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1-4 13:22:3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4.18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IPC分类号C04B5/00; C04B7/38; C04B18/14

  摘要

  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包括浸泡罐,所述浸泡罐顶部设有用于炉渣放入的进料口、用于对浸泡罐充气的充气管和空气压缩机、用于进水的进水管,所述浸泡罐底部设有出水管和放水阀;所述浸泡罐内部设有栅格,所述进料口穿插在浸泡罐的顶部且进料口向下延伸至浸泡罐的内腔中,所述栅格套装在进料口上,且栅格的边缘连接在浸泡罐的内壁上,所述浸泡罐底部设有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通过移动机构安装在左右相互对称的底座上;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增压抽水机,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压力表和充气阀;所述底座内侧左右平行设置两个支撑面,所述且支撑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移动机构通过转轴及轴承与轮圈相连接,置于导轨上,提高浸水处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包括浸泡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罐(1)顶部设有用于炉渣放入的进料口(2)、用于对浸泡罐(1)充气的充气管(3)和空气压缩机(4)、用于进水的进水管(5),所述浸泡罐(1)底部设有出水管(6)和放水阀(7);所述浸泡罐(1)内部设有栅格(8),所述进料口(2)穿插在浸泡罐(1)的顶部且进料口(2)向下延伸至浸泡罐(1)的内腔中,所述栅格(8)套装在进料口(2)上,且栅格(8)的边缘连接在浸泡罐(1)的内壁上,所述浸泡罐(1)底部设有出料组件(23),所述出料组件(23)通过移动机构(11)安装在左右相互对称的底座(10)上;所述出水管(6)上设有增压抽水机(9),所述充气管(3)上设有压力表和充气阀(25);所述底座(10)内侧左右平行设置两个支撑面(101),所述且支撑面(101)上设置有导轨(102),所述的移动机构(11)通过转轴及轴承与轮圈相连接,置于导轨(1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罐(1)为圆柱形,所述浸泡罐(1)设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为十字形且其端部均抵靠在浸泡罐(1)内壁上,所述支架(12)外围设有环形的挡圈(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罐(1)中部设有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顶端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13)的驱动电机(14),所述搅拌轴(13)底端用于搅拌炉渣的搅拌叶轮,所述搅拌叶轮为呈喇叭状的轮盘(15)和若干个沿轮盘(15)外周均匀间隔布置的弧形叶片(16),所述轮盘(15)顶部的直径至底部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弧形叶片(16)有5-9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混凝土原料浸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8)下方位于浸泡罐(1)内部设有圆形且内部中空的注水总管(17),所述注水总管(17)与进水管(5)连通,所述注水总管(17)垂直方向设有多根插入到炉渣内部的喷水支管(18),所述喷水支管(18)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水支管(18)外侧设有橡胶保护套(19),所述橡胶保护套(19)上开设有与喷水孔相配合的通孔(20),所述橡胶保护套(19)底部为圆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上设有进水阀(21),所述进水阀(21)连接有高压水箱(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23)包括呈锥形的出料筒(231),所述出料筒(231)底部设置有炉渣排出口(234),所述出料筒(231)的中部设有呈中心发散状或网状的支撑架(235),所述支撑架(235)上安装有与出料筒(231)的中心轴线相重合的传动机构(233),所述传动机构(233)与刮渣板(232)相连接;所述刮渣板(232)呈120度轴向均布的蝶形结构;所述出料筒(231)底部的任意一侧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方向为朝上倾斜的喷嘴(236)。

  说明书

  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炉渣主要来源于煤燃烧后产生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含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硫、氧化铝以及三氧化硫等,其中二氧化硫和氧化铝含量较高,具体比例要根据产生炉渣的原煤和具体工艺过程而定。炉渣作为一种煤燃烧后的废渣,具有一定的活性,通过相关研究,已经证实炉渣能够用作水泥混合材,且具有很好的效果和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炉渣用于混凝土混合材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炉渣进行冷淬处理,炉渣浸水后炉渣的玻璃体含量为 96.79%,制作为水泥后相对于未经浸水的水泥相比,水化 28d 时净浆抗压强度较高,并且经过浸水处理的炉渣呈细小的砂粒状,结构比较疏松。 有利于后期操作。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对干炉渣进行浸水处理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采用加压浸水处理,提高浸水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用于混凝土原料浸水处理的装置,包括浸泡罐,所述浸泡罐顶部设有用于炉渣放入的进料口、用于对浸泡罐充气的充气管和空气压缩机、用于进水的进水管,所述浸泡罐底部设有出水管和放水阀;所述浸泡罐内部设有栅格,所述进料口穿插在浸泡罐的顶部且进料口向下延伸至浸泡罐的内腔中,所述栅格套装在进料口上,且栅格的边缘连接在浸泡罐的内壁上,所述浸泡罐底部设有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通过移动机构安装在左右相互对称的底座上;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增压抽水机,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压力表和充气阀;所述底座内侧左右平行设置两个支撑面,所述且支撑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移动机构通过转轴及轴承与轮圈相连接,置于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浸泡罐为圆柱形,所述浸泡罐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为十字形且其端部均抵靠在浸泡罐内壁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架外围设有环形的挡圈。

  优选地,所述浸泡罐中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端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底端用于搅拌炉渣的搅拌叶轮。

  优选地,所述搅拌叶轮为呈喇叭状的轮盘和若干个沿轮盘外周均匀间隔布置的弧形叶片,所述轮盘顶部的直径至底部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弧形叶片有5-9个。

  优选地,所述栅格下方位于浸泡罐内部设有圆形且内部中空的注水总管,所述注水总管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喷水总管垂直方向设有多根插入到炉渣内部的喷水支管。

  优选地,所述喷水支管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水支管外侧设有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上开设有与喷水孔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橡胶保护套底部为圆锥形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连接有高压水箱。

  优选地,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呈锥形的出料筒,所述出料筒底部设置有炉渣排出口,所述出料筒的中部设有呈中心发散状或网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与出料筒的中心轴线相重合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刮渣板相连接;所述刮渣板呈120度轴向均布的蝶形结构;所述出料筒底部的任意一侧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方向为朝上倾斜的喷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加压浸水处理方法用于炉渣的浸水处理,提高浸水处理效率,通过充气的充气管和空气压缩机对浸泡罐进行加压处理,进行浸水处理。

  2、所述底座内侧左右平行设置两个支撑面,所述且支撑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移动机构通过转轴及轴承与轮圈相连接,置于导轨上。当需要清洗浸泡罐或者浸泡罐或出料组件发生故障或堵塞时,可通过移动机构将出料组件移动到其他位置进行检修,方便使用,且不影响浸泡罐的使用。

  3、栅格的格子尺寸小于炉渣的尺寸,当浸泡罐内注水且水位超过栅格的设置高度后,该栅格能够对炉渣进行限位,避免炉渣漂浮在水面上,影响快速浸水处理的效果。

  4、栅格与进料口及进料口与浸泡罐内壁之间均为密贴连接方式,能够保证炉渣料顺畅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炉渣由栅格与进料口或栅格与浸泡罐内壁之间的间隙漂浮在水面上。

  5、支架能够在浸泡罐内对浸泡罐进行支撑和固位,避免浸泡罐在加压后在外界空气压力下发生变形而使炉渣破碎且还可以保证炉渣在浸泡罐中的浸水处理效果。

  6、通过设置多个可以插入到炉渣中的喷水支管,从炉渣内部开始进行浸水处理,达到均匀浸水处理的效果。

  7、 浸泡罐设置了带有弧形导流叶片的搅拌叶轮,在浸泡完成后,由于炉渣吸水膨胀,空隙降低,出料速度较慢且容易卡出料口,通过缓慢搅拌,可以加快炉渣的排出,搅拌过程中,保证整机在运动状态下的平衡,不会打破炉渣,搅拌叶轮不会被卡住而造成瞬时电压过高烧毁电机。弧形导流叶片,配备功率小,更加节能,安装灵活、维护方便。

  8、所述搅拌叶轮为呈喇叭状的轮盘和若干个沿轮盘外周均匀间隔布置的弧形叶片,所述轮盘顶部的直径至底部的直径逐渐增大。搅拌轴与浸泡罐空间充足,搅拌效果好,无搅拌死角,物料搅拌流态好。

  9、出料组件设置的支撑架、传动机构、刮渣板、喷嘴将浸泡后的炉渣打散排出,防止堵塞。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