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含油污泥生物修复施工工艺

发布时间:2019-4-21 16:44:0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13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IPC分类号C02F1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生物修复的施工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1)取油泥砂样品,进行实验分析,选取匹配的工程菌,在培育过程中加入油泥砂含有的酸、碱、重金属元素,使能适应或产生变异的菌群生存下来,成为优势菌群;2)同时选取营养素;3)针对不同含油率的油泥砂,将投加完营养剂和优势菌剂的油泥砂进行拌和、破碎、养护,通过土壤检测仪,控制土壤PH、EC、土壤含氧量、湿度;4)每10天于实验室检测一次土壤中优势菌群平均数量,根据优势菌群的活跃度及数量级补充优势菌剂;5)根据修复进度,约每15天送检测机构检测一次土壤含油率;优点为:环境友好、不引起二次污染、处理价格低操作简单易行,处理效率高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生物修复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如下:

  1)取油泥砂样品,进行实验分析,从菌种库中选取相匹配的工程菌,在培育过程中加入油泥砂中含有的酸、碱、重金属元素,模拟污染物对菌种的生长抑制和毒害作用,使得部分能够适应或者产生变异的菌群生存下来,成为优势菌群;

  2)同时选取营养素,其中物质配比为腐殖酸35%、氮11.2%、磷2.1%、钾3.2%、镁1.34%、锌0.04%、锰0.027%、铜0.035%;

  3)针对不同含油率的油泥砂,含油率8%以下现场投加2%营养剂及1%优势菌剂,含油率8%以上投加2.5%营养剂和2%优势菌剂,利用旋耕机将投加完营养剂和优势菌剂的油泥砂进行拌和、破碎、养护,通过多功能数字式土壤检测仪,控制土壤PH、EC、土壤含氧量、湿度;

  4)每10天于实验室利用血球计数板检测一次土壤中优势菌群平均数量,根据优势菌群的活跃度及数量级补充投加优势菌剂,如果土壤中菌类数量低于3.75*107/kg,则需要补充;

  5)根据修复进度,约每15天送具有CMA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一次土壤含油率,直至检测结果低于千分之三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生物修复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工程菌为科尔韦尔氏菌属、油螺旋菌属、Neptunomon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生物修复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土壤具体数值为:土壤温度在15℃-45℃之间,土壤PH在5-8之间,土壤EC在0.4-5之间,土壤含氧量≥15%,相对湿度≥70%。

  说明书

  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生物修复的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的工艺。

  背景技术

  油泥砂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集输、废水(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油与泥砂形成的混合物,及在钻井过程中使用油基泥浆产生的含油岩屑。根据石油企业固体废弃物的特点,油泥既是生产中的废物,又是可贵的二次资源。

  根据目前的行业标准《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中第5.2.1条对要求含油污泥经处理后剩余固相中石油烃总量应不大于2%,处理后剩余固相易用于铺设通井路,铺垫井场基础材料。目前含油污泥常用的物化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等。目前这些方法大多数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无法达到要求、同时易产生二次污染。

  生物处理法(生物修复)是通过刺激或外加烃降解微生物将有毒物质分解为C02和H2O,具有环境友好、不引起二次污染、处理价格低等优点,被视为目前处理石油污染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法。

  目前,该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的应用上已经较为成熟,处理效果经鲁环科院等多家检测机构检测完全符合行业标准,可以实现该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生物修复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生物修复的施工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如下:

  1)取油泥砂样品,进行实验分析,从菌种库中选取相匹配的工程菌,在培育过程中加入油泥砂中含有的酸、碱、重金属元素,模拟污染物对菌种的生长抑制和毒害作用,使得部分能够适应或者产生变异的菌群生存下来,成为优势菌群;

  2)同时选取营养素,其中物质配比为腐殖酸35%、氮11.2%、磷2.1%、钾3.2%、镁1.34%、锌0.04%、锰0.027%、铜0.035%;

  3)针对不同含油率的油泥砂,含油率8%以下现场投加2%营养剂及1%优势菌剂,含油率8%以上投加2.5%营养剂和2%优势菌剂,利用旋耕机将投加完营养剂和优势菌剂的油泥砂进行拌和、破碎、养护,通过多功能数字式土壤检测仪,控制土壤PH、EC、土壤含氧量、湿度;

  4)每10天于实验室利用血球计数板检测一次土壤中优势菌群平均数量,根据优势菌群的活跃度及数量级补充投加优势菌剂,如果土壤中菌类数量低于3.75*107/kg,则需要补充;

  5)根据修复进度,约每15天送具有CMA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一次土壤含油率,直至检测结果低于千分之三为止。

  所述的步骤1)中工程菌为科尔韦尔氏菌属、油螺旋菌属、Neptunomonas等。

  所述的步骤3)中土壤具体数值为:土壤温度在15℃-45℃之间,土壤PH在5-8之间,土壤EC在0.4-5之间,土壤含氧量≥15%,相对湿度≥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环境友好、不引起二次污染、处理价格低操作简单易行,处理效率高等。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