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5.21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蒸煮废水处理系统和冲洗废水处理系统;所述蒸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自动格栅机、热水贮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槽、凝聚槽、沉淀槽、砂滤罐、炭滤罐和消毒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回流至所述厌氧池;所述沉淀槽连接至污泥浓缩槽,所述污泥浓缩槽连接至污泥脱水机;所述冲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二自动格栅机。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成本低,净化效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煮废水处理系统和冲洗废水处理系统;
所述蒸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自动格栅机、热水贮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槽、凝聚槽、沉淀槽、砂滤罐、炭滤罐和消毒池;
所述接触氧化池回流至所述厌氧池;所述沉淀槽连接至污泥浓缩槽,所述污泥浓缩槽连接至污泥脱水机;
所述冲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二自动格栅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机的滤液出口连接至所述热水贮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内进行生化处理时采用的菌为耐盐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槽内进行混凝反应时采用的混凝剂为PA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聚槽内进行絮凝反应时采用的絮凝剂为PA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与所述砂滤罐之间设置中间贮池,所述沉淀槽的上清液出口与所述中间贮池连通,所述中间贮池经泵与所述砂滤罐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内的消毒剂为12%NaCLO溶液。
说明书
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海带加工废水盐分高、悬浮物高、色度高并且有机物高。其主要污染物是SS、COD、色度等。传统的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如化学沉淀法、生物法等单一处理技术,均存在效果不佳等局限性。
申请号为201710019964.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红球菌及其生产絮凝剂的方法与在海带加工废水中的应用。该申请主要以具有高絮凝能力的红球菌(Rhodococcus)C3的代谢产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作为微生物絮凝剂,将其应用于降解海带加工废水。在最佳投加组合条件下,菌株C3经发酵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海带加工废水的浊度达到88.3%。本申请的系统流程虽然简单,易于实现废水处理设施的自动化运行,但该系统只采用了生化处理,不能保证废水的净化率;另外,海带加工废水包括含蒸煮废水和冲洗废水,上述系统将两种性质的废水集中处理,会造成水量大,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最终导致出水水质不达标;最后,菌种来源单一,不易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投资较高、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海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蒸煮废水处理系统和冲洗废水处理系统;
所述蒸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自动格栅机、热水贮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槽、凝聚槽、沉淀槽、砂滤罐、炭滤罐和消毒池;
所述接触氧化池回流至所述厌氧池;所述沉淀槽连接至污泥浓缩槽,所述污泥浓缩槽连接至污泥脱水机;
所述冲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二自动格栅机。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脱水机的滤液出口连接至所述热水贮池。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内进行生化处理时采用的菌为耐盐菌。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槽内进行混凝反应时采用的混凝剂为PAC。
进一步地,所述凝聚槽内进行絮凝反应时采用的絮凝剂为PAM。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槽与所述砂滤罐之间设置中间贮池,所述沉淀槽的上清液出口与所述中间贮池连通,所述中间贮池经泵与所述砂滤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池内的消毒剂为12%NaCLO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海带加工废水分为两类,即将海带加工废水分为蒸煮废水和冲洗废水,分别对两种性质的废水进行处理,这样避免了两种水质直接混合产生处理水量大,水质参数不稳定及处理成本高的问题;蒸煮废水和冲洗废水均先经自动格栅机处理,减少后续系统处理的难度及人员的操作强度问题。
(2)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内生化处理采用的菌种来源广泛,取自海岸边淤泥,可以大大的减少成本。
(3)针对海带水中色度高问题,采用12%NaCLO溶液,成本低,处理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成本低,净化效率高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