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9 19:42:3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3.27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和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所述生化处理单元通过排水管路与所述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连接;生化处理单元经多级生物处理系统将炼油污水中的大部分COD及几乎全部的氨氮去除,生化单元的排水含有较多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在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中则能够去除60%以上,且经过Fenton强氧化后的出水中不含有致病微生物。经一体化组合系统处理石油污水,COD、氨氮的总去除率均能够达到95%以上,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和Fenton 流化床处理单元;所述生化处理单元通过排水管路与所述Fenton流化床处理单 元连接;

  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砂滤罐(a1)、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 第一好氧段(a4)、中沉池(a5)、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第四 好氧段(a8)、砂滤罐(a9)和集水池(a10);所述砂滤罐(a1)与第一厌氧段 (a2)一端通过出水管(1b)流体连通,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 第一好氧段(a4)、中沉池(a5)、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第四 好氧段(a8)通过流体串联连通,构成多级生物处理系统;所述第四好氧段(a8) 与砂滤罐(a9)一端通过出水管(1c)流体连通;所述砂滤罐(a9)和集水池 (a10)也通过出水管(1d)流体连通;

  所述砂滤罐(a1)包括炼油污水进水管(1a)、砂滤填料(2)和出水管(1b), 所述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第一好氧段(a4)、第二好氧段(a6)、 第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均由溢流隔板(6)分隔成两个小的单元 腔;且在所述每个单元腔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滤床;第四好氧段(a8)中设有第 二潜水泵(13),第二潜水泵(13)通过第二回流管路(10)与第一缺氧段(a3) 连通;所述中沉池(a5)底部连有排泥管(8),中沉池(a5)的内部设有第一 潜水泵(9)通过第一回流管路(5)与第一厌氧段(a2)连通;集水池(a10) 内设有第三潜水泵(14),第三潜水泵(14)通过排水管(15)与Fenton流化 床处理单元连接,第一缺氧段(a3)、第一好氧段(a4)、第二好氧段(a6)、第 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中均设有管式曝气器(7),管式曝气器(7) 均通过第一曝气管路(11)与第一鼓风机(12)连接;

  所述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包括Fenton氧化塔(b1)、加药系统(b2)、 斜板沉淀池(b3);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与加药系统(b2)通过加药管连 通;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与斜板沉淀池(b3)通过流体连通;

  所述Fenton氧化塔(b1)的塔顶口的上端一侧为进水槽(16),另一侧为 溢流出水槽(23),塔身内自上而下依次为固液分离器(17)、多相氧化区(18)、 旋流布水器(20)、布水管(22),旋流布水器(20)与多相氧化区(18)连接, 布水管(22)通过塔外的循环管(19)、循环泵(21)与进水槽(16)连通;且 所述Fenton氧化塔(b1)的进水槽(16)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通过排水管(15) 相连;

  所述加药系统(b2)包括第一加药泵(27)、第一输药管(27a)、第二加药 泵(28)、第二输药管(28a)、第三加药泵(29)、第三输药管(29a)、第四加 药泵(30)和第四输药管(30a);所述第三加药泵(29)、第四加药泵(30)分 别通过第三输药管(29a)和第四输药管(30a)使Fenton氧化塔(b1)的进水 槽(16)与加药槽连接;所述第一加药泵(27)、第二加药泵(28)分别通过第 一输药管(27a)和第二输药管(28a)与斜板沉淀池(b3)连接;

  所述斜板沉淀池(b3)包括沉淀池、中和池(25)、吹脱池(26)、整流墙 (33)、斜板(34)、穿孔排泥管(35)、污泥斗(36)、阻流板(37)、集水槽(38);

  沉淀池设有一进口和一出口,设进口的外侧为吹脱池(26),设出口的外侧 为集水槽(38),吹脱池(26)和中和池(25)和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沉淀池底 部设有多个排污泥斗(36),排污泥斗(36)的底端设有穿孔排泥管(35),沉 淀池内还设有一竖直的整流墙(33),斜板(34)位于沉淀池上部,斜板(34) 的一端架于整流墙(33)上,另一端架于设出口的沉淀池一侧,且低于出口; 斜板(34)的下面为阻流板(37),集水槽(38)的底端设有第二排水管(39);

  加药系统(b2)的第一加药泵(27)通过第一输药管(27a)与吹脱池(26) 连接,第二加药泵(28)通过第二输药管(28a)与中和池(25)连接,Fenton 氧化塔(b1)的溢流出水槽(23)通过管路与中和池(25)连接;吹脱池(26) 和中和池(25)分别与鼓风机(31)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单 元腔内设置的生物填料滤床是由生物填料固定框架(3)和生物倍增填料(4) 构成,在生物倍增填料上生长着由工程菌构成的生物膜;所述生物填料固定框 架(3)是由三层玻璃钢构成的,直接固定在不锈钢壳体上的角铁上;构成固定 框架(3)的玻璃钢的孔隙不大于40mm×40mm;三层玻璃钢构成两层格状空间单 元;每个空间单元填充生物倍增填料(4),生物倍增填料(4)在每个生物段的 总量为每个生物段的容积的20%-70%。

  3.按照权利要求1的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每 一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的水流方向均由第一个小单元腔上方流入,经所述 隔板在上方阻隔后从下方开口处流进相邻的第二小单元腔,再通过所述隔板在 下方阻隔后形成的溢流堰流入下一个处理段;且在所述单元腔内设置有生物填 料滤床。

  4.按照权利要求1的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相氧 化区(18)中装填有石英砂,多相氧化区(18)对应的塔身处设有一石英砂投 放口(24)。

  5.按照权利要求1的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鼓风机(31)通过第二曝气管路(32)与中和池(25)、吹脱池(26)相连; 所述中和池(25)、吹脱池(26)由隔板隔开;所述第二曝气管路(32)在中和 池(25)、吹脱池(26)的底部。

  6.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一项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处理炼油污水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炼油污水经砂滤罐(a1)过滤后依次直接进入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 段(a3)、第一好氧段(a4)、中沉池(a5)、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 第四好氧段(a8);污水在个处理段内的水力流态属于混合流和推流之间,有利 于工程菌对污水的高效处理;所述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第一 好氧段(a4)、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每段的 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

  同时污水经第一好氧段(a4)后进入中沉池(5)底部,然后在由中沉池的 出水堰流入第二好氧段(a6);经由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第一 好氧段(a4)产生的少量污泥在所述中沉池沉积下来,部分由第一潜水泵(9) 经第一回流管(5)回流至第一厌氧段(a2),回流比为0.5-10.0;第四好氧段 (a8)中设有第二潜水泵(13),通过第二回流管(10)将第四好氧段(a8)中 部分处理后的污水回流至第一缺氧段(a3),回流比为0.5-10.0;在中沉池(a5) 下方设有排泥管(8),定期进行排泥;

  在所述的生物填料床下方布设有第一曝气管路(11),所述第一曝气管路 (11)的进气端与第一鼓风机(12)连接;在所述第一曝气管路(11)的出气 端设有管式曝气器(7),空气经所述的管式曝气器复合膜片上的小孔提供给生 物倍增填料上的生物膜,控制厌氧段溶解氧为0-0.2mg/L、缺氧段溶解氧为 0-0.5mg/L、好氧段溶解氧为2-6mg/L;

  第四好氧段(a8)的出水经由砂滤罐(a9)进入集水池(a10),然后经进 入第三潜水泵(14)和排水管(15)进入集水槽(16);同时所述第三加药泵(29) 通过第三输药管(29a)向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中的进水槽(16)投加H2O2; 所述第四加药泵(30)通过第四输药管(30a)向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中的进 水槽(16)投加FeSO4·7H2O;所述H2O2和Fe2+摩尔浓度比为(0.05-20):1;所 述生化处理单元出水通过排水管(15)进入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中的进水 槽(16)中,并与H2O2、FeSO4·7H2O混合均匀;

  进水槽(16)中的水经循环管(19)、循环泵(21)进入布水管(22),再 依次通过旋流布水器(20)进入多相氧化区(18)进行处理,循环水保持一定 的上升流速10-200m/h,使石英砂呈流态化;氧化反应中Fe2+与H2O2生成的Fe3+以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吸附在石英砂表面上;多相氧化区(18)处理后的水经固 液分离器(17)分离,绝大部分石英砂仍保持在多相氧化区(18)内,经处理 的水,部分经溢流堰流入溢流出水槽(23);所述溢流出水槽(23)的出水经管 路进入斜板沉淀池(b3)中的中和池(25);同时第二加药泵(28)通过第二输 药管(28a)向所述中和池(25)加入NaOH,调节水pH6-8,形成铁泥;所述第 二曝气管路(32)的出气端设有管式曝气器,空气经管式曝气器复合膜片上的 小孔提供给该中和池,使得Fenton氧化塔(b1)处理出水与NaOH混合均匀; 所述铁泥经隔板溢流入吹脱池(26);第一加药泵(27)通过第一输药管(27a) 向所述吹脱池(26)加入聚丙烯酰胺,促进铁泥絮凝成更大的絮凝体,所述第 二曝气管路(32)供气给吹脱池(26),吹脱10-20min,一方面脱去反应中产生 的微小氧气气泡,以免后面混凝污泥上浮,另一方面使得铁泥与聚丙烯酰胺混 合均匀;

  吹脱池(26)中铁泥絮凝体混合液经管路流入斜板沉淀池(b3),在斜板沉 淀池(b3)中铁泥沉降下来,铁泥沉淀经污泥斗(36)收集后由穿孔排泥管(35) 排出,铁泥絮凝体混合液停留时间为0.5-10h,脱去水中的悬浮物,上清液经集 水槽(38)收集后经排水管达标排放。

  说明书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油污水组合处理工艺 集成装置。

  技术背景

  炼油化工厂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工业废水有:原油脱盐水、 产品洗涤水、气提蒸气冷凝水、油罐脱水、机泵冷却水、冷却塔和锅 炉排污水等,其特点是:废水量大、水质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有 机物含量高、含有多种重金属。目前国内大部分炼化企业都用“隔油 -气浮-生化”工艺,其中生化段在处理污水时受到前处理工艺出水水 质的影响较大,在受到高负荷冲击时,出水指标往往达不到排放要求, 且难以实现污水的回用。目前经二级生化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炼油污水 中,仍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如果继续用生化单元作为深度处理 的工艺,则出水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和浪费。因此, 进一步采用其它方法或着相应的组合方法来处理炼油废水已是势在 必行。

  目前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已应用于炼油废水地处理。中国专利CN 203625104U采用臭氧法对经生化处理后的炼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该专利的缺点是采用高压泵、高压臭氧催化氧化塔、液氧储罐,造成 设备成本过高,采用两级臭氧处理系统使得处理单元过长,造成操作 管理上的困难。中国专利CN 200920286427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 超滤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纯水池和阴阳离子交换床对 炼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该专利的缺点是处理单元太长、采用以物理 处理方法为主的工艺前期投入巨大,由于使用了超滤膜、反渗透膜等 膜组件,长时间运行会造成膜的堵塞,清理困难,进一步造成了处理 成本的增加。

  Fenton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生物降解或一般化学氧 化难以奏效的有机废水时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操作简单、试剂易得、 无复杂设备、经济节约且对环境友好等,Fenton试剂处理废水主要 从两方面发挥作用:羟基自由基(·OH)的高级氧化和铁盐的混凝沉 淀。Fenton试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是因为H2O2在酸性条件下被亚 铁离子催化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OH),并引发更多的其他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OH)氧化力极强,对有机物没有选择性,适用范围极 其广泛,能够与有机物反应生成有机自由基,有机自由基进一步氧化, 使有机物结构发生碳链断裂,使大分子难降解物质断键开链,大分子 变成小分子,最终氧化成H2O和CO2,个别有机物直接矿化。依据Fenton 试剂原理进行试验及工程实践,采取Fenton流化床技术,该技术结 合了同相化学氧化、异相化学氧化、流体化床结晶及铁氧化物的还原 溶解等技术,将传统的Fenton氧化法作了大幅度的改良,可降低 Fenton的用药量并减少化学污泥产量,同时在载体表面形成的铁氧 化物具有异相催化的效果,而流化床的方式亦促进了化学氧化反应及 传质效率,使COD去除效率提升。

  鉴于现有炼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基本上没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 且由于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等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效处 理技术的发展。但是,新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对于污水处理单位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一种高效、经济、简单的方法对炼油污水进行 处理,以期达到国家排放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炼油污水一体 化组合处理系统,用于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减少了处理流程, 工艺简单、节省土建面积、降低基建成本。

  本发明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和 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所述生化处理单元通过排水管路与所述 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砂滤罐(a1)、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 氧段(a3)、第一好氧段(a4)、中沉池(a5)、第二好氧段(a6)、第 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砂滤罐(a9)和集水池(a10); 所述砂滤罐(a1)与第一厌氧段(a2)一端通过出水管(1b)流体连 通,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第一好氧段(a4)、中沉 池(a5)、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 通过流体串联连通,构成多级生物处理系统;所述第四好氧段(a8) 与砂滤罐(a9)一端通过出水管(1c)流体连通;所述砂滤罐(a9) 和集水池(a10)也通过出水管(1d)流体连通;

  所述砂滤罐(a1)包括炼油污水进水管(1a)、砂滤填料(2)和 出水管(1b),所述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第一好氧 段(a4)、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 均由溢流隔板(6)分隔成两个小的单元腔(优选两个单元腔体积相 等);且在所述每个单元腔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滤床;第四好氧段(a8) 中设有第二潜水泵(13),第二潜水泵(13)通过第二回流管路(10) 与第一缺氧段(a3)连通;所述中沉池(a5)底部连有排泥管(8), 中沉池(a5)的内部设有第一潜水泵(9)通过第一回流管路(5)与 第一厌氧段(a2)连通;集水池(a10)内设有第三潜水泵(14),第 三潜水泵(14)通过排水管(15)与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连接, 第一缺氧段(a3)、第一好氧段(a4)、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 段(a7)、第四好氧段(a8)中均设有管式曝气器(7),管式曝气器 (7)均通过第一曝气管路(11)与第一鼓风机(12)连接;

  上述每个单元腔内设置的生物填料滤床是由生物填料固定框架 (3)和生物倍增填料(4)构成,在生物倍增填料上生长着由工程菌 构成的生物膜;所述生物填料固定框架(3)是由三层玻璃钢构成的, 直接固定在不锈钢壳体上的角铁上;构成固定框架(3)的玻璃钢的 孔隙不大于40mm×40mm;三层玻璃钢构成两层格状空间单元;每个 空间单元填充生物倍增填料(4),生物倍增填料(4)在每个生物段 的总量为每个生物段的容积的20%-70%。

  上述每一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的水流方向均由第一个小单元 腔上方流入,经所述隔板在上方阻隔后从下方开口处流进相邻的第二 小单元腔,再通过所述隔板在下方阻隔后形成的溢流堰流入下一个处 理段;且在所述单元腔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滤床;

  所述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包括Fenton氧化塔(b1)、加药系 统(b2)、斜板沉淀池(b3);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与加药系统 (b2)通过加药管连通;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与斜板沉淀池(b3) 通过流体连通;

  所述Fenton氧化塔(b1)的塔顶口的上端一侧为进水槽(16), 另一侧为溢流出水槽(23),塔身内自上而下依次为固液分离器(17)、 多相氧化区(18)、旋流布水器(20)、布水管(22),旋流布水器(20) 与多相氧化区(18)连接,布水管(22)通过塔外的循环管(19)、 循环泵(21)与进水槽(16)连通;且所述Fenton氧化塔(b1)的 进水槽(16)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通过排水管(15)相连;

  多相氧化区(18)中装填有石英砂,多相氧化区(18)对应的塔 身处设有一石英砂投放口(24)。

  所述加药系统(b2)包括第一加药泵(27)、第一输药管(27a)、 第二加药泵(28)、第二输药管(28a)、第三加药泵(29)、第三输药 管(29a)、第四加药泵(30)和第四输药管(30a);所述第三加药泵 (29)、第四加药泵(30)分别通过第三输药管(29a)和第四输药管 (30a)使Fenton氧化塔(b1)的进水槽(16)与加药槽连接;所述 第一加药泵(27)、第二加药泵(28)分别通过第一输药管(27a)和 第二输药管(28a)与斜板沉淀池(b3)连接;

  所述斜板沉淀池(b3)包括沉淀池、中和池(25)、吹脱池(26)、 整流墙(33)、斜板(34)、穿孔排泥管(35)、污泥斗(36)、阻流板 (37)、集水槽(38);

  沉淀池设有一进口和一出口,设进口的外侧为吹脱池(26),设 出口的外侧为集水槽(38),吹脱池(26)和中和池(25)和之间通 过隔板隔开,沉淀池底部设有多个排污泥斗(36),排污泥斗(36) 的底端设有穿孔排泥管(35),沉淀池内还设有一竖直的整流墙(33), 斜板(34)位于沉淀池上部,斜板(34)的一端架于整流墙(33)上, 另一端架于设出口的沉淀池一侧,且低于出口;斜板(34)的下面为 阻流板(37),集水槽(38)的底端设有第二排水管(39)。

  加药系统(b2)的第一加药泵(27)通过第一输药管(27a)与 吹脱池(26)连接,第二加药泵(28)通过第二输药管(28a)与中 和池(25)连接,Fenton氧化塔(b1)的溢流出水槽(23)通过管 路与中和池(25)连接;吹脱池(26)和中和池(25)分别与鼓风机 (31)连接。

  在具体的生化处理过程应用中,炼油污水经砂滤罐(a1)过滤后 依次直接进入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第一好氧段(a4)、 中沉池(a5)、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 污水在个处理段内的水力流态属于混合流和推流之间,有利于工程菌 对污水的高效处理;所述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第一 好氧段(a4)、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 每段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

  同时污水经第一好氧段(a4)后进入中沉池(5)底部,然后在 由中沉池的出水堰流入第二好氧段(a6);经由第一厌氧段(a2)、第 一缺氧段(a3)、第一好氧段(a4)产生的少量污泥在所述中沉池沉 积下来,部分由第一潜水泵(9)经第一回流管(5)回流至第一厌氧 段(a2),回流比为0.5-10.0;第四好氧段(a8)中设有第二潜水泵 (13),通过第二回流管(10)将第四好氧段(a8)中部分处理后的 污水回流至第一缺氧段(a3),回流比为0.5-10.0;在中沉池(a5) 下方设有排泥管(8),定期进行排泥;

  在所述的生物填料床下方布设有第一曝气管路(11),所述第一 曝气管路(11)的进气端与第一鼓风机(12)连接;在所述第一曝气 管路(11)的出气端设有管式曝气器(7),空气经所述的管式曝气器 复合膜片上的小孔提供给生物倍增填料上的生物膜,控制厌氧段溶解 氧为0-0.2mg/L、缺氧段溶解氧为0-0.5mg/L、好氧段溶解氧为 2-6mg/L;

  第四好氧段(a8)的出水经由砂滤罐(a9)进入集水池(a10), 然后经进入第三潜水泵(14)和排水管(15)进入集水槽(16);同 时所述第三加药泵(29)通过第三输药管(29a)向所述Fenton氧化 塔(b1)中的进水槽(16)投加H2O2;所述第四加药泵(30)通过第 四输药管(30a)向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中的进水槽(16)投加 FeSO4·7H2O;所述H2O2和Fe2+摩尔浓度比为(0.05-20):1;所述生化 处理单元出水通过排水管(15)进入所述Fenton氧化塔(b1)中的 进水槽(16)中,并与H2O2、FeSO4·7H2O混合均匀;

  进水槽(16)中的水经循环管(19)、循环泵(21)进入布水管 (22),再依次通过旋流布水器(20)进入多相氧化区(18)进行处 理,循环水保持一定的上升流速10-200m/h,使石英砂呈流态化;氧 化反应中Fe2+与H2O2生成的Fe3+以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吸附在石英砂表 面上,这部分Fe3+由于发生异相催化氧化反应从而使Fenton试剂的 加入量减少,同时使得生成的污泥减少;多相氧化区(18)处理后的 水经固液分离器(17)分离,绝大部分石英砂仍保持在多相氧化区(18) 内,经处理的水,部分经溢流堰流入溢流出水槽(23);所述溢流出 水槽(23)的出水经管路进入斜板沉淀池(b3)中的中和池(25); 同时第二加药泵(28)通过第二输药管(28a)向所述中和池(25) 加入NaOH,调节水pH6-8,形成铁泥;所述第二曝气管路(32)的出 气端设有管式曝气器,空气经管式曝气器复合膜片上的小孔提供给该 中和池,使得Fenton氧化塔(b1)处理出水与NaOH混合均匀;所述 铁泥经隔板溢流入吹脱池(26);第一加药泵(27)通过第一输药管 (27a)向所述吹脱池(26)加入聚丙烯酰胺,促进铁泥絮凝成更大 的絮凝体,所述第二曝气管路(32)供气给吹脱池(26),吹脱10-20min, 一方面脱去反应中产生的微小氧气气泡,以免后面混凝污泥上浮,另 一方面使得铁泥与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

  吹脱池(26)中铁泥絮凝体混合液经管路流入斜板沉淀池(b3), 在斜板沉淀池(b3)中铁泥沉降下来,铁泥沉淀经污泥斗(36)收集 后由穿孔排泥管(35)排出,铁泥絮凝体混合液停留时间为0.5-10h, 脱去水中的悬浮物,上清液经集水槽(38)收集后经排水管达标排放。

  所述第二鼓风机(31)通过第二曝气管路(32)与中和池(25)、 吹脱池(26)相连;所述中和池(25)、吹脱池(26)由隔板隔开; 所述第二曝气管路(32)在中和池(25)、吹脱池(26)的底部。

  在所述第一厌氧段(a2)、第一缺氧段(a3)、第一好氧段(a4)、 第二好氧段(a6)、第三好氧段(a7)、第四好氧段(a8)设置有所述 的生物填料床;所述生物填料床包括生物填料固定框架(3)和固定 在其中的生物倍增填料(4);在生物倍增填料上生长着由工程菌构成 的生物膜;所述生物填料固定框架3是由三层玻璃钢构成的,直接固 定在不锈钢壳体上的角铁上;构成固定框架3的玻璃钢的孔隙不大于 40mm×40mm,以防止生物倍增填料流失;三层玻璃钢构成两层格状空 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填充生物倍增填料(4),填料上附着工程菌, 生物倍增填料(4)的总量不低于每个生物段容积的20%-70%,保证 了生物倍增填料处于悬浮状态,不易堵塞。

  所述石英砂投放口(24)在Fenton氧化塔(b1)上方位置;通 过所述石英砂投放口(24)向Fenton氧化塔(b1)中投加小颗粒载 体石英砂,在Fenton氧化塔(b1)中形成多相氧化区(18)。

  本发明主要用于经隔油、气浮等前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炼油污水, 该污水的主要特点是: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石油类及挥发酚, COD与氨氮的浓度波动较大。生化处理单元经多级生物处理系统能够 将炼油污水中的大部分COD及几乎全部的氨氮去除,生化单元的排水 含有较多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在Fenton流化床处理单元中则能够 去除60%以上,且经过Fenton强氧化后的出水中不含有致病微生物。 经一体化组合系统处理石油污水,COD、氨氮的总去除率均能够达到 95%以上,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