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6.22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IPC分类号B01D3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包括过滤器,过滤器通过软接头一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软接头二与分水器连接,软接头一与过滤器的连接处设有阀板,软接头二与水泵的连接处设有止回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行程短,零件少,功耗低。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包括过滤器(1),其特征在于,过滤器通过软接头一(2)与水泵(3)连接,水泵通过软接头二(4)与分水器(5)连接,软接头一与过滤器的连接处设有阀板(6),软接头二与水泵的连接处设有止回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的进水口处设有压力表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5)的出水口处设有压力表二(9)。
说明书
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改进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处理系统中供水水泵的安装方式为(如图2所示);进口集水主管一(1)、蝶阀一(2)、过滤器(3)、软接头一(4)、变径一(5)、水泵(6)、变径二(7)、软接头二(8)、单向阀(9)和蝶阀二(10)、出口分水主管二(11)依次连接构成的结构,水泵进口设有压力表(12),出口设有压力表(13)。整个结构行程很长,为了保证供水压力,供水水泵必须大功率工作,对电能的消耗较大,不利于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包括过滤器,过滤器通过软接头一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软接头二与分水器连接,软接头一与过滤器的连接处设有阀板,软接头二与水泵的连接处设有止回阀。
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处设有压力表一。
所述分水器的出水口处设有压力表二。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上的供水结构,有效的减小了供水行程,降低了供水水泵的功率要求,供水水泵只需要较小的工作功率就可以满足供水水压的要求,有效节约了电能,提高了嫩故原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