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2.09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IPC分类号C02F11/12; C11B13/00; 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上清液回收再利用系统,属于热交换领域,该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混合单元。其中,板式换热器用于污泥脱水上清液与热交换水进行热量交换;混合单元用于将热交换后的污泥脱水上清液与餐厨垃圾混合,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将污泥脱水上清液回收在板式换热器中被热交换水加热后利用,加热的污泥脱水上清液与餐厨垃圾混合。污泥脱水上清液的回收再利用,节省了自来水。另外,宽流道可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要小很多,采用宽流道可拆板式换热器作为冷却处理设备的系统体积要小。再者,本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的冷却系统相比,维修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上清液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污泥脱水上清液与热交换水进行热量交换的板式换热器;
用于将热交换后的污泥脱水上清液与餐厨垃圾混合的混合单元,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单元为集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餐厨垃圾进行固液相分离得到液相乳油水的固液分离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液相乳油水进行分离得到水相的乳油水分离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水相的乳油水进行污水化处理得到污泥的污水处理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污泥进行压滤得到所述污泥脱水上清液的压滤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不锈钢波纹板片、密封垫片及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污泥脱水上清液输送到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输送泵。
说明书
污泥上清液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领域,涉及一种污泥上清液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大量来自于居民生活消费过程中的生活废物,据统计,中国城市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
目前,餐厨垃圾部分处理形成工业用油,而在餐厨垃圾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自来水进行冷却处理。但是,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换热率较低,设备的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较高,自来水的利用率高导致设备的耗水量较大,废水回收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上清液回收再利用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热率较低,设备的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较高,自来水的利用率高导致设备的耗水量较大,废水回收利用率较低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上清液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
用于污泥脱水上清液与热交换水进行热量交换的板式换热器;
用于将热交换后的污泥脱水上清液与餐厨垃圾混合的混合单元,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单元为集水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所述餐厨垃圾进行固液相分离得到液相乳油水的固液分离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液相乳油水进行分离得到水相的乳油水分离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所述水相的乳油水进行污水化处理得到污泥的污水处理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所述污泥进行压滤得到所述污泥脱水上清液的压滤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板式换热器可以包括:不锈钢波纹板片、密封垫片及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所述污泥脱水上清液输送到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输送泵。
本实用新型中,将污泥脱水上清液回收在板式换热器中被热交换水加热后利用,加热的污泥脱水上清液与餐厨垃圾混合。餐厨垃圾温度提升液化其所含的油脂,并且稀释餐厨垃圾有利于餐厨垃圾的流动输送。污泥脱水上清液的回收再利用,节省了自来水。另外,宽流道可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要小很多,采用宽流道可拆板式换热器作为冷却处理设备的系统体积要小。再者,本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如果需要打开清洗只要卸下夹紧螺栓即可检查全部传热表面,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的冷却系统相比,维修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