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3.21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C02F101/30
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涉及养殖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主反应槽(8)、三维电极催化模块、泵提升管(5)、过滤槽(4)和泵组件,所述反应槽(8)底部设有一组出水孔,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模块安装在主反应槽(8)内,所述泵提升管(5)顶部设有一组布水孔,泵提升管(5)位于三维电极催化模块中心,所述过滤槽(4)底部设有一组滤孔,过滤槽(4)安装在反应槽(8)的顶端敞口处;针对传统水产养殖水循环处理工艺的不足之处,开发了一种操作简单,不依赖微生物处理、具有广阔的环境适应性的一种水产养殖水循环处理设备,可广泛适应淡水及海水养殖,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反应槽(8)、三维电极催化模块、泵提升管(5)、过滤槽(4)和泵组件,所述反应槽(8)底部设有一组出水孔,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模块安装在主反应槽(8)内,所述泵提升管(5)顶部设有一组布水孔,泵提升管(5)位于三维电极催化模块中心,所述过滤槽(4)底部设有一组滤孔,过滤槽(4)安装在反应槽(8)的顶端敞口处,并与泵提升管(5)相通,所述泵组件安装在过滤槽(4)顶部,并通过过滤槽(4)与泵提升管(5)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4)内设有生化过滤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模块由内石墨电极(6)和外石墨电极(7)组成,所述内石墨电极(6)和外石墨电极(7)由内到外装配在主反应槽(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由电机(1)、叶轮(2)和叶轮导流筒(3)组成,所述电机(1)通过叶轮导流筒(3)安装在过滤槽(4)顶部,所述叶轮(2)位于叶轮导流筒(3),并与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石墨电极(6)和外石墨电极(7)之间填充有三维电极颗粒。
说明书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投加饲料,鱼类的代谢等共同作用下,导致养殖水中氨氮物质上升,直接影响鱼类生存,导致必须定期更换养殖塘水。
传统上,养殖塘水通过生化法处理水中氨氮,其原理为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但因其需要专业的水处理知识进行操作,对养殖户来说,操作困难。同时,微生物活性受环境影响严重,如温度,溶解氧量等,系统往往不能正常运行,造成养殖水氨氮超过鱼类耐受极限,导致鱼类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反应槽、三维电极催化模块、泵提升管、过滤槽和泵组件,所述反应槽底部设有一组出水孔,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模块安装在主反应槽内,所述泵提升管顶部设有一组布水孔,泵提升管位于三维电极催化模块中心,所述过滤槽底部设有一组滤孔,过滤槽安装在反应槽的顶端敞口处,并与泵提升管相通,所述泵组件安装在过滤槽顶部,并通过过滤槽与泵提升管相通。
所述过滤槽内设有生化过滤棉。
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模块由内石墨电极和外石墨电极组成,所述内石墨电极和外石墨电极由内到外装配在主反应槽内。
所述泵组件由电机、叶轮和叶轮导流筒组成,所述电机通过叶轮导流筒安装在过滤槽顶部,所述叶轮位于叶轮导流筒内,并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
所述内石墨电极和外石墨电极之间填充有三维电极颗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针对传统水产养殖水循环处理工艺的不足之处,开发了一种操作简单,不依赖微生物处理、具有广阔的环境适应性的一种水产养殖水循环处理设备,可广泛适应淡水及海水养殖,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