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漂浮物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17 22:12: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4.07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IPC分类号C02F1/24; C02F1/56;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包括气浮装置、PAC储药罐、PAM储药罐、泵和混合器,气浮装置包括旋转进水管、回流管、第一出渣管、第二出渣管、清水出水管、布水管和刮渣机构,旋转进水管与布水管连通;旋转进水管连通污水进水管,混合器设置在旋转进水管与污水进水管之间;混合器与PAC储药罐管道连接,旋转进水管与混合器之间设置有支管路,支管路连通PAM储药罐。PAC药剂和PAM药剂使得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杂物凝聚。回流管和旋转进水管之间依次设置有高压泵、溶气装置和释放器。第一出渣管和第二出渣管输出凝聚的悬浮颗粒和杂质;清水出水管中流出清水。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处理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杂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浮装置(1)、PAC储药罐 (2)、PAM储药罐(3)和混合器(5),气浮装置(1)包括旋转进水管(101)、 回流管(102)、第一出渣管(103)、第二出渣管(104)、清水出水管(105)、 布水管(106)和刮渣机构(107),旋转进水管(101)与布水管(106)连通; 旋转进水管(101)连接有污水进水管(6),混合器(5)设置在旋转进水管(101) 与污水进水管(6)之间,污水进水管(6)与混合器(5)之间连接有污水泵(4); 混合器(5)与PAC储药罐(2)管道连接,混合器(5)与PAC储药罐(2)之 间连接有第一加药泵(11),旋转进水管(101)与混合器(5)之间设置有支管 路(7),支管路(7)连通PAM储药罐(3),支管路(7)中设置有第二加药泵 (12);回流管(102)和旋转进水管(101)之间依次设置有高压泵(12)、溶 气装置(8)和释放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污水泵(4)、 第一加药泵(11)、第二加药泵(12)和高压泵(13)两端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 电磁阀(10)。

  说明书

  一种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漂浮物处 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污水的零排放标准,需要对污水进行系列处理,并将排放水再深 度处理回收利用。由于污水中存在漂浮物、表面杂质或者大颗粒物等杂质,若 将污水直接进入系列处理和深度处理,则处理的负担较重,不利于维护设备, 且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污水系列处理和深度 处理前进行污水初步处理的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污水漂浮物处理 装置,包括气浮装置、PAC储药罐、PAM储药罐和混合器,气浮装置包括旋转进 水管、回流管、第一出渣管、第二出渣管、清水出水管、布水管和刮渣机构, 旋转进水管与布水管连通;旋转进水管连通污水进水管,混合器设置在旋转进 水管与污水进水管之间,污水进水管与混合器之间连接有污水泵;混合器与PAC 储药罐管道连接,混合器与PAC储药罐之间连接有第一加药泵,旋转进水管与 混合器之间设置有支管路,支管路连通PAM储药罐,支管路中设置有第二加药 泵;回流管和旋转进水管之间依次设置有高压泵、溶气装置和释放器。

  进一步地,污水泵、第一加药泵、第二加药泵和高压泵两端的管路上分别 设置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水从旋转进水管进入气浮装置之前,先由PAC 储药罐向污水中加入PAC药剂,再由PAM储药罐向污水中加入PAM药剂,PAC药 剂和PAM药剂的絮凝作用使得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回流管中流出处理后的清 水流入溶气装置,产生的大量密集微米超细气泡释放器以常压释放,使其与管 道内絮粒、杂质互相粘附,产生比重小于水的浮体,浮体进入气浮装置池体中, 浮体依靠浮力迅速上浮至液面,进行刮渣步骤。凝聚的悬浮颗粒由刮渣机构收 集后,由第一出渣管输出;清水由清水出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污水深 度处理负担,有效处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