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以稻壳为添加物污泥生物干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9-1-7 12:40: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4.17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IPC分类号C02F1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稻壳,污泥和返混料的输送;S2、稻壳,污泥和返混料的混合;S3、将混合的物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运送到发酵隧道槽前端,并将混合的物料卸至发酵隧道槽的前端;S4、当混合物料进入发酵段后,通过翻堆机对发酵物料进行翻抛;S5、在发酵21‑22天后,将发酵物料从发酵隧道槽的F发酵段通过皮带输送机运输至熟料间,即可得到干化后的污泥产品。本发明采用稻壳作为共基质发酵的生物质,具有分散程度好、混料均匀、可回收利用、收运方便和易储存,适合大规模集中污泥处理处置,实现快速、高效的污泥生物干化效率,保证污泥干化工艺高效、稳定的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稻壳,污泥和返混料的输送:将原料间的稻壳通过罗茨风机输送到发酵车间内的稻壳料仓,将污泥存储间的污泥通过柱塞泵输送到发酵车间内的污泥料仓,利用发酵车间内的皮带输送机将返混料从出料口末端运送到返混料仓;

  S2、稻壳,污泥和返混料的混合:在皮带输送机上先铺一层污泥,然后在污泥的上端铺满稻壳,最后在稻壳的上面铺一层返混料,将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输送至混料系统,在混料系统中对物料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

  S3、将混合的物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运送到发酵隧道槽前端,并将混合的物料卸至发酵隧道槽的前端;

  S4、发酵隧道槽从前到后依次分为A、B、C、D、E、F六个发酵段,当混合物料进入发酵段后,通过翻堆机对发酵物料进行翻抛,在六个发酵段的曝气控制参数分别为10min,30min,30min,30min,30min,30min;

  S5、在发酵21-22天后,将发酵物料从发酵隧道槽的F发酵段通过皮带输送机运输至熟料间,即可得到干化后的污泥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料需要每天定时检验混料均匀度,控制混合物料中污泥,稻壳和返混料之间的配比为1∶(0.12-0.15)∶(0.6-0.8),当混料的比例超过范围时,中控人可以控制微调污泥螺旋和稻壳螺旋转速调节混料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隧道槽的发酵区长度为85.5m,A、B、C、D、E、F六个发酵段的长度依次是10m、10m、13.5m、16m、16m、2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堆机对发酵物料进行翻抛时需要每天进行抛翻,且翻抛的次数为1次,并且每次翻抛后物料向前移动3.9m-4.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隧道槽的温度不高或进入冬季时,A、B、C、D、E、F六个发酵段的曝气控制参数调整为13min,20min,26min,26min,13min,13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系统中混合采用曲面式刀面的犁刀,犁刀双向刀面在转动的过程中,物料分成两个方向的螺旋形物料流,并与犁刀附近的物料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混料为污泥堆肥产品,返混料的含水量为30%-35%,VS为73.8%。

  说明书

  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规模的增加和技术的升级,污水处理末端产物污泥的产生量也逐年提高,据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近3000万吨/年,污泥处理处置压力巨大。污泥生物干化技术作为大规模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手段,在国内外多地已有广泛应用。与污泥好氧堆肥技术相比生物干化技术主要通过强制通风曝气在生物发酵的而基础上进行快速脱水干化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传统污泥好氧发酵,一般需要添加高碳氮比的辅料及返混料,以调整最适C/N比促进生物发酵,对于生物干化辅料的添加还可以减小污泥比重、增加堆体孔隙率,加快水分蒸发,促进干化进程。辅料的种类一般包括木块、木屑、稻壳和农作物秸秆等,在实际生产中,不同辅料的添加需要对应不同的物料配比以及不同的过程控制参数,这对于干化效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适合于污泥生物干化进行资源化利用,但此种辅料应用也具有局限性,如粉碎困难、分散性较差,储运难度大,不适合大规模集中处置。稻壳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的一种,参与污泥生物干化具有较多优点,如分散性、抗粘性好,升温速度快,易收集储运,适合大规模集中污泥处理处置。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提升槽式生物干化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

  一种以稻壳为添加物的污泥生物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稻壳,污泥和返混料的输送:将原料间的稻壳通过罗茨风机输送到发酵车间内的稻壳料仓,将污泥存储间的污泥通过柱塞泵输送到发酵车间内的污泥料仓,利用发酵车间内的皮带输送机将返混料从出料口末端运送到返混料仓;

  S2、稻壳,污泥和返混料的混合:在皮带输送机上先铺一层污泥,然后在污泥的上端铺满稻壳,最后在稻壳的上面铺一层返混料,将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输送至混料系统,在混料系统中对物料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

  S3、将混合的物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运送到发酵隧道槽前端,并将混合的物料卸至发酵隧道槽的前端;

  S4、发酵隧道槽从前到后依次分为A、B、C、D、E、F六个发酵段,当混合物料进入发酵段后,通过翻堆机对发酵物料进行翻抛,在六个发酵段的曝气控制参数分别为10min,30min,30min,30min,30min,30min;

  S5、在发酵21-22天后,将发酵物料从发酵隧道槽的F发酵段通过皮带输送机运输至熟料间,即可得到干化后的污泥产品。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料需要每天定时检验混料均匀度,控制混合物料中污泥,稻壳和返混料之间的配比为1∶(0.12-0.15)∶(0.6-0.8),当混料的比例超过范围时,中控人可以控制微调污泥螺旋和稻壳螺旋转速调节混料的比例。

  优选的,所述发酵隧道槽的发酵区长度为85.5m,A、B、C、D、E、F六个发酵段的长度依次是10m、10m、13.5m、16m、16m、20m。

  优选的,所述翻堆机对发酵物料进行翻抛时需要每天进行抛翻,且翻抛的次数为1次,并且每次翻抛后物料向前移动3.9m-4.1m。

  优选的,所述发酵隧道槽的温度不高或进入冬季时,A、B、C、D、E、F六个发酵段的曝气控制参数调整为13min,20min,26min,26min,13min,13min。

  优选的,所述混料系统中混合采用曲面式刀面的犁刀,犁刀双向刀面在转动的过程中,物料分成两个方向的螺旋形物料流,并与犁刀附近的物料混合。

  优选的,所述返混料为污泥堆肥产品,返混料的含水量为30%-35%,VS为73.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稻壳作为共基质发酵的生物质,相对于秸秆、木屑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具有分散程度好、混料均匀、可回收利用、收运方便和易储存,适合大规模集中污泥处理处置;

  2、本发明,通过污泥与稻壳及返混料之间的物料配比,同时通过调控发酵槽各阶段曝气量,尤其低温条件下曝气参数控制,可实现快速、高效的污泥生物干化效率,保证污泥干化工艺高效、稳定的运行。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