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7.23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9/02
摘要
一种结合沉降、过滤及生物接触曝气机制的水处理设备,其包含至少一具有沉淀污泥用的漏斗底座及过滤槽的污水过滤机,和至少一圆筒状沉淀池,以实施沉降、过滤,以及至少一具有水上和水下生物膜接触部的曝气池,以进行合并快速过滤与生物接触曝气的原水或废水处理。本发明的水处理设备处理速度快,处理量大,产生的污泥量既少又能直接当做有机肥料使用。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水处理设备,其至少包含一过滤单元及一生物接 触曝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过滤单元至少包含一具有一沉淀污泥的漏斗底座和 一过滤槽的快速净水过滤机;
该生物接触曝气单元至少包括一由至少一水下生物膜 接触部和至少一水上生物膜接触部所组成的生物接触曝气 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水处理设备更包括有一沉淀单元,该沉淀单元至少包 含一具有圆筒状本体的沉淀池,且于该本体内至少设有一刮 泥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该过滤单元及生物接触曝气单元、沉淀单元的前方分 别加设一拦泥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生物接触曝气池至少包含一个由水下生物膜接触部 与水上生物膜接触部共同组成的曝气槽。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水下生物膜接触部的滤材是塑料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水上生物膜接触部的滤材是木材材料。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沉淀池的圆筒状本体底部设有一环状U型导泥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设在该沉淀池顶处的集泥槽及连通该集泥槽到 沉淀池底部的吸泥管。
9.一种水处理程序,其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一 项的水处理设备而实施净水处理的程序。
10.一种水处理设备用的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其特征在 于至少包含一由水下生物膜接触部和水上生物膜接触部所 组成的曝气池,且该水上生物膜接触部为使藻类生长,借以 增加待处理水的溶氧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其特征在 于:
该曝气池的水下生物膜接触部是利用一气瀑产生装置 自该曝气池底供给空气做为溶氧来源,而该水上生物膜接触 部则以设在该曝气池顶的洒水装置送出待处理水,借以在待 处理水接触该水上生物膜接触部前与空气接触而获得溶氧 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其特征在 于:
该水下生物膜接触部滤材是塑料材料,而该水上生物膜 接触部滤材是木材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其特征在 于:
该水下生接触滤材为一种蜂巢式生物膜,而该水上生物 膜接触滤材则为一种板条状生物膜。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其特征在 于:
该水上生物膜接触部是设在水面上50~100公分。
15.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沉淀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一圆筒状本体,及一架设在该本体上持续循环转动的刮泥装 置,且该圆筒状本体底部设有一环状的集泥用U型导泥沟。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处理设备用沉淀池单元,其 特征在于:
该圆筒状本体进一步设有一自底部中央向上延伸的柱 体以供该刮泥装置架设于其上,并以该柱体为枢转支点。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处理设备用沉淀池单元,其 特征在于:
进一步在该柱体近池顶处设有一环绕该柱体漏斗状集 泥槽,借以将污泥收集在池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水处理设备用沉淀池单元,其 特征在于:
进一步于该圆筒状本体侧壁与集泥槽间设有一环状挡 流板。
说明书
水处理设备及使用该水处理设备的水处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沉降 、过滤与生物接触曝气机制的水处理设备及净水程序。
【背景技术】
通常实施原水、污水或废水处理的目的不外乎净化水质 使其符合生饮标准,或放流标准。前者无论水源为例如海洋 、河川、井水或雨水等,一般均采用逆渗透法做为净水手段 。后者则视待处理的污、废水来源而可采用厌氧的化学处理 法,及好氧的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接触曝气法等,或其组合以 达到所要求的放流标准;例如畜牧场污水、废水的处理经常 合并使用化学混凝沉降法与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曝气法。
然而,无论以逆渗透法净化原水,或以化学混凝沉降法 处理各种生产事业的污水、废水,虽然都可以达到相当程度 的净水效果,却都必须使用化学药剂,在长期的大量处理过 程中,都会消耗大量药品,亦造成所产生的污泥量多且其中 残留化学药剂而可能具有毒性,所以无法直接当作有机肥料 使用,亦不宜直接掩埋,而必须进一步做处理,导致处理成 本的增加。此外,上述方法净化水质的效率相当有限,以逆 渗透法为例,经过处理可供生饮的出水量只有达入水量的 30%左右,产生的废水加重比值则达70%左右。
另外,活性污泥法虽然具有对环境较友善以及基质混合 均匀、操作弹性佳和设备成本低等优点,然而因其污泥在处 理过程中相当程度地膨胀且量多,所以需对膨胀的污泥做减 容积处理,不利于处理大量污水、废水的操作。至于改良活 性污泥法而成的生物接触曝气法相对的有生物相丰富、污泥 量少且易沉降的优点,却有接触滤材易阻塞、操作缺乏弹性 等问题。
虽然已有合并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接触曝气法以处理屠 宰场污水、废水的方式被提出,亦获得相较于单纯的活性污 泥法可以减少约1/3的污泥量,然而在大量处理时,所产生 的污泥量仍然相当扰人,需有进一步减少污泥容积的操作。 因此,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受到产生大量待进一步处理污泥的 限制,所配置的沉淀池最多只能处理500~2000公吨的水,规 模多少受到限制。
而,逆渗透法虽然处理的原水相对含杂质少或受污染程 度较轻,但是,以河水、井水为例,在前处理阶段就需先经 过除砂石与异物、杀菌、除氯和凝集沉淀、除浊等步骤。此 外,受到工业放流水及空气污染的影响,该等原水中亦含有 许多的重金属,所以原水为海水,其中除含盐以外,汞和铅 等金属的含量亦高,而这些都是长期无法经由逆渗透而被除 去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处理速度快,处理量大 ,产生的污泥量既少又能直接当做有机肥料使用,同时所能 处理的水源种类广泛的水处理设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设备,其至少 包含一过滤单元及一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过滤单元至少包含一具有一沉淀污泥的漏斗底座和 一过滤槽的快速净水过滤机;该生物接触曝气单元至少包括 一由至少一水下生物膜接触部和至少一水上生物膜接触部 所组成的生物接触曝气池。
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水处理设备更可包括有一沉淀单元,该沉淀单元至少 包含一具有圆筒状本体的沉淀池,且其具有至少一循环运转 的刮泥装置。
本发明的水处理设备,以一过滤单元、一生物接触曝气 单元和一沉淀单元组合成一种结合沉降。过滤与生物接触曝 气机制的水处理设备,上述生物接触曝气池借其所具有的水 上生物膜接触部,以增加待处理水的溶氧量,使得流至水下 生物膜接触部的微生物获得更高的供氧量,有利于微生物培 养及微生物分解水中所溶解的杂质效率。
再者,上述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可进一步具有一气瀑产生 装置,是利用一鼓风机打入空气,使其由设在该等生物接触 曝气池底的气瀑出口送气而形成由下向上升的气瀑,借以增 加各该生物接触曝气池水下接触部的溶氧量。
本发明水处理设备中,是以该过滤单元及/或沉淀单元 取代一般处理原水所使用的含化学药剂的前处理池与砂滤 机等设备,或处理污水、废水所使用的化学处理池及/或活 性污泥池等,而成为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药剂的水处理设备 。
本发明污泥过滤单元中所使用的快速净水过滤机为一 种现有的结构。利用该快速净水过滤机可以使待处理水在此 单元中同时进行沉淀与过滤作用,也就是其中的污泥先沉淀 在该漏斗底座,经过该初步沉淀作用后,上层水进入过滤槽 滤除悬浮杂质,从而减轻后续接触曝气处理的有机负荷。
而,为维持快速净水过滤机中滤纱的有效过滤功能,本 发明除可自动定时逆洗时间外,于其上可进一步加装一超音 波振荡装置90,借以在逆洗过滤槽的清洗程序中配合超音波 振荡作用,快速而有效率地清洗过滤槽中的滤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处理设备用的生物接触曝气单元, 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由水下生物膜接触部和水上生物膜 接触部所组成的曝气池,且该水上生物膜接触部为使藻类生 长,借以增加待处理水的溶氧量。
另,本发明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可以视待处理水水源而由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生物接触曝气池组成,其中各生物曝气池 可由一前曝气槽和一后曝气槽构成一组,且二者可相为同或 不同,但是至少其中一槽同时包括水上生物膜接触部和水下 生物膜接触部。
上述水上生物膜接触部的接触滤材不浸入水中,而水下 生物膜接触部的接触滤材则完全浸在水里。该水上生物膜接 触部采用适合藻类附着生长的PP、PE或木质滤材,以木质 滤材较佳;另外,在滤材上方设置复数个喷水头,借以使待 处理水在从喷水头被喷出至接触该木质滤材的过程间,先接 触空气进行第一阶段溶氧;及至接触木质滤材时,水中所含 有的氧化物可提供藻类生长所需,再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产 物进一步使流经该木质滤材的水进行第二阶段溶氧;如此, 就可使流入水下生物膜接触部的待处理水有较高的溶氧量。 再者,该水上生物膜接触部以使木质滤材距离水下生物膜接 触部的水面约50cm~100cm为宜。另,水下生物膜接触部 是采用PP、PE、PVC等塑料质滤材或木质滤材,并以气瀑生 成装置增加溶氧量。
本发明的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沉淀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其 具有一圆筒状本体,及一架设在该本体上持续循环转动的刮 泥装置,且该圆筒状本体底部设有一环状的集泥用U型导泥 沟,借以有效地清除池底污泥。
此外,上述沉淀池圆筒状本体进一步设有一自池底中央 向上延伸的柱体以供上述刮泥装置架设于其上,做为枢转支 点。再者,该柱体在近池顶处并设有一环绕该柱体的漏斗状 集泥槽,供将沉淀出的污泥收集在池顶,借以避免其受刮泥 器转动的干扰再度分散至水中,如此就可提高池淀池的除泥 效率。而,为了防止进入沉淀池的水流干扰沉淀池的圆筒状 本体内所进行的沉淀作用,该圆筒状本体内,集泥槽的外围 ,进一步可设有一环状挡流板。
由于本发明水处理设备是使用物理性的过滤。沉淀与生 物性的接触曝气除泥,过程中并未使用活性污泥池,而且因 本发明所使用的快速净水过滤机在滤除悬浮杂质的同时也 造成自然存在待处理水中的微生物大量流失,因此在新启用 的水处理设备中,曝气池中微生物的来源是由第一批次的待 处理水经多日曝气加速培养而得,其后,则除曝气池培养外 ,尚可将沉淀池所排出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气池以提高微生 物的浓度。因此,本发明生物接触曝气阶段所使用的微生物 将视待处理水的来源而定,也就是一般的活性污泥中常见微 生物,如草履虫(Paramecium aurelia)、卑怯管叶虫 (Trachelophyllum pusillum)、有肋楯纤虫(Aspidisca costata)、 小口钟虫(Vor-ticella microstoma)、褶累枝虫(Epistylis plicatilis)、沟钟虫(Vorticella convallaria)、游仆虫(Euplotes patella)、集盖虫(Opercularia coarctata)、钩刺斜管虫 (Chilodonella uncina-ta)、裸口目(Hemiophrys fusidens)、白钟 虫(Vorticella al-ba)、螅状独缩虫(Carchcesium polypinum)、 游仆虫(Euplotes mocbiusi)、草履虫(Paramecium trichium)、游 仆虫(Euplotes affinis)、斜管虫(Chilodonella cucullulus)、全 毛虫(Drepano-monas revoluta)、钟形虫(Varticella striata revoluta)、豆形虫(Colpidium colpoda)及小型鞭毛虫等。其中 ,在海水淡化处理时以使用小型鞭毛虫、全毛虫、斜管虫、 裸口目、白钟虫、熄状独缩虫、游仆虫、草履虫、游仆虫、 卑怯管叶虫等做为生物接触曝气处理菌种为佳;而在污水、 废水净化处理中则以使用一般的活性污泥微生物为佳,例如 卑怯管叶虫、有肋楯纤虫、小口钟虫、沟钟虫、集盖虫、钩 刺斜管虫、熄状独缩虫、钟形虫、豆形虫、红虫等。
本发明水处理设备可依待处理水的来源而将快速污泥 过滤单元、生物接触曝气单元及污泥沉淀单元做不同组数与 安装顺序的组合,亦可视需要而增设例如,拦污栅以除去待 处理水中中大型杂质和油质等,或污泥脱水机以降低污泥体 积。举例而言,当待处理水的水源为海水时,可将一第一快 速过滤机、至少一组包含水下生物膜接触部和水上生物膜接 触部的曝气池、一圆筒状沉淀池、一污泥脱水机和一第二快 速净水过滤机依序连结而构成一海水处理设备。另外,若待 处理水为家庭污水时,可在前述海水处理设备第一快速过滤 机前加装一拦污栅而构成民生污水处理设备;亦可以将一拦 污栅、一第一圆筒状沉淀池、至少一组包含水下生物膜接触 部和水上生物膜接触部的曝气池、一第二圆筒状沉淀池、一 污泥脱水机和一第二快速净水过滤机依序连结而构成工业 污水、废水处理设备。
由于本发明水处理设备是使用物理性的过滤。沉淀与生 物性的接触曝气除泥,所以相较于现有的化学处理法或活性 污泥法,水处理过程所产生污泥量少而且不含有毒的化学药 剂,而且所生成污泥可部分回流至接触曝气池中以维持微生 物浓度,其余则可直接供做栽植植物,或施以简单的脱水后 做成有机肥料,既可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省略污泥处理程 序而大幅降低水处理成本,而且完全不增加环境的负担,符 合环保需求。
本发明水处理设备可应用在原水的处理上,使经过处理 就可符合生饮标准的出水量高达入水量的99%;应用在家庭 污水或工业废水的处理时,不只可达到放流标准,甚至可以 再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