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梅县环境保护局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3-4-8 9:15: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一年来,梅县环保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我市“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和我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宜居梅县”核心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环境管理和服务,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执法,狠抓减排,确保全县环境安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我县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江河水质符合功能区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百分率达100%,新县城和主要交通干线环境噪声达到噪声质量标准。扎实有效的环境监管和优良的环境质量,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污染减排工作认真落实。积极配合县政府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严格控制新增量、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跟踪督查和核查核算、全时监控确保重点源稳定达标排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源减排工程建设、对减排项目企业落实每月一监察、每季一监测等工作措施,强力推进污染减排。据测算,全年削减COD排放量726.03吨、削减氨氮排放量79.8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1479.46吨、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1554.16吨。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部控制在市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内。另外,还切实做好我县2011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工作,我县获得全市最高分79.06分,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名。

(二)环保审批、服务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导向,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认真执行广东省环评“五个不批”规定,严格环保准入,切实加强项目验收的排放总量审核,确保增产不增污。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84宗(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2宗,报告表项目61宗,登记表项目21宗),验收38宗,否决不符合政策的建设项目13宗。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环保服务窗口提供行政审批“一条龙”服务,提高行政效率,6月份挂牌以来,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219项,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同时,建设项目审验情况在我局网站上公示,审批流程进入县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电子监察系统,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审批漏洞,项目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我局服务窗口11月份被评为“文明窗口”,2人次被评为“服务之星”。

(三)监管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强。一是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印发梅州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梅市府[2012]54号)精神,在本单位落实环保监管责任,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走访和检查;同时将《通知》发送到各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使各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努力完善环境监管齐抓共管机制。二是进一步强化环境综合执法,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通过部门联动等方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强化环境执法。如对酒吧营业噪声等综合环境问题由县宣传部门、工商、文广、环保、城综、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专项整治工作队伍,加强引导和治理,取得良好效果。又如对程江镇周塘村多家废旧物资回收站加工废旧塑料环境污染问题,我局联合工商、供电等部门在镇政府配合下开展联合行动,对六家回收站采取取缔和断电等措施,断根治本,迅速而彻底解决了这些可能久拖不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密切配合“三打两建”工作,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城乡结合地带或乡镇偏僻地段,察看是否存在违法加工场所,扫除监管盲区、死角,大力开展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等行动,严格检查企业环保落实情况,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要求企业限期整改,提高风险防范水平,确保环境安全。四是积极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按规范建设无菌实验室,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演练,新开展土壤中PH值、重金属铅、砷、镍、铜等项目的监测分析,大力开展扩项认证,推动监测工作上新水平。12月,监测站通过了国家三级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成为我市首批达标单位。今年来,该站共取得有效监测数据7000多个,出具监测报告340份,监测收入114万元,及时报送准确详实的监测数据,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五是加强排污许可证会审管理,对企业排污情况的实施动态管理,严格企业污染排放的审查和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全年新办排污许可证30个、换证37个、年审118个。六是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核定等有关规程,依法征收企业排污费。在今年水泥行业立窑生产大面积停产或减产、建筑施工噪声超标排污费大幅萎缩等情况下,监察人员克服困难,争抢速度做好荷树园电厂新机组排污核定工作,第一时间向省厅申报,促成新机组排污费及时开征,确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征收任务。全年排污费征缴入库790.3万元,征收单位377家;其中新开征58.1万元,征收单位26家。

(四)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一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环保执法人员加大节假日和夜间巡查力度,严查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是否落实到位,确保环境安全。严厉打击无资质处置危险废物、严控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从重处罚违法企业(加工点)梅县城东汾水村凹下线路板边角废料加工点和扶大梅州联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二是大力加强环境监管。现场检查不走过场,发现问题当场责令改正,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加强节假日、夜间等时段的突击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枯水期饮用水源水质的加密监测,强化对环境质量、信访投诉和重点企业等项目的监督性监测。今年来,出动执法检查2199人次,检查企业824家次,责令整改100家次,取缔了3家非法生产的浸竹加工点和1家选矿场,对未取得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两家油脂厂责令停产整改,立案查处5家违法排污企业,结案4宗,罚款共计11万元,另一宗申请由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针对目前全国各地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的现状,我局认真开展涉重企业排查,共排查出18家重金属排放企业。通过制订详细的污染防治方案,建立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体制机制,大力加强监管,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今年我县列入省规划的3家重金属污染企业已建立重金属减排台账,如期申请省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四是加强危险废物、严控废物和辐射环境监管。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18家危险废物监管重点源企业已通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验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市级5家);对废塑加工企业强化监管,对企业报表加强审核、如实上报;做好对放射源持源单位的监督管理及废源处置等工作。五是做好环境信访工作,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畅通信访渠道,“12369” 环保热线24小时开通;严格执行《信访条例》,落实局长接访日、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制度,快速查办群众和媒体反映的环境问题;同时,认真做好中高考期间、两会期间和十八大前的环境巡查和信访维稳工作,认真执行环境信访案件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今年来,我局共受理环境信访380宗,其中来信56宗、邮件109宗、来电200宗、来访15批24人次,信访处理率100%。

(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以开展新型城市化工作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一是贯彻落实全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抓好抓实新县城环境噪声专项整治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二是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大农村点源、面源环境污染防治力度,积极向省环保厅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入库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力度保障农村污染防治和饮用水安全。三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按照我县《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的通告》,要求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 处理设施。同时,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执法检查,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确保规模化养殖场的废水稳定达标排放,防止禁养区畜禽养殖回潮。

(六)服务经济发展尽职尽力。积极探索环保服务新模式、新举措,开展上门服务、项目扶持、政策引导和现场指导,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精心组织做好项目资金申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农村连片整治项目、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水质净化厂新城区配套管网工程等8个项目的环保专项资金申报;局领导十多次到省上京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扶持,共争取到800多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同时还加强了对2011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工程进展的督查,确保项目和资金按计划落到实处。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服务荷树园电厂三期工程、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核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如全程协助荷树园电厂三期工程验收报批,直接从环保部争取到派专家到厂验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赢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七)生态文明宣传扎实开展。扩大宣传生态文明,开展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环境宣教工作,使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等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民心,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强媒体报道,在市、县电视台共播出我县环保新闻15次,扩大社会影响,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精心组织“6·5”环境日宣传活动,参加市、县(梅县)、区环保部门及电信部门联合举办的“环境保护与慢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乡镇环保员培训座谈。在环保宣传上强化服务,开展送法下基层、送法进企业活动,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切实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自觉性和环保管理水平,创建广东省四○一厂等3家市级绿化达标企业。

(八)环保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一是组织全局人员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树立坚定信念和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思想和行动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二是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先争优比奉献”主题实践为载体,紧紧围绕我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宜居梅县”核心任务,凝聚全体干部职工智慧和力量,自觉勉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比能力、比业绩、比奉献,积极履行环保工作职责。三是加强环保业务培训。以新法规培训为重点,举办多种形式业务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四是完善制度管理,制定和完善《梅县环保局印章管理制度》、《梅县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梅县环境保护局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用制度管人管事。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具体事例,开展全局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环节的风险预防和监督管理,加大力度保障干部队伍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九)对口帮扶工作巩固提高。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通过制订和实施《2012—2015梅县环保局对口帮扶畲江镇叶田村扶贫工作计划》及工作方案,加大帮扶力度,致力于改善叶田村的贫困面貌,促使“后进村”走上先进路。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鼓励贫困户及其子女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强健村“两委”班子,增强战斗力;为群众办实事聚民心,投入13万元修建叶田至孔畲1800米水泥硬底化便道,追加10万元入股畲江园区,每年为叶田增加1万元村集体收入,支持海香酒厂筹资30万元扩大产能,另外,帮扶到户资金10多万元,今年来,我局共筹集资金62.97万元投入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叶田村贫困户100%稳定脱贫。

此外,我局认真做好党建、综治维稳、纪律监督、消防、安全、普法、档案管理、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和工青妇等工作,有力地促进环保职能工作。

回顾一年来工作,我局经受了考验,战胜了困难,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的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巨大、污染减排的难度增加,经过一轮的污染减排,后续可削减的量已不多,减排工作压力巨大。二是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任重道远,特别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面临困难多,资金缺口大,如垃圾填埋场建设、无害化处理要达到规范化要求困难大,禽畜养殖污染等问题也急需解决。三是执法能力建设相对滞后,执法人员的经验、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综合素质亟需提高;人员培训经费不足,外出参加培训或学习交流机会少;执法经费和执法装备不足,执法手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差距。

二、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环保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市环保工作会议及县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和我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宜居梅县”核心任务,扎实推进污染减排,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强化执法监管,确保环境安全,保障群众健康;强化队伍能力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初步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目标和考核体系,深入开展环保宣传和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为我县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创建全省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县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2013年环保工作总体目标是:认真落实环保责任制,严把环保准入,以污染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强化监管执法,全面完成减排目标任务,环境监管、应急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环保干部队伍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完善环保齐抓共管体系,强化环境管理,确保全县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不折不扣落实污染减排目标任务。认真制订我县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落实减排责任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减排核算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减排核查工作水平;对重点减排企业“三查”工作常抓不懈,加大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综合利用经济、行政等手段,配合县政府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不折不扣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

(二)强化环评审批和环保服务。进一步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和“生态先发”的生态文明理念,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在项目审批服务上,应牢牢抓住“环评文件审批、项目跟踪检查、竣工环保验收”三个环节不放松,“宏观和微观、把关和服务、质量和效率、当前和长远”四个关系不偏差,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制度不动摇;同时,不断优化审批服务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业务指导,实现环评审批和服务的全面提速。

(三)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创新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思路,拓宽执法渠道,推进监管执法“三个延伸”,即由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延伸,由防治大中型企业污染向防治各类小企业、小摊点污染延伸,由城市综合整治向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延伸。推进监管思路“五个转变”,即:向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转变,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由单纯污染防治向优化投资环境与营造生态环境新优势转变,自我加压,拓宽环保责任领域;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由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转变,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由单要素的管理向多要素、全系统的综合管理转变。

(四)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协调各职能之间的执法力量,克服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在最大程度上形成执法合力,开展联合执法,解决环保执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认真做好环保违法案件的移送和移办工作,并跟踪督查,确保环境违法案件得到真查实处,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认真做好环境信访工作,有效解决各类环境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五)继续深化环保队伍能力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新时期环保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年度理论学习和培训计划,切实把准吃透十八大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到环保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争取多派出人员到外地交流和学习,不断开阔视野,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三是推进环保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监测监察及应急装备设备、各项执法监控平台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搬迁或新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提升环境管理科学化水平。四是强力推进机关效能与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干部职工遵守工作纪律、履行岗位职责的监督和考核,积极营造全局“比、学、赶、超”的创先争优氛围,推动机关作风效能再提升。落实《廉政准则》,严格执行《梅县机关干部作风行为规范“十不准”规定》,与勤政廉政主题教育、创先争优紧密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紧密结合,切实打造一支清正廉洁、作风硬朗、业务精湛、服务高效的环保队伍。(梅县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