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城市黑臭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22-7-20 9:59:1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21.09.10

公开日期2021.11.09

IPC分类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包括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预处理结构、混合结构、净化结构、去污结构和基座,且预处理结构、混合结构、净化结构、去污结构和基座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所述净化结构内部设有曝气结构、预处理结构、混合结构、净化结构、去污结构和基座为一体化结构,使得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具备过滤,絮凝,微生物降解和去污功能,解决了现有的黑臭水净化过程中过滤、絮凝和微生物降解步骤都需要专门的针对性设备,在各个设备之间对黑臭水挪移的过程中,容易泄漏导致二次污染,带来巨大的排放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720100132.png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预处理结构(1)、混合结构(2)、净化结构(3)、去污结构(4)和基座(5),且预处理结构(1)、混合结构(2)、净化结构(3)、去污结构(4)和基座(5)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所述净化结构(3)内部设有曝气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结构(1)包括预处理壳(101),所述预处理壳(101)的内部设有预处理腔(102),所述预处理腔(102)内部竖直方向设有过滤网一(105),所述预处理腔(102)的前端连通设有进水口一(103),所述预处理腔(102)的下端连通有出水口一(104),且出水口一(104)位于过滤网一(105)的后侧,所述进水口一(103)与进水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混合壳一(201),所述混合壳一(201)的内部设有混合腔一(202),且混合腔一(202)内部转动设有搅拌叶(207),所述混合腔一(202)的上端连通有进水管(206),所述进水管(206)和预处理结构(1)的出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还包括混合壳二(203),所述混合壳二(203)的内部混合腔二(204),所述混合腔二(204)内部用于存储絮凝剂和微生物菌剂,所述混合腔二(204)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混合腔一(202)连通,所述混合壳(203)的上端设有进液口(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净化壳(301),所述净化壳(301)内部设有净化腔(302),所述净化腔(302)的下端左右两侧上下贯通设有出水口二(305),所述净化腔(302)的中部转动设有过滤筒(303),所述过滤筒(303)内部设有过滤腔(304),所述混合壳一(201)和过滤腔(304)的内部上下连通,所述过滤筒(303)为生物碳纤维材料,所述过滤筒(303)表面加设微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污结构包括两个去污泥壳(401)和加料结构,所述两个去污泥壳(401)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5)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基座(5)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排水口(501),所述排水口(501)的内部设有排水泵(502),所述去污泥壳(401)的内部设有去污泥腔(402),所述去污泥壳(401)的上端上下贯通设有进水口二(403),所述进水口二(403)和净化结构(3)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去污泥壳(401)的下端上下贯通设有出水口三(404),所述出水口三(404)和排水口(501)上下连通,所述去污泥腔(402)的内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弧形过滤网(405),所述加料结构与去污泥腔(402)连通,用于向去除污泥的水体投加除臭剂和消毒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结构(6)包括风机(601),所述风机(601)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5)的上端中部,且风机(601)的进气口与外界空气连接,所述风机(601)的出气口连接有排气主管(602),且排气主管(602)上设有阀门(603),所述排气主管(602)贯穿所述净化壳(301)的下端进入过滤腔(304)与排气支管(604)连接,所述排气支管(604)上间隔均布连通有若干喷嘴(60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混合结构(2),净化结构(3)工作,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动力壳(7),所述动力壳(7)的下端与所述净化壳(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壳(7)和净化壳(301)接触端的中部上下贯通设有连通口一(307),所述动力壳(7)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701),所述第一空腔(701)的中部设有所述混合壳一(201),且混合壳一(201)贯穿动力壳(7)的上端中部与外界连通,所述动力壳(7)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混合壳二(203);

两个转动轴一(704),所述两个转动轴一(704)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701)的左右两侧,所述转动轴一(7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705),所述锥齿轮一(705)的后侧啮合有锥齿轮二(706),所述锥齿轮二(706)与转动轴二(70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二(707)与带轮一(708)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带轮一(708)通过皮带一(709)连接,右侧的所述转动轴二(707)与第一空腔(701)的后侧转动连接,左侧的所述转动轴二(707)与电机(71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10)固定设置在宿舍第一空腔(701)的后侧;

固定套(702),所述固定套(702)固定套设在贯穿所述连通口一(307)的过滤筒(303)上,所述过滤筒(30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729),且混合腔一(202)通过连接管(729)和过滤腔(304)连通,所述连接管(729)与所述混合壳一(20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702)的外部周向均布设有若干齿块,所述固定套(702)的左右两侧通过齿块对称啮合有齿轮一(703),所述齿轮一(703)分别与左所述转动轴一(704)的下端固定连接;

两个固定壳一(720),所述两个固定壳一(720)对称设置在所述净化腔(302)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壳一(720)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721),所述第二空腔(721)靠近过滤筒(303)的一侧连通设有开口一(722),所述开口一(722)与清洁块(724)滑动连接,所述清洁块(724)与固定块一(7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7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一(725),所述导向块一(725)与导向轴一(726)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轴一(726)与限位块一(728)固定连接,且导向轴一(726)上套设有弹簧一(727),所述弹簧一(727)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一(725)和净化腔(302)的侧壁之间;

两个锥齿轮三(711),所述两个锥齿轮三(711)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转动轴一(70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711)与锥齿轮四(712)啮合,所述锥齿轮四(712)与转动轴三(71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三(713)贯穿所述混合壳一(202)的侧端与所述搅拌叶(20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三(713)远离所述搅拌叶(207)的一端贯穿所述动力壳(7)的侧端与转盘一(714)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一(714)偏心连接有连接轴一(715),所述连接轴一(715)与连接杆(71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716)与连接轴二(71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二(717)与L型杆一(718)的竖直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一(718)的水平端穿过开口二(306)进入所述第二空腔(721)内部与滚轮(719)转动连接,且L型杆一(718)的水平端与开口二(306)滑动连接,所述滚轮(719)与所述固定块一(723)的倾斜端滚动连接,所述开口二(306)对称设置在所述净化壳(301)的左右两侧;

两个L型杆二(730),所述两个L型杆二(730)的竖直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转动轴三(713)固定连接,所述两个L型杆二(730)的竖直端与导向块二(731)的倾斜端配合,所述导向块二(731)与导向轴二(732)滑动连接,且导向轴二(732)上套设有弹簧二(733),所述弹簧二(733)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二(731)和第一空腔(701)的侧壁之间,所述导向块二(731)远离弹簧二(733)的一端与齿条一(737)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一(737)的齿块段与齿轮二(738)啮合,且齿轮二(738)与所述第一空腔(701)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二(738)与齿条二(739)的齿块段啮合,所述齿条二(739)与所述第一空腔(701)的上端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壳二(734),所述两个固定壳二(734)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壳一(201)的左右两端,且固定壳二(734)贯穿所述动力壳(7)的上端与所述混合壳二(20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二(734)的颞部设有上料腔(735),所述上料腔(735)通过连通口二(736)与所述混合腔二(204)连通,所述上料腔(735)通过连通口三(742)与所述混合腔一(202)连通,所述上料腔(735)的上端滑动设有滑动块(741),所述上料腔(735)的下端滑动设有滑动板(740),所述滑动块(741)与滑动板(74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741)与贯穿固定壳二(734)侧端的齿条二(739)的水平段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740)与贯穿固定壳二(734)侧端的齿条一(737)的水平段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741)的尺寸大于连通口二(736)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污结构(4)连接有回收结构,所述回收结构包括:

工作壳(9),所述工作壳(9)的下端与所述去污泥壳(401)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壳(9)的内部设有工作腔(901),所述工作腔(901)通过连通口四(406)与所述去污泥腔(402)连通;

收集壳(804),所述收集壳(804)设置在所述连通口(406)的上侧,所述收集壳(804)的上端与弧形过滤网(405)固定连接,且收集壳(805)的上端上下贯通设有入水口(807),所述收集壳(804)的左端设有过滤网二(805),所述收集壳(804)的内部设有沉淀腔(803),所述沉淀腔(803)通过过滤网二(805)与所述去污泥腔(402)连通,所述沉淀腔(803)的上下两端之间滑动设有沉淀块(806);

消毒壳(8),所述消毒壳(8)设置在所述连通口(406)的下侧,且消毒壳(8)和收集壳(804)固定连接,所述消毒壳(8)的前端通过管路连接有存储消毒液的储存壳(10),所述消毒壳(8)的内部设有消毒腔(801),所述消毒腔(801)的上下两端之间滑动设有推动块(810),所述消毒壳(8)的左端左右贯通设有排液口(802),所述消毒腔(801)通过排液口(802)和去污泥腔(402)连通;

转盘二(904),所述转盘二(904)与固定轴一(90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一(905)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腔(901)的前后两端之间,所述转盘二(904)的前端偏心连接有支铰杆一(903),所述支铰杆一(903)与支铰杆二(902)转动连接,所述支铰杆二(902)贯穿所述消毒壳(8)的右端进入消毒腔(801)内部和推动块(810)固定连接;

带轮二(906),所述带轮二(906)与所述固定轴一(905)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二(906)通过皮带二(907)与带轮三(908)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三(908)与固定轴二(9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二(92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轴二(921)与所述工作腔(901)的前端转动连接,且工作腔(9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轴二(921)与锥齿轮五(909)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五(909)与锥齿轮六(910)啮合,所述锥齿轮六(910)与固定轴三(911)固定连接;

连接壳(912),所述连接壳(912)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901)的内部,所述连接壳(912)的内部设有第三空腔(913),所述第三空腔(913)的上侧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磁块(923),所述磁块(923)套设在所述连接套(924)固定连接,且连接套(924)上套设有弹簧四(915),所述连接套(9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八(925),所述连接套(924)下端的凹槽与连接轴三(927)的上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三(927)的中部与电磁块(922)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块(92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913)的中部左右两端之间,所述弹簧四(915)固定设置在所述磁块(923)和电磁块(922)之间,所述连接轴三(927)的下部与绕线轮(812)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812)与连接绳(808)连接,所述连接绳(808)贯穿所述收集壳(804)的右端进入沉淀腔(803)内部和沉淀块(806)固定连接,所述沉淀块(806)和沉淀腔(803)的侧壁之间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弹簧三(809);

锥齿轮七(914),所述锥齿轮七(914)与所述固定轴三(911)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七(914)与锥齿轮八(925)啮合,所述固定轴三(911)贯穿所述工作壳(9)的侧端和去污泥壳(401)的侧端进入去污泥腔(402)内部与螺纹杆(920)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920)转动设置在所述去污泥腔(402)的上侧左右两端之间,且螺纹杆(920)与螺纹块(916)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916)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套(917),所述卡套(917)的卡槽与卡块(919)滑动连接,且卡槽和卡块(919)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五(918),所述卡块(919)可拆卸连接有清洁刷(926)。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黑臭河道的水首先抽取到预处理机构(1)将其中的垃圾过滤,然后进入混合机构(2);

步骤2:混合结构(2)向黑臭河道的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污染物絮凝沉淀;

步骤3:加有絮凝剂的污水流入净化结构(3),净化结构(3)中的微生物过滤筒降解沉淀污泥中的污染物;

步骤4:经过微生物降解后的污水进入去污结构(4)进行二次过滤,将污泥与污水分离开来,使得出水清澈;

步骤5:去污结构(4)继续向与污泥分离的水体投加除臭剂和消毒剂,完成污水的修复,完成修复的污水从基座(5)的排水口排除。

说明书

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臭水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河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各类工业废水等无序排放至周围的河流湖泊中,造成水体过量纳污、失去原有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周围环境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整治城镇黑臭水体,

而现有的黑臭水净化过程中过滤、絮凝和微生物降解步骤都需要专门的针对性设备,在各个设备之间对黑臭水挪移的过程中,容易泄漏导致二次污染,带来巨大的排放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黑臭水净化过程中过滤、絮凝、微生物降解步骤都需要专门的针对性设备,在各个设备之间对黑臭水挪移的过程中,容易泄漏导致二次污染,带来巨大的排放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包括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预处理结构、混合结构、净化结构、去污结构和基座,且预处理结构、混合结构、净化结构、去污结构和基座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所述净化结构内部设有曝气结构。

优选的,所述预处理结构包括预处理壳,所述预处理壳的内部设有预处理腔,所述预处理腔内部竖直方向设有过滤网一,所述预处理腔的前端连通设有进水口一,所述预处理腔的下端间隔均布连通有若干出水口一,且出水口一位于过滤网一的后侧,所述进水口一与进水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混合壳一,所述混合壳一的内部设有混合腔一,且混合腔一内部转动设有搅拌叶,所述混合腔一的上端连通有若干进水管,所述若干进水管和预处理结构的出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结构还包括混合壳二,所述混合壳二的内部混合腔二,所述混合腔二内部用于存储絮凝剂和微生物菌剂,所述混合腔二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混合腔一连通,所述混合壳的上端设有进液口。

优选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净化壳,所述净化壳内部设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的下端左右两侧上下贯通设有出水口二,所述净化腔的中部转动设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部设有过滤腔,所述混合壳一和过滤腔的内部上下连通,所述过滤筒为生物碳纤维材料,所述过滤筒表面加设微生物。

优选的,所述去污结构包括两个去污泥壳和加料结构,所述两个去污泥壳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基座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内部设有排水泵,所述去污泥壳的内部设有去污泥腔,所述去污泥壳的上端上下贯通设有进水口二,所述进水口二和净化结构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去污泥壳的下端上下贯通设有出水口三,所述出水口三和排水口上下连通,所述去污泥腔的内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弧形过滤网,所述加料结构与去污泥腔连通,用于向去除污泥的水体投加除臭剂和消毒剂。

优选的,所述曝气结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端中部,且风机的进气口与外界空气连接,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排气主管,且排气主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排气主管贯穿所述净化壳的下端进入过滤腔与排气支管连接,所述排气支管上间隔均布连通有若干喷嘴。

优选的,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混合结构,净化结构工作,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动力壳,所述动力壳的下端与所述净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壳和净化壳接触端的中部上下贯通设有连通口一,所述动力壳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中部设有所述混合壳一,且混合壳一贯穿动力壳的上端中部与外界连通,所述动力壳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混合壳二;

两个转动轴一,所述两个转动轴一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左右两侧,所述转动轴一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后侧啮合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转动轴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二与带轮一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带轮一通过皮带一连接,右侧的所述转动轴二与第一空腔的后侧转动连接,左侧的所述转动轴二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宿舍第一空腔的后侧;

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套设在贯穿所述连通口一的过滤筒上,所述过滤筒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且混合腔一通过连接管和过滤腔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混合壳一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外部周向均布设有若干齿块,所述固定套的左右两侧通过齿块对称啮合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分别与左所述转动轴一的下端固定连接;

两个固定壳一,所述两个固定壳一对称设置在所述净化腔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壳一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靠近过滤筒的一侧连通设有开口一,所述开口一与清洁块滑动连接,所述清洁块与固定块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一,所述导向块一与导向轴一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轴一与限位块一固定连接,且导向轴一上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一和净化腔的侧壁之间;

两个锥齿轮三,所述两个锥齿轮三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转动轴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与锥齿轮四啮合,所述锥齿轮四与转动轴三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三贯穿所述混合壳一的侧端与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三远离所述搅拌叶的一端贯穿所述动力壳的侧端与转盘一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一偏心连接有连接轴一,所述连接轴一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轴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二与L型杆一的竖直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一的水平端穿过开口二进入所述第二空腔内部与滚轮转动连接,且L型杆一的水平端与开口二滑动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固定块一的倾斜端滚动连接,所述开口二对称设置在所述净化壳的左右两侧;

两个L型杆二,所述两个L型杆二的竖直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转动轴三固定连接,所述两个L型杆二的竖直端与导向块二的倾斜端配合,所述导向块二与导向轴二滑动连接,且导向轴二上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二和第一空腔的侧壁之间,所述导向块二远离弹簧二的一端与齿条一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一的齿块段与齿轮二啮合,且齿轮二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二与齿条二的齿块段啮合,所述齿条二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端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壳二,所述两个固定壳二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壳一的左右两端,且固定壳二贯穿所述动力壳的上端与所述混合壳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二的颞部设有上料腔,所述上料腔通过连通口二与所述混合腔二连通,所述上料腔通过连通口三与所述混合腔一连通,所述上料腔的上端滑动设有滑动块,所述上料腔的下端滑动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贯穿固定壳二侧端的齿条二的水平段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与贯穿固定壳二侧端的齿条一的水平段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尺寸大于连通口二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去污结构连接有回收结构,所述回收结构包括:

工作壳,所述工作壳的下端与所述去污泥壳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壳的内部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通过连通口四与所述去污泥腔连通;

收集壳,所述收集壳设置在所述连通口的上侧,所述收集壳的上端与弧形过滤网固定连接,且收集壳的上端上下贯通设有入水口,所述收集壳的左端设有过滤网二,所述收集壳的内部设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通过过滤网二与所述去污泥腔连通,所述沉淀腔的上下两端之间滑动设有沉淀块;

消毒壳,所述消毒壳设置在所述连通口的下侧,且消毒壳和收集壳固定连接,所述消毒壳的前端通过管路连接有存储消毒液的储存壳,所述消毒壳的内部设有消毒腔,所述消毒腔的上下两端之间滑动设有推动块,所述消毒壳的左端左右贯通设有排液口,所述消毒腔通过排液口和去污泥腔连通;

转盘二,所述转盘二与固定轴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一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腔的前后两端之间,所述转盘二的前端偏心连接有支铰杆一,所述支铰杆一与支铰杆二转动连接,所述支铰杆二贯穿所述消毒壳的右端进入消毒腔内部和推动块固定连接;

带轮二,所述带轮二与所述固定轴一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二通过皮带二与带轮三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三与固定轴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二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轴二与所述工作腔的前端转动连接,且工作腔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轴二与锥齿轮五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五与锥齿轮六啮合,所述锥齿轮六与固定轴三固定连接;

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的内部,所述连接壳的内部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上侧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磁块,所述磁块套设在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且连接套上套设有弹簧四,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八,所述连接套下端的凹槽与连接轴三的上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三的中部与电磁块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的中部左右两端之间,所述弹簧四固定设置在所述磁块和电磁块之间,所述连接轴三的下部与绕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与连接绳连接,所述连接绳贯穿所述收集壳的右端进入沉淀腔内部和沉淀块固定连接,所述沉淀块和沉淀腔的侧壁之间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弹簧三;

锥齿轮七,所述锥齿轮七与所述固定轴三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七与锥齿轮八啮合,所述固定轴三贯穿所述工作壳的侧端和去污泥壳的侧端进入去污泥腔内部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去污泥腔的上侧左右两端之间,且螺纹杆与螺纹块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卡槽与卡块滑动连接,且卡槽和卡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五,所述卡块可拆卸连接有清洁刷。

优选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黑臭河道的水首先抽取到预处理机构将其中的垃圾过滤,然后进入混合机构;

步骤2:混合结构向黑臭河道的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污染物絮凝沉淀;

步骤3:加有絮凝剂的污水流入净化结构,净化结构中的微生物过滤筒降解沉淀污泥中的污染物;

步骤4:经过微生物降解后的污水进入去污结构进行二次过滤,将污泥与污水分离开来,使得出水清澈;

步骤5:去污结构继续向与污泥分离的水体投加除臭剂和消毒剂,完成污水的修复,完成修复的污水从基座的排水口排除。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