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12.20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IPC分类号C02F3/00; C02F3/30;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化粪单元和净化单元之间通过导流管路连通,生物处理组件设有通气部;化粪单元连接有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伸入净化单元并延伸至生物处理组件内部的通气部,第三通风部置于净化单元的内部,第三通风部插入生物处理组件并穿过通气部;第二通风部在通气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风口,第三通风部在通气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部在生物处理组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三通风口;第一通风部依次经第一通风口、通气部、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口、生物处理组件上部、导流管路、化粪单元上部和第一通风部形成气流通道。无需人工外力曝气充氧,运行成本极低,可实现无人操作,处理效果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所述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之间通过导流管路(3)连通,所述净化单元(2)内部设有生物处理组件(4),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设有通气部(5);
所述化粪单元(1)连接有第一通风部(6),所述净化单元(2)连接有第二通风部(7)和第三通风部(8),所述第二通风部(7)伸入所述净化单元(2)并延伸至生物处理组件(4)内部的通气部(5),所述第三通风部(8)置于所述净化单元(2)的内部,第三通风部(8)插入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并穿过所述通气部(5);
所述第二通风部(7)在所述通气部(5)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风口(9),所述第三通风部(8)在所述通气部(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0),第三通风部(8)在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的上部开设有第三通风口(11);
所述第一通风部(6)依次经所述第一通风口(9)、通气部(5)、第二通风口(10)、第三通风口(11)、生物处理组件(4)上部、导流管路(3)、化粪单元(1)上部和第一通风部(6)形成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的主体分别埋置于地面以下,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位于地面以上的部位分别设有清掏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风部(6)的下端伸入地面与埋置于地面以下的化粪单元(1)连通;
所述第二通风部(7)的下端伸入地面与埋置于地面以下的净化单元(2)连通;
所述第一通风部(6)的地面以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通风部(7)的地面以上的高度至少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粪单元(1)包括化粪桶(13),所述化粪桶(13)的上部一侧设有粪污进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粪单元(1)内部与所述导流管路(3)连通处设有隔孔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2)包括净化桶(16),所述净化桶(16)的下部一侧设有排水口(17);所述第三通风部(8)的下端设有导水口(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采用纳米载体填料,所述通气部(5)内部填充有纳米载体填料,生物处理组件(4)由上至下包括厌氧层(401)、缺氧层(402)和好氧层(403)。
说明书
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村环境存在任意堆放垃圾,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严重威胁着农村水体生态安全。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源于生活洗涤、厨房餐饮、禽畜养殖、垃圾、粪便等,有总量大,分布广泛,成分复杂,难以收集,浓度和流量变化大等特点,分散式生活污水极大的威胁着中国的淡水资源。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村人员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的增大及污染物增加,自然处理系统接受量有限,很难消化,往往造成环境恶化,土壤生态破坏及植物坏死,污染环境。
我国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较国外发达国家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人工湿地、稳定塘、生物滤池、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在中国农村地区得到了研究和应用。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常规生化处理,都需要动力强制曝气增氧,需要消耗大量的动力,导致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归根结底,现有技术均是从统一收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的思路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农户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等特点,缺乏建设运营成本低、管网投资少的水处理设施,从而,无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因此研发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少,处理效率高,安装及运行维护方便的新设备及工艺成为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无需人工外力曝气充氧,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无附加动力消耗,无需电力,运行成本极低,可实现无人操作,处理效果稳定。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化粪单元和净化单元,所述化粪单元和净化单元之间通过导流管路连通,所述净化单元内部设有生物处理组件,所述生物处理组件设有通气部;
所述化粪单元连接有第一通风部,所述净化单元连接有第二通风部和第三通风部,所述第二通风部伸入所述净化单元并延伸至生物处理组件内部的通气部,所述第三通风部置于所述净化单元的内部,第三通风部插入所述生物处理组件并穿过所述通气部;
所述第二通风部在所述通气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部在所述通气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部在所述生物处理组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三通风口;
所述第一通风部依次经所述第一通风口、通气部、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口、生物处理组件上部、导流管路、化粪单元上部和第一通风部形成气流通道。
作为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化粪单元和净化单元的主体分别埋置于地面以下,化粪单元和净化单元位于地面以上的部位分别设有清掏口。
作为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风部的下端伸入地面与埋置于地面以下的化粪单元连通;
所述第二通风部的下端伸入地面与埋置于地面以下的净化单元连通;
所述第一通风部的地面以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通风部的地面以上的高度至少5米。
作为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化粪单元包括化粪桶,所述化粪桶的上部一侧设有粪污进口。
作为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化粪单元内部与所述导流管路连通处设有隔孔板。
作为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净化桶,所述净化桶的下部一侧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三通风部的下端设有导水口。
作为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生物处理组件采用纳米载体填料,所述通气部内部填充有纳米载体填料,生物处理组件由上至下包括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
作为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生物处理组件内部填充有微生物混合菌剂,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为针对农村生活污水驯化的高效微生物混合菌剂。
作为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生物处理组件内部填充有菌种伴侣,所述菌种伴侣为高效微生物混合菌剂配备的专门的菌种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运行过程中,无需人工外力曝气充氧,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无动力消耗,无需电力,运行成本极低,可实现无人操作,处理效果稳定;生物处理组件采用纳米吸附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挂膜快,生物亲和性好等优点,同时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将生物膜处理和过滤作用有机结合;采用滚塑、一次成型,无渗漏、不腐蚀、使用寿命长,代替传统的玻璃钢、不锈钢材质,设备材料可回收利用、生态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