合调节室内污水流动方向相垂直设置。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作用,可方便快速的将格栅板取出或安装至综合调节室内,方便操作人员对格栅板进行清理、维修或更换,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室内混合腔和沉淀腔底部、所述兼氧厌氧室内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底部、所述二级沉淀室底部均设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泥斗。通过设置泥斗,可方便的对各腔室内沉积的污泥进行集中收集。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过滤腔内底部倾斜设置。通过设置,可方便将过滤腔内底部沉积的杂质或污泥进行收集。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管路和提升泵,所述提升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腔内部和所述混合腔上部相连通,所述提升泵安装在所述提升管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将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二级沉淀室和清水室集中为一体,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适用于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的污水,有效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而且设备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均较低,经济性强;通过综合调节室中的格栅板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在调节腔内第一曝气装置的作用下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絮凝沉淀室内部通过分割板划分为混合腔和沉淀腔,通过在混合腔内设置折流板,可延长污水在混合腔内的流动路径,使得污水与由加药箱加入的絮凝剂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反应,不需额外配置搅拌装置,降低了设备的成本,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至沉淀腔内进行沉淀,随后将污水依次引流至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中进行生化降解,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再经二级沉淀室进行深度沉淀处理,经二级沉淀室排出的清水达到处理要求,可引入至清水室内循环再利用;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二级沉淀室内底部沉积的污泥定期通过污泥输送管路输送至污泥浓缩箱内进行浓缩脱水处理,更好的保障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性能。

(发明人:武刚;季杭;赵群)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