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2-6-28 9:16:5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10.16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生态处理单元和回用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化粪池和调节池,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固定生物床反应器,预处理单元处理过的水进入所述生物床反应器;生态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级湿地、第二级湿地和鱼池。该系统以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和折流式潮汐流多介质人工湿地为主体,将生物处理、生态处理、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开发了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实现降低取水量和生活污水零排放的目的。

1656379065.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单元,包括化粪池和调节池,污水排放至所述化粪池进行过滤和沉淀后排放至所述调节池均衡水质和水量;

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床反应器和紫外消毒装置,预处理单元处理过的水进入所述生物床反应器,所述生物床反应器包括污水生物床处理仓,所述污水生物床处理仓内设置有悬浮式固定化微生物填料,底部设置布水装置和曝气装置,顶部设置有排气格栅,所述生物床反应器处理过的水进入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生态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湿地、第二湿地和鱼池,所述第一湿地和第二湿地内均设置有湿地填料区,所述第一湿地的进水口高于第一湿地的排水口,进入第一湿地的水经湿地填料区后由第一湿地的排水口排出,所述第二湿地的进水口低于第二湿地的排水口,第二湿地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湿地的排水口,进入第二湿地的水经第二湿地的湿地填料区后由第二湿地的排水口排出,第二湿地的排水口连通所述鱼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格栅、提升泵和浮球液位计,所述格栅用于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所述浮球液位计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池内的水位,所述提升泵与所述浮球液位计相连,所述提升泵根据所述浮球液位计检测到的液位信息启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床反应器为间歇式好氧生物床反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床反应器内的悬浮式固定化微生物填料为改性聚氨酯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床反应器内设置有用于脱氮除磷的功能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采用管道式紫外线消毒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湿地的湿地填料区从上到下设置有布水层、透水基质层、多介质滤层、集水层和防渗层,在所述湿地填料区上种植有水生植物,进入所述第一湿地的污水首先进入布水层进行布水后经透水基质层、多介质滤层到达集水层,所述集水层的水经第一湿地的排水口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滤层由多介质填料组成,多介质填料为陶粒、改性沸石或生物质高温烧结材料,所述多介质填料的粒径为1-3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基质层由透水基质层填料填充形成,所述多介质滤层由多介质填料填充形成,所述透水基质层填料和多介质滤层填料的体积比为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连接有出水井,污水经所述鱼池后进入所述出水井,所述出水井上设置有第一泵和第二泵,所述第一泵用于将所述出水井的水进行绿化喷淋,所述第二泵用于将所述出水井的水循环回流至第一湿地。

说明书

一种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生物-生态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有人生活但没有被市政管网覆盖的“离网式”生活楼、宾馆、变电站、小型工厂、临时营地、运维站点、郊外别墅、偏远村落等有人生活区域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这些地方距离城镇中心较远,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员工宿舍、厂区内办公楼及食堂等,其成份与城市生活污水类似,但氨氮、总磷和COD普遍更高,且具有水质、水量时变化系数大的特点。目前,这些生活污水一般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外排至地表或混入雨水系统,对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存在一定的污染,也增加了周围居民投诉等问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该处理方式已不满足新形势下的环保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零排放治理,提供了一种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该系统对水质、水量时变化系数大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以微生物反应器和折流式潮汐流多介质人工湿地两项核心技术为主体,将生物处理、生态处理、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开发了一整套“花园式”的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实现降低取水量和生活污水零排放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水量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包括

预处理单元,包括化粪池和调节池,污水排放至所述化粪池进行过滤和沉淀后排放至所述调节池均衡水质和水量;

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床反应器和紫外消毒装置,预处理单元处理过的水进入所述生物床反应器,所述生物床反应器包括污水生物床处理仓,所述污水生物床处理仓内设置有悬浮式固定化微生物填料,底部设置布水装置和曝气装置,顶部设置有排气格栅,所述物床反应器处理过的水进入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生态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湿地、第二湿地和鱼池,所述第一湿地和第二湿地内均设置有湿地填料区,所述第一湿地的进水口高于第一湿地的排水口,进入第一湿地的水经湿地填料区后由第一湿地的排水口排出,所述第二湿地的进水口低于第二湿地的排水口,第二湿地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湿地的排水口,进入第二湿地的水经第二湿地的湿地填料区后由第二湿地的排水口排出,第二湿地的排水口连通所述鱼池。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格栅、提升泵和浮球液位计,所述格栅用于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所述浮球液位计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池内的水位,所述提升泵与所述浮球液位计相连,所述提升泵根据所述浮球液位计检测到的液位信息启停。

进一步的,生物床反应器为固定化生物床反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化生物床反应器为间歇式好氧生物床反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化生物床反应器内的悬浮式固定化微生物填料为羟基、环氧基和酰胺基改性的聚氨酯载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化生物床反应器内设置有用于脱氮除磷的功能菌种。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消毒装置采用管道式紫外线消毒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湿地的湿地填料区从上到下设置有布水层、透水基质层、多介质滤层、集水层和防渗层,在所述湿地填料区上种植有水生植物,进入所述第一湿地的污水首先进入布水层进行布水后经透水基质层、多介质滤层到达集水层,所述集水层的水经第一湿地的排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层由多介质填料组成,多介质填料由陶粒、改性沸石及生物质高温烧结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所述多介质填料的粒径为1-3cm。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基质层由透水基质层填料填充形成,所述多介质滤层由多介质填料填充形成,所述透水基质层填料和多介质滤层填料的体积比为1:3。

进一步的,所述鱼池连接有出水井,污水经所述鱼池后进入所述出水井,所述出水井上设置有第一泵和第二泵,所述第一泵用于将所述出水井的水进行绿化喷淋,所述第二泵用于将所述出水井的水循环回流至第一湿地。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1)该系统对水质、水量时变化系数大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以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和折流式潮汐流多介质人工湿地两项核心技术为主体,将生物处理、生态处理、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开发了一整套“花园式”的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实现降低取水量和生活污水零排放的目的。

(2)出水水质稳定,氨氮去除率大于95%,COD去除率80%-90%;水质适应范围广、产泥量小,智能化程度高、免运行操作、维护工作量少。

(发明人:黄治军;祁建民;孙和泰;姜萍华;华伟;傅高健;邱勇军;李国奇;封明敏;黄轶康)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