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27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IPC分类号C02F1/40; 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串接的敞口式隔油池,首个和尾个隔油池分别与废水进、出管道连通,废水进水管道在上,废水出水管道在下,废水进、出管道又分别与机台、污水处理站连通;所述各隔油池的池壁上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高度介于废水进、出管道之间,圆形通孔内插有直角弯管,两者密封连接,直角弯管的下管口离池底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在现有的污水处理站前增设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对污水实施净化预处理,有效清除或减少油污等杂物,提高净化效果,避免污水站曝汽池堵塞,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处理难度,节约生产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串接的敞口式隔油池,首个和尾个隔油池分别与废水进、出管道连通,废水进水管道在上,废水出水管道在下,废水进、出管道又分别与机台、污水处理站连通;所述各隔油池的池壁上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高度介于废水进、出管道之间,圆形通孔内插有直角弯管,两者密封连接,直角弯管的下管口离池底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隔油池的圆形通孔离池顶的距离按从首到尾顺序以10-20mm幅度逐步递增,首个隔油池的圆形通孔离池顶距离4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首个隔油池的废水进水口处活动连接有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或为硬质栅栏,或为软质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管的下管口离池底距离30-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管的下管口处设有过滤网,该过滤网或置于直角弯管的下管口内部,或外包于直角弯管的下管口外部。
说明书
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行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纺织企业织造车间废水的排出,通常都是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站曝气池,污水中夹带有很多从织机上冲洗下来的浓稠机油、废丝和一些垃圾,进入到曝气池后,由于曝气池池体大而且深,这些杂物很难被打捞和清除。这不仅造成提升水泵吸水口经常堵塞,需天天拆提上来进行清理,很费时费工,增加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效率,增加药剂投放消耗量。而且,增加曝气池水处理难度,使处理后的水质粘稠度高,造成换水频次高、排量大。同时,还污染机台,增加机台维护保养难度,十分不利于净布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在现有的污水处理站前增设污水处理前期净化装置,对污水实施净化预处理,有效清除或减少油污等杂物,提高净化效果,避免污水站曝汽池堵塞,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处理难度,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至少两个串接的敞口式隔油池,首个和尾个隔油池分别与废水进、出管道连通,废水进水管道在上,废水出水管道在下,废水进、出管道又分别与机台、污水处理站连通;所述各隔油池的池壁上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高度介于废水进、出管道之间,圆形通孔内插有直角弯管,两者密封连接,直角弯管的下管口离池底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各隔油池的圆形通孔离池顶的距离按从首到尾顺序以10-20mm幅度逐步递增,首个隔油池的圆形通孔离池顶距离40-50mm。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首个隔油池的废水进水口处活动连接有过滤器。或为硬质栅栏,或为软质过滤网。
所述直角弯管的下管口离池底距离30-40mm。所述直角弯管的下管口处设有过滤网,该过滤网或置于直角弯管的下管口内部,或外包于直角弯管的下管口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隔油池的设计,充分利用污水中所含水与油的比重不同的特点,实现污水中水与油的分离,且隔油池至少两个,相邻隔油池之间通过内孔及孔内插入的直角弯管连通串接,每经过一个隔油池就会被过滤净化一次,不仅增加过滤途径和过滤次数,而且还形成比较长的过滤通道,提高过滤净化效果;2、废水进水口处的过滤器以及直角弯管下管口处过滤网的设置,可将污水中的废丝及一些垃圾滤出,不进入隔油池或不进入流通管道,减少隔油池或者废水出水管道中杂物的清除和排出,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效果,且过滤器、过滤网便于拆卸和清洗;3、各隔油池的圆形通孔离池顶的距离按从首到尾顺序逐步递增,隔油池废水液面逐个降低,使得废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加快废水流动速率,提高净化处理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节约水处理成本,提高水质,改善坯布品质,又能改善生产环境、大大减少机台维护保养难度,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