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7.20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属于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依次包括配水罐、高效脱氮反应器、缺氧池、亚硝化池、好氧池;其中,亚硝化池、好氧池与配水罐之间分别连接有回流泵,配水罐通过管道与高效脱氮反应器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装置整合在一起,并设置配水罐将亚硝化池、好氧池的废水回流至配水罐后再进入高效脱氮反应器;如此,高效脱氮反应器内部无需机械搅拌,无曝气单元,通过底部进料形成的冲击水流及反应产生气体的上升扩散,可促进物料混合,提高反应效率,无需外加碳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配水罐、高效脱氮反应器、缺氧池、亚硝化池、好氧池;其中,亚硝化池、好氧池与配水罐之间分别连接有回流泵,配水罐通过管道与高效脱氮反应器的底部连通;高效脱氮反应器的顶部通过出水管连接缺氧池,缺氧池依次与亚硝化池、好氧池连接;所述高效脱氮反应器包含进水泵、反应器罐体、三相分离器、气体流量计、pH计、进水泵、排空口、取样口,所述高效脱氮反应器的反应器罐体为正方体或圆柱体,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高径比大于1.5;所述三相分离器设置在反应器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脱氮反应器的罐体外部还有水浴保温夹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缺氧池、亚硝化池、好氧池,体积比为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罐装有搅拌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包含搅拌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化池包含曝气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包含曝气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亚硝化池、好氧池均配置有pH仪、溶氧仪。
说明书
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属于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废水中的含氮物质经过厌氧反应后,大部分的氮会转化为氨氮。高含氮的有机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相对较高,如经过厌氧发酵后的餐厨垃圾废水和垃圾渗滤液,其厌氧后的废水氨氮浓度通常达到2000mg/L左右,该浓度的氨氮水平给后续废水深度处理带来难度。目前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多基于硝化-反硝化原理,但由于高氨氮,在硝化过程需要补充大量氧气,能耗较高;此外,经过厌氧处理后的废水中碳源被大量消耗,造成反硝化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可用于对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的生物脱氮。
所述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依次包括配水罐、高效脱氮反应器、缺氧池、亚硝化池、好氧池;其中,亚硝化池、好氧池与配水罐之间分别连接有回流泵,配水罐通过管道与高效脱氮反应器的底部连通;高效脱氮反应器的顶部通过出水管连接缺氧池,缺氧池依次与亚硝化池、好氧池连接;所述高效脱氮反应器包含进水泵、反应器罐体、三相分离器、气体流量计、pH计、进水泵、排空口、取样口,所述高效脱氮反应器的罐体为正方体或圆柱体,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高径比大于1.5;所述三相分离器设置在反应器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脱氮反应器的罐体外部还有水浴保温夹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缺氧池、亚硝化池、好氧池的体积比为1: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水罐装有搅拌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缺氧池包含搅拌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亚硝化池包含曝气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好氧池包含曝气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缺氧池、亚硝化池、好氧池均配置有pH仪、溶氧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装置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装置整合在一起,高效脱氮反应器内部无需机械搅拌,无曝气单元,通过底部进料形成的冲击水流及反应产生气体(氮气等)的上升扩散,可促进物料混合,提高反应效率。脱氮反应器顶部的三相分离器可有效防止污泥流失。整个反应器密封性好,无异味。通过设置配水罐可将亚硝化池、好氧池的废水回流至配水罐后再进入高效脱氮反应器,以解决高氨氮废水的低碳氮比不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最终解决传统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装置存在的能耗大、外加碳源、剩余污泥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