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2.02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地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由水解酸化区(1)、初沉区(2)、好氧一区(3)、好氧二区(4)、二沉区(5)、消毒区(6)、污泥区(7)和设置于消毒污泥区域上部的风机房(8)组成一整体设备,将分散的处理单元设置于同一基座上,有效减少投资费用,合理的设备结构可以使污水得到深层净化,设备整体埋设于地面以下,上层覆土绿化,合理利用土地,是一种高效节能、操作简单、安全卫生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埋地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是由水解酸化区(1)、初沉区(2)、 好氧一区(3)、好氧二区(4)、二沉区(5)、消毒区(6)、污泥区(7)和设置 于消毒污泥区域上部的风机房(8)组成消毒污泥区域,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区 (1)外侧设置进水管(9),初沉区(2)内设置上清液溢流槽(10)、中心筒(11), 好氧一区(3)与好氧二区(4)内均设置高效软性填料(12),底部设置曝气盘 (13),曝气盘(13)下设置有空气管(14),空气管(14)通过人孔(19)与 风机房(8)内的风机(21)相连接,风机房(8)设置气孔(20),污泥区(7) 下方设置有出水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沉 区(5)上设置有斜板填料(18)与清液收集管(17),清液收集管(17)连接 于消毒区(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初沉池 (2)、二沉池(5)内均设有污泥管(15),风机房(8)设置于消毒区(6)与 污泥区(7)上。
说明书
埋地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属于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制造的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小城镇建设的 不断升温,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大量集中居住后,生产、生 活排放出大量含各种污染物的废弃物,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各种 生活污水大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系和地面,导致地表及地下水体腐败 变质,水质恶化。对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商贸及旅游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 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污染了当地环境。特别是北方地区生产生活 用水的溃乏,与大量污染废水污染当地水体环境并白白流失,所形成的矛盾日 益突出。大力发展高效率污水处理技术是当今社会所需。
生活污水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 物,包括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纯溶液。进入21 世纪以来,生活污水的污染对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日显突出,成为社会 发展的首要问题,生活污水处理的产业化、规模化是现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
生活污水处理目的是清除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有机和无机杂质,使水质达到排 放标准或重复使用要求的过程。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般是兴建大型土建 构筑物,整体投资大,并且构筑物多成长条形或扇形布置,对土地的有效利用 面积小,配套管路较长,处理系统效率低、能耗大、运行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操作简便、能 耗小,处理效果好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埋地式高效生活污 水处理装置,主要是由水解酸化区1、初沉区2、好氧一区3、好氧二区4、二 沉区5、消毒区6、污泥区7和设置于消毒污泥区域上部的风机房8组成消毒污 泥区域,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区1外侧设置进水管9,初沉区2内设置上清液溢 流槽10、中心筒11,好氧一区3与好氧二区4内均设置高效软性填料12,底部 设置曝气盘13,曝气盘13下设置有空气管14,空气管14通过人孔19与风机 房8内的风机21相连接,风机房8设置气孔20,污泥区7下方设置有出水口 22,二沉区5上设置有斜板填料18与清液收集管17,清液收集管17连接于消 毒区6,初沉池2、二沉池5内均设有污泥管15,风机房8设置于消毒区6与污 泥区7上。合理利用设备空间。
设备外壳经涂料防腐处理后埋设于地面以下,人孔19与气孔20外露地面上, 设备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污泥管15汇集于污泥区7内,通过出泥口16与外部 污泥泵相连,对污泥进行定期处理,进一步提高设备整体的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埋地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与其他生活水处理装置相比,将 分散的处理单元设置于同一基座上,有效减少投资费用,独特的腔室布局对污 水中的氮磷进行处理,使污水得到深层净化,与传统土建处理相比能耗可减少 20%-30%,装置整体埋设于地面以下,上层覆土绿化,合理利用土地。
本实用新型的埋地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单、安 全卫生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