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02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IPC分类号C02F9/02; B01D65/02; B01D7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沉淀池、过滤装置、曝气风机、过滤产水泵、反洗水泵和产水池,沉淀池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过滤装置上部入水口连接,过滤装置中设有陶瓷膜滤芯,曝气风机通过曝气管与过滤装置的连接,曝气管贯穿过滤装置延伸至内部,垂直于曝气管设有曝气支管,曝气支管位于过滤装置下部,曝气支管平行布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原水经过沉淀池初步的沉淀后,进入纳米陶瓷平板膜池,采用浸没式进行负压抽吸产水,水经过膜过滤后达标排放,提升了水质;陶瓷膜过滤时通过反洗水泵反洗、风机曝气擦洗,将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冲刷排放,废水再回到进水进行再次处理,提高水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沉淀池、过滤装置、曝气风机、过滤产水泵、反洗水泵和产水池,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敞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过滤装置上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中部设有陶瓷膜滤芯,所述曝气风机通过曝气管与过滤装置的下部连接,所述曝气管贯穿过滤装置的外壁延伸至过滤装置内,垂直于所述曝气管设有若干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位于过滤装置下部,所述曝气支管相互平行布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上部设有双向水管,所述双向水管的一端位于过滤装置内,所述双向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过滤管的一端以及反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与过滤产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洗管的另一端与反洗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过滤产水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产水池上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产水池下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反洗水泵的入口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和反洗管均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位于过滤装置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通过管路与过滤装置下部的出水口连接。
说明书
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煤矿井废水传统处理工艺为调节池、沉淀池、砂滤/多介质过滤,经消毒后进行排放。矿井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浊度较高,而且水中的COD、石油类物质、氨氮等也需要去除。传统的处理工艺外排对当地的河流污染比较大,目前国家对煤矿废水排放要求提高,需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后方可排放,传统的无法满足最新矿井水外排环保标准。而且传统工艺的流程长、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有的项目是在砂滤/多介质过滤后采用超滤加反渗透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或回用,但是经过超滤和反渗透的深度处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很高,经济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改进水质,提高水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沉淀池、过滤装置、曝气风机、过滤产水泵、反洗水泵和产水池,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敞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过滤装置上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中部设有陶瓷膜滤芯,所述曝气风机通过曝气管与过滤装置的下部连接,所述曝气管贯穿过滤装置的外壁延伸至过滤装置内,垂直于所述曝气管设有若干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位于过滤装置下部,所述曝气支管相互平行布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上部设有双向水管,所述双向水管的一端位于过滤装置内,所述双向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过滤管的一端以及反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与过滤产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洗管的另一端与反洗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过滤产水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产水池上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产水池下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反洗水泵的入口链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和反洗管均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位于过滤装置外。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通过管路与过滤装置下部的出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原水经过沉淀池初步的沉淀后,进入纳米陶瓷平板膜池,采用浸没式进行负压抽吸产水,水经过膜过滤后达标排放,提升了水质;陶瓷膜过滤时通过反洗水泵反洗、风机曝气擦洗,将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冲刷排放,废水再回到进水进行再次处理,提高水的利用率;陶瓷膜相对于低温下和较高温度下容易断丝的聚合物超滤膜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膜材质化学稳定性好,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性能力、耐酸碱及生物腐蚀特性,大幅提高膜通量,细菌去除效果好,出水水质优于砂滤和多介质过滤器,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地表III类水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