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自养脱氮废水处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7 17:31:54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5.12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新型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的废水处理方法。针对目前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由于氨氮废水碳源相对不足造成的总氮去除不够彻底的问题,在SBR反应器中按3:5比例接种经驯化成功的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污泥,以浓度约为200~900mg/L的氨氮废水为试验进水,在不投加有机碳源的条件下进行调试运行。系统稳定运行后,投加单质硫,经过15d的驯化成功将硫自养反硝化耦合于系统中,总氮去除率稳定达99%以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及硫自养反硝化的耦合作用,于单个反应器中在不含有机碳源的条件下,实现了总氮的达标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准备SBR反应器,经驯化成功的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短程硝化污泥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按3:5的污泥干重比混合;步骤2: 将混合后的污泥接种至SBR反应器中,接种后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约为6000mg/L,进水为氨氮废水,不投加有机碳源,充水比设定为1:2,运行方式为间歇式运行,每个运行周期由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4个工序组成,采用手动进出水,反应器在曝气及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终点以系统DO为指示指标,当系统中的DO出现迅速升高且持续高于1.5mg/L时既停止反应;步骤3:调试运行30 d后,向反应器中添加粉末状单质S,经15 d的培养驯化成功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耦合于同一反应器中,实现全程耦合自养脱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需有机碳源,在单个反应器中即可实现高效生物脱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温度为常温,pH为7.0~8.5,DO控制在0.5 mg/L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水NH4+-N浓度为200~900 mg/L,单质S的投加量以维持其含量大于一定浓度为准。

  说明书

  一种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的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的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河流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污水厂仅仅处理氨氮已无法满足要求,对于总氮的去除提出要求刻不容缓,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主要以硝化-反硝化为基础,该工艺的运行在反硝化阶段普遍存在有机碳源不足、总氮去除率较低的问题。在无外加有机碳源的条件下,对于氨氮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而言,无法实现总氮的达标处理。厌氧氨氧化工艺是目前已知的最经济和最简捷的生物脱氮新工艺之一。但厌氧氨氧化存在出水NO3--N浓度较高,仍无法实现总氮达标处理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总氮去除率高、能耗低、无需碳源的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技术,通过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及硫自养反硝化耦合于同一反应器中,使废水总氮的低耗达标处理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的废水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工艺处理流程较长、碳源不足条件下总氮去除不彻底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准备SBR反应器,经驯化成功的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将短程硝化污泥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按3:5的污泥干重比混合;步骤2:将混合后的污泥接种至SBR反应器中,接种后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约为6000mg/L。进水为氨氮废水,不投加有机碳源,充水比设定为1:2,运行方式为间歇式运行,每个运行周期由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4个工序组成,采用手动进出水,反应器在曝气及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终点以系统DO为指示指标; 步骤3:调试运行30 d后,向反应器中添加粉末状单质S,经15 d的培养驯化成功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耦合于同一反应器中,实现新型高效全程耦合自养脱氮工艺的启动。

  进一步,所述进水只含NH4+-N。

  进一步,所述工艺运行过程控制温度为常温。

  进一步,所述工艺运行过程控制pH为7.0~8.5。

  进一步,所述工艺运行过程DO控制在0.5 mg/L以下。

  进一步,所述工艺运行过程进水NH4+-N浓度为200~900 mg/L,采用NH4HCO3提供;单质S的投加量以维持其含量大于一定浓度为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提高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总氮去除率,在进水水NH4+-N浓度为200~900 mg/L,不投加有机碳源,控制温度为常温,pH为7.0~8.5,DO控制在0.5 mg/L以下等条件下,总氮去除率稳定达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