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日2014.04.16
IPC分类号C02F1/46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管式电解槽,其特点是该电解槽由阴极外管与阳极内管套装而成,所述阴极外管为一端封口的钛管,其另一端设有管口法兰和进水接管且进水接管与阴极外管为垂直设置;所述阳极内管为一端设有出水接管的管段,其管段外表面设有钌涂层,出水接管与阳极内管为同心圆设置;所述阳极内管由四氟乙烯支撑件固定套装在阴极外管内,其出水接管套装四氟乙烯垫圈后由法兰盖与管口法兰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降解有机物和杀菌消毒在同一设备中同时进行,反应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电极使用寿命长,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费用低,尤其适合船舶及海洋结构体的狭小空间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管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槽由阴极外管与阳极内管套装而成,所述阴极外管为一端封口的钛管,其另一端设有管口法兰和进水接管且进水接管与阴极外管为垂直设置;所述阳极内管为一端设有出水接管的管段,其管段外表面设有钌涂层,出水接管与阳极内管为同心圆设置;所述阳极内管由四氟乙烯支撑件固定套装在阴极外管内,其出水接管套装四氟乙烯垫圈后由法兰盖与管口法兰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的管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管和阴极外管的端口封板上分别设有阳极接线板和阴极接线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的管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乙烯支撑件为设有支架的套环。
说明书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管式电解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船舶或海岛生活污水处理的管式电解槽。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船舶在航海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般都采用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海,生化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需要连续恒定进水,所以污水处理的设备体积大,然而船舶在海上航行,设备荷载越小越有利,同时船上操作人员有限,操作越简单的设备正常运行的可能性越大,处理效果也就越明显。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设备荷载重,占用船舶及海洋结构体内的空间大,处理时间较长,操作不稳定,容易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处理能力低,运行费用高。
现在也有采用电化学处理生活污水,以电解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和杀菌消毒,使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电解槽一般都采用板式结构,该结构水流速度较慢,电极表面易结垢,同时电解氧化反应过程混合不均匀,往往需要增加搅拌(空气搅拌或机械搅拌),否则反应停留时间较长,反应需要空间较大(一般需30分钟以上停留时间),存在反应效率低,电极容易结垢严,严重影响电极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管式电解槽,采用管式结构的电解槽,将海水与生活污水充分混合后进入管式电解槽,电解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和杀菌消毒,使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反应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电极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电解效率高,大大降低了降解有机物和杀菌消毒的所需空间,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费用低,而且占用船舶及海洋结构体内的空间小,可靠、有效的保护了海洋环境。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管式电解槽,其特点是该电解槽由阴极外管与阳极内管套装而成,所述阴极外管为一端封口的钛管,其另一端设有管口法兰和进水接管且进水接管与阴极外管为垂直设置;所述阳极内管为一端设有出水接管的管段,其管段外表面设有钌涂层,出水接管与阳极内管为同心圆设置;所述阳极内管由四氟乙烯支撑件固定套装在阴极外管内,其出水接管套装四氟乙烯垫圈后由法兰盖与管口法兰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出水接管和阴极外管的端口封板上分别设有阳极接线板和阴极接线板。
所述四氟乙烯支撑件为设有支架的套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降解有机物和杀菌消毒在同一设备中同时进行,反应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电极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电解效率高,大大降低了降解有机物和杀菌消毒的所需空间,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费用低,而且占用船舶及海洋结构体内的空间小,可靠、有效的保护了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