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7.13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IPC分类号D21C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该塔的主体为外塔(1),外塔(1)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1)底部设杂质出口(11)及纤维物出口(12),而上部设网状挡板(13),外塔(1)上方设塔罩(2),在塔罩(2)一侧设清水出口(21),外塔(1)内设内塔(3),该内塔(3)为正锥形开口容器,其内塔(3)上部穿过网状挡板(13)且伸出塔罩(2),其伸出部的开口为废水入口(33),该内塔(3)底部外壁与外塔(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4),内塔(3)中部设折射挡水板(31),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32),两挡水板(31)、(32)外缘均与内塔(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5)。本实用新型占地少、效率高、耗能低且可使废物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其特征在于:该回收塔的主体为外塔 (1),所述外塔(1)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1)底部设杂质 出口(11)及纤维物出口(12),而上部设网状挡板(13),所述 外塔(1)上方设塔罩(2),在所述塔罩(2)一侧设清水出口(21), 所述外塔(1)内设内塔(3),该内塔(3)为正锥形开口容器, 其内塔(3)的上部锥形部分穿过网状挡板(13)且伸出塔罩(2), 其伸出部的开口为废水入口(33),该内塔(3)底部外壁与外塔 (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4),所述内塔(3)中部设折射挡水板 (31),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32),所述两挡水板(31)、(32) 外缘均与内塔(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5)。
说明书
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 回收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一直是困绕企业的首要问题。目前对造纸 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工艺。采用气浮设备和机 械过滤器,气浮设备包括常规的空压机、溶气罐、释放器、回流水泵、气 浮箱;装置占地面积大、投资多、耗能大。机械过滤器内置滤料,滤料需 定期更换和定期反冲洗,存在浪费清水、耗能、效率低的问题。中小造纸 企业每吨纸耗水量一般在80吨左右,而这些生产用水最终有95%左右以废 污水形式排入河中。随着国家环保治理工作的强化,造纸行业环保处理虽 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一般治理方式都局限于气浮和生化方法,其污水 处理成本较高,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稍许处理或不处理而直接排入河 中,从而造成河道的严重污染。而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造纸废水,则需 同时建造几个贮水池,占地面积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占地少、效率高、 耗能低且可使废水再利用的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的主体为外塔,外塔 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底部设杂质出口及纤维物出口,而上部设网状挡 板,所述外塔上方设塔罩,在所述塔罩一侧设清水出口,所述外塔内设内 塔,该内塔为正锥形开口容器,其内塔的上部锥形部分穿过网状挡板且伸 出塔罩,该内塔底部外壁与外塔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其顶部伸出塔罩开口 为废水入口,所述内塔中部设折射挡水板,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两挡水 板外缘均与内塔内壁之间设间隙,
本实用新型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运用水的折射变向流动自由落体运 动,几何结构特点,物质的密度差异、落差的不同等原理,对造纸废水进 行处理,使废料中的纤维浆料、胶粒、矿粒、填料以及泥沙等悬浮物,实 现自动分层分离开来,达到废水的处理再利用及浆料、填料的回收使用的 目的。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造纸废水自处理回收塔顶进入水处理内塔, 先经过一道变向挡水板,使废水均匀地进入塔内锥形体内,自由降落至锥 形体底部,再经过一道折射挡水板,从而使废水再次改变方向,由四周间 隙均匀地落到外塔的锥形体内,利用物质密度的差别、落差的不同,再结 合几何结构的特性及原理,从而使废水中的纤维物、杂质与清水自动分层, 自动分离开来,纤维物及杂质沿着外塔锥形体的内壁向下滑落,清水向上 浮起。经过无数次这样的重复运动,清水向上经内塔锥形体的外部溢流到 外塔及塔罩内的清水区,再由清水出口流到清水池,供造纸生产系统再次 使用,纤维物及杂质滑落到外塔的底部,纤维物流出输送到纤维回收机回 收再利用,杂质排放掉。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抄纸部分废水与制浆部分废 水分别处理,分别进入各自的处理塔。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实现水循 环使用,节约水资源,降低了成本;实现水循环使用,基本杜绝了流失; 纤维物回收利用,降低了消耗,带来了效益;本实用新型不需加任何药液, 纯物理方法,而且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本实用新 型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可广泛适用于造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