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8.19
申请日:2022.04.25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1/2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工艺及其系统。将重金属废水和植酸废水投加入废水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得到的废水混合液自流至胶凝池1中,形成较大的絮团,之后自流至沉淀池1中进行泥水分离,形成的上部分废水自流至pH调整池中,之后分别流向多功能反应池、胶凝池2、沉淀池2,进行泥水分离,上部分废水自流至中间水池中临时存放,之后通过废水提升装置提升废水至脉冲布水器内,再进水至生化处理单元中进行废水处理,使得出水达标排放;植酸废水可以充当营养剂,解决重金属废水中C/N值低的问题,植酸废水的可生化性高,提高了重金属废水的可生化性,将废水中B/C值提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混合反应池、胶凝池1、沉淀池1、pH调整池、多功能反应池、胶凝池2、沉淀池2、中间水池、废水提升装置、生化处理单元;还包括植酸废水定量投加单元、排泥泵、压滤机、曝气单元和加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混合反应池连接着植酸废水定量投加单元;所述植酸废水定量投加单元内设有定量泵、搅拌机、液位计等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布水器和生化处理池;所述生化处理池一侧连接着曝气单元,一侧依次连接着排泥泵、压滤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泵同时连接至沉淀池1、沉淀池2以及生化处理单元。
5.一种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重金属废水和植酸废水投加入废水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得到的废水混合液自流至胶凝池1中,形成较大的絮团,之后自流至沉淀池1中进行泥水分离,形成的上部分废水自流至pH调整池中,之后分别流向多功能反应池、胶凝池2、沉淀池2,进行泥水分离,上部分废水自流至中间水池中临时存放,之后通过废水提升装置提升废水至脉冲布水器内,再进水至生化处理单元中进行废水处理,使得出水达标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池1和胶凝池2中分别添加无机混凝剂PAC或铁盐,以及絮凝剂PA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整池中调整废水pH为7.5-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中采用厌氧+好氧的处理工艺或者厌氧+缺氧+好氧的处理工艺,所述厌氧处理为采用去COD高效耐盐菌,其为芽孢乳杆菌属与生物酶的混合物,将芽孢乳杆菌活化之后,于废水中加入芽孢乳杆菌液和生物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处理为采用自驯化耐盐菌,其为环状芽胞杆菌、玫瑰色考克氏菌与生物酶的混合物,将环状芽胞杆菌、玫瑰色考克氏菌分别进行活化和驯化,于废水中加入驯化之后的环状芽孢杆菌液、玫瑰色考克氏菌液和生物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沉淀池2以及生化处理单元的沉淀污泥通过排泥泵泵出,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将获得的污泥外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工艺及其系统,利用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植酸废水可以充当营养剂,解决重金属废水中C/N值低的问题,植酸废水的可生化性高,提高了重金属废水的可生化性。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混合反应池、胶凝池1、沉淀池1、pH调整池、多功能反应池、胶凝池2、沉淀池2、中间水池、废水提升装置、生化处理单元;
还包括植酸废水定量投加单元、排泥泵、压滤机、曝气单元和加药装置;
所述废水混合反应池连接着植酸废水定量投加单元;
所述植酸废水定量投加单元内设有定量泵、搅拌机、液位计等设备;
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布水器和生化处理池;
所述生化处理池一侧连接着曝气单元,一侧依次连接着排泥泵、压滤机;
所述排泥泵同时连接至沉淀池1、沉淀池2以及生化处理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重金属废水和植酸废水投加入废水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得到的废水混合液自流至胶凝池1中,形成较大的絮团,之后自流至沉淀池1中进行泥水分离,形成的上部分废水自流至pH调整池中,之后分别流向多功能反应池、胶凝池2、沉淀池2,进行泥水分离,上部分废水自流至中间水池中临时存放,之后通过废水提升装置提升废水至脉冲布水器内,再进水至生化处理单元中进行废水处理,使得出水达标排放;
所述胶凝池1和胶凝池2中分别添加无机混凝剂PAC(或铁盐)和絮凝剂PAM;
所述pH调整池中调整废水pH为7.5-12;
所述生化处理单元中采用厌氧+好氧的处理工艺或者厌氧+缺氧+好氧的处理工艺,所述厌氧处理为采用去COD高效耐盐菌,所述好氧处理为采用自驯化耐盐菌;
所述生化处理单元中采用厌氧+好氧的处理工艺或者厌氧+缺氧+好氧的处理工艺,所述厌氧处理为采用去COD高效耐盐菌,其为芽孢乳杆菌属(CICC23053)与生物酶的混合物,将芽孢乳杆菌活化之后,于废水中加入6%wt芽孢乳杆菌液和5wt%生物酶;
其活化培养基的组成为20.0g/L葡萄糖,10.0g/L酵母膏,蛋白胨10.0g/L,10.0g/L乙酸钠,5.0ml/L盐溶液,pH6.8,其中盐溶液配方:40.0g/LMgSO4•7H2O,2.0g/LMnSO4•4H2O,2.0g/LFeSO4•7H2O,NaCl2.0g/L。
所述好氧处理为采用自驯化耐盐菌,其为环状芽胞杆菌(CICC23053)、玫瑰色考克氏菌(CICC20758)与生物酶的混合物,将环状芽胞杆菌、玫瑰色考克氏菌分别进行活化和驯化,于废水中加入驯化之后的6%wt环状芽孢杆菌液、8%wt玫瑰色考克氏菌液和5%wt生物酶;
所述好氧处理中好氧池池内的溶解氧控制在2-4mg/L之间;
所述活化培养基的组成为5.0g/L蛋白胨,3.0g/L牛肉浸取物,5.0g/LNaCl,5mg/LMnSO4•H2O,15.0g/L琼脂,pH7.0;
所述驯化培养基的组成为将植酸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的混合物经高温灭菌之后加水稀释至原浓度的50-60%,接种入经活化培养之后的占体积比均为5%的环状芽孢杆菌和玫瑰色考克氏菌,置于室温下,150-180rpm的条件下培养60d,分别得到环状芽孢杆菌驯化液和玫瑰色考克氏菌驯化液。
所述沉淀池1、沉淀池2以及生化处理单元的沉淀污泥通过排泥泵泵出,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将获得的污泥外运;
所述植酸废水来源于生产植酸、植酸钠、肌醇系列产品所产生的的废水,植酸废水中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植酸,植酸有又名肌醇六磷酸/环己六醇磷酸酯植酸,植酸对金属离子络合能力来自于其分子中磷酸基团的富电子性;
所述重金属废水来源于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或线路板废水。
本发明采用的植酸与金属离子的沉淀原理:植酸结构中有6个磷酸基具有很强的金属离子络合作用,植酸对金属离子络合能力来自于其分子中磷酸基团的富电子性,且是含有6个磷酸基团的多配位化合物,其络合能力与EDTA相似,但比EDTA更稳定,植酸对二价以上金属盐均可定性沉淀,所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Mg2+<Ca2+<Cu2+<Ni2+。植酸废水通过定量投加进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可以得到有效的去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工艺及其系统,利用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协同处理,植酸废水可以充当营养剂,解决重金属废水中C/N值低(一般C/N<5,其中线路板铜氨废水的C/N<1)的问题,植酸废水的可生化性高,提高了重金属废水的可生化性,将废水中B/C值提升(一般B/C<0.15),植酸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混合,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螯合沉淀,不需要调节废水中的pH值,可以减少药剂投加成本,还可以减少污泥产生量,实现污泥减量化,减少污泥的处置费用。
(发明人:陈美洁;周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