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发布时间:2019-1-6 13:08:5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7.04.11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9/14

  摘要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属污水和泥渣的处理类。解决现有人工湿地生物膜堵塞、寿命短的问题。开挖池体,其内填充砂土和种植植物,池体下方装进水单向阀,污水从此进入池体并向上渗透,使植物根系、砂土和污水形成含生物膜的砂洲生态系统,通过生物膜将污水净化。生物膜形成的硬壳用L型管自动浇灌、软化、下沉和污水的浮渣一同通过竖直排渣管和其内的排渣单向阀,用机械或人工产生气压差将渣方便的吸出。同时利用L型水管的溢流作用,自动开闭进水单向阀。L型水管也可方便为农民提供浇灌农田的粪水。为防止含生物膜的砂洲生态系统内产生浓沼气引发爆炸,在该处设竖井和活动盖,人可以进去检测,保证安全运行。适合生活污水的处理。

  権利要求書

  1.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地面开挖一个池体(12);在池体中填充砂土(4),在砂土中栽种植物(5), 进水口(1)侧池体下方装进水单向阀(1A),污水(1a)从此进入池体内并向上渗透, 使植物根系、砂土和污水形成含生物模的砂洲生态系统,通过生物膜将污水净 化;

  2)生物膜形成的硬壳(3),用设置的L型水管(2),自动浇灌、软化、下沉; 进水单向阀与L型水管的溢流作用相配合,使进水单向阀自动开闭调节进水量;

  3)对污水净化和软化硬壳沉下的浮沉渣(9.2),设置竖直排渣管(9)和其内的 排渣单向阀(10),采用机械或人工在排渣管内产生空气压差,自动将浮沉渣吸出 到砂洲表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砂洲生态系统内设置人能 进入砂洲内的检修通道。

  3.按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该 系统包括如下构件:

  i)池体(12)、其内填充的砂土(4)和裁种的植物(5);

  ii)进水口(1)侧池体下方侧装进水单向阀(1A),进水口(1)侧池体上方装L 型水管(2),L型水管的溢流口(2a)高于排流口(2b);

  iii)在出水口(11)旁装设竖直排渣管(9)和其内的排渣单向阀(10)以及在 砂洲表面设置的抽吸浮沉渣(9.2)的机械;排渣管底端(9.1)插在池底,排渣管 上端(9.3)露于砂洲表面;

  iv)进水口(1)和出水口(11)间设隔墙(8);

  v)在砂洲生态系统内,开设能进人的竖井(6)和活动井盖(7)。

  4.按权利要求3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池体(12)为圆柱体形,污水 进入方向和清水排除方向均为圆柱体形圆截面切向方向。

  5.按权利要求3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池体底面和周边侧面设置防 渗层(13)。

  说明书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属污水和泥渣的 处理类(C02F)。

  (二)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包括潜流式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由上面栽种的植物、湿地中的 砂土和污水形成砂洲,污水从湿地下部流入,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污水、砂土 和植物根系形成生物膜,实现使污水净化。但是常常因生物膜形成的硬壳而堵 塞,使污水无法净化,导致人工湿地的寿命极短。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就是解决现有人工湿地 生物膜堵塞、寿命短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地面开挖一个池体12;在池体中填充砂土4,在砂土中栽种植物5,进 水口1侧池体下方装进水单向阀1A,污水1a从此进入池体并向上渗透,使植 物根系、砂土和污水形成含生物模的砂洲生态系统,通过生物膜将污水净化;

  2)生物膜形成的硬壳3,用设置的L型水管2,自动浇灌、软化、下沉;进 水单向阀与L型水管的溢流作用相配合,使进水单向阀自动开闭调节进水量;

  3)对污水净化和软化硬壳沉下的浮沉渣9.2(包括污水中的浮渣和生物膜固 液体沉渣),设竖直排渣管9和其内的排渣单向阀10,采用机械或人工在排渣 管内产生空气压差自动将浮沉渣9.2吸出到砂洲表面。

  上述污水处理方法采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如下构件:

  i)池体12、其内填充的砂土4和裁种的植物5;ii)进水口1侧池体下方 装进水单向阀1A,进水口1侧池体上方装L型水管2,L型水管的溢流口2a 高于排流口2b;iii)在出水口11旁,设置竖直排渣管9和其内的排渣单向阀 10以及在砂洲表面设置的抽吸浮沉渣9.2的机械;排渣管底端9.1插在池底, 排渣管上端9.3露于砂洲表面;iv)在砂洲生态系统内,开设能进人的竖井6 和活动井盖7;v)进水口1和出水口11间可设隔墙8。

  上述池体12可采用圆柱体形,污水进入方向和清水排除方向均为圆柱体圆 截面切向方向。上述池体底面和周边侧面可设置防渗层13。

  本发明有益效果:

  i.设竖直排渣管9,将净化过程的浮渣和下降沉渣用机械或人工抽吸方式 排出,可随时在砂洲表面进行,如:开启泵或人工提压单向阀阀杆便可抽吸排 渣,十分方便,解决了生物膜堵塞,导致寿命短的问题。ii.用L型管2自动 喷水在生物膜硬壳,使之软化、下沉后,再用排渣管吸出。在解决污水浮渣堵 塞同时又解决了生物膜硬壳的堵塞。iii.进水口侧池体下方装进水单向阀1A 和上方装的L型水管2相配合,利用水管溢流作用,产生空气压差可使单向阀 自动开闭,污水1a自动进入;同时可通过L型水管溢流作用向农民提供浇灌 农田需要的污水,如:粪水。iv.设竖井和活动盖,使人可以进去化验、检查、 调试。解决和防止了生物膜硬壳上厌氧区高度缺氧,产生浓沼气引发的爆炸, 以实现人工湿地的安全运作。v.外形为圆柱体的人工湿地进水(污水)切向进 入,出水(清水)切向流出,可产生旋流,带走浮渣,均比径向流进流出效果好。 vi.进水口1和出水口11间设隔墙8,可防止污水从进水口1处直接流向排 水口11,污水必须从进水口侧绕过隔墙8流向出水口区,增大污水流程和净 化效果。vii.人工湿地池体内涂防渗透层,也增加污水净化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